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
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
废塔外,残阳泻。孤屿畔,双凫下。祗琴樽消歇,绮缘都舍。
沧海清音人已远,江关旧恨身偏写。更支节、倦眼独临风,秋潇洒。
满江红 丙申秋日病起后湖作。近现代。陈方恪。 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废塔外,残阳泻。孤屿畔,双凫下。祗琴樽消歇,绮缘都舍。沧海清音人已远,江关旧恨身偏写。更支节、倦眼独临风,秋潇洒。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题云林画。元代。黄公望。 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蝶恋花·尽道今年春较早。宋代。韩淲。 尽道今年春较早。梅与人情,觉得梅偏好。一树南豅香未老。春风已自生芳草。来自城中犹带晓。行到君家,细雨吹池沼。怅望沙坑须会到。玉溪此意年时少。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 其一 昭庆寺。。弘历。 招提湖北角,阅武便曾过。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客心惜颓废,僧意冀檀那。欲拟从其愿,民财虑费多。
摸鱼儿十五首 其七。清代。蒋士铨。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燕支坞,坐领满身香露,寿觞欢进无数。醉来可忆长安陌,二月街头卖处。将母去、至乐在,田园此事教人妒。好春遮获,索半臂偎寒,红妆举烛,续撰遂初赋。
寄徐氏昆仲。明代。释函可。 钟山王气散残霞,犹向乌衣识旧家。义士肝肠才子韵,人间富贵梦中花。已知麟阁三秋草,何处青门五色瓜。珍重玉函天藻在,伫看溟渤又飞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