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礼由来
一、传统礼仪<祝福礼>
婚姻圣事、祝福礼司仪程序: 1、准备:布置祭台,新郎新娘跪凳,准备一个盘,圣水;新婚夫妇齐集教堂门口,更衣就绪, 琴师准备完毕。
神父、辅祭在祭台前等候,证婚人就位。 2、司仪宣布婚礼开始,琴师奏乐,婚礼进行曲,新人稳步前进,到祭台前跪下。
3、神父开始主持婚礼,琴师奏背景音乐 4、司礼宣示:新婚夫妇、拥抱示爱,大家鼓掌。宣:跪下拜谢天主,一叩首,再、三叩首,起立;拜谢神父:一鞠躬,再、三鞠躬; 拜谢证婚人:鞠躬; 拜谢双方父母:鞠躬;拜谢来宾及朋友、工作人员:鞠躬。
5、照相: A:证婚人、双方家长、神父和辅祭、新郎新娘; B: 双方家长、新郎新娘; C: 新郎新娘。 6、司礼宣布:婚礼完毕,琴师奏乐。
具体时间安排: 婚礼前两周:发送请柬,到教堂的宾客应该是双方父母,主要亲属和特别亲近的朋友,而其他大部分客人可直接请他们到举办婚宴的饭店。 婚前一周: 进行新娘的皮肤护理和发型修剪,同时新郎应与神甫再做一次沟通,确定细节,与摄像师,化妆师等人随时保持联系,及时得到关于婚礼当日应注意问题的提示。
婚前二日:与即将参加婚礼的宾客落实到场时间和具体人数,考虑好交通问题,不要忘记提前一天精心准备二个花篮送到教堂以示对圣母的敬意。 婚前一天:将所有细节一一推敲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事项,养精蓄锐。
二、祝福的由来
要知道“祝福”的由来,首先要明白“福”的由来。
福神为执掌祸福,致人以福之神。宋时民俗以道教中的真武大帝为福神。
道教中的地位颇高的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分治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司众生祸福之神。其中天官主赐福,地官主赦罪,水官主解厄,故民俗尊天官为福神,与寿星并列。
天官的形象常见于民间年画、版画、衙署壁画以及剪纸等。最著名的画题是“天官赐福”亦称“受天福禄”。
《茶番室三钞》引《宣和画谱》云:“五代时人陆晃有‘天曹赐福真君’像一帧。然则今所称天官赐福者,亦有本矣。”
天官赐福画面多为天官身着红袍立于海崖,手持一轴诰命,上写“天官赐福”或“受天福禄”四字,或加蝙蝠和儿童。 禄星文昌,主文人之功名利禄。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
《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忠主孝亲: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
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
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
“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
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
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寿星指二十八宿中的角、亢二星,《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
《史记·封禅书》注:“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可见,秦汉之时,奉祀寿星可以祈福祈寿,后世所奉祀的寿星实指南极老人星。
从周秦开始,历代都有奉祀寿星的活动,至东汉时期,祭祀寿星都被历代皇朝列入国家祀典,至明被废。寿星的职掌,最初为国运之长久,即国之寿,后被奉作主世间寿考之神。
齐梁高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南极老人丹陵上真为“太极左位”。寿星的形象很有特色,《西游记》第七回写道:“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飘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寿星又到。”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可见到这样的寿星形象。 奉祀:有福、得禄和长寿等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道教信徒和普通民众追求的共同理想。
因此,明代以降,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道教宫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君殿,但是单独供奉寿星的仍较普遍。
中国福禄寿三星瓷雕至今仍然有人请回家供奉,并预先在道观中开光分灵,以求灵验,护佑合家有福、得禄和长寿。 喜神在民间诸神中不见经传的神,其形象也少见。
据清乾隆时编撰的《协纪辨方·义例·喜神》载:“喜神于甲己日居艮方,是在寅时;乙庚日则居乾方,是在戌时;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丁壬日居离方,是在午时;戊癸日居异方,是在辰时。”择定方位,新娘上轿时,轿口必须对准喜神所在方位少停一刻,称“迎喜神”。
另外,和合二仙也是喜神。旧时民间举行婚礼时,常挂和合二仙的画像,取“和偕好合”之意,以图吉祥喜庆。
“福”和“喜”的含义在民间是很广泛的,也常用福字和喜字来表现福寿康宁和吉祥喜庆。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
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传说赵公明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十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
张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天师丹成,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
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
《三教搜神大全》称其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获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
三、祝福的由来
要知道“祝福”的由来,首先要明白“福”的由来。
福神为执掌祸福,致人以福之神。宋时民俗以道教中的真武大帝为福神。
道教中的地位颇高的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分治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司众生祸福之神。其中天官主赐福,地官主赦罪,水官主解厄,故民俗尊天官为福神,与寿星并列。
天官的形象常见于民间年画、版画、衙署壁画以及剪纸等。最著名的画题是“天官赐福”亦称“受天福禄”。
《茶番室三钞》引《宣和画谱》云:“五代时人陆晃有‘天曹赐福真君’像一帧。然则今所称天官赐福者,亦有本矣。”
天官赐福画面多为天官身着红袍立于海崖,手持一轴诰命,上写“天官赐福”或“受天福禄”四字,或加蝙蝠和儿童。 禄星文昌,主文人之功名利禄。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
《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忠主孝亲: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
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
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
“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
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
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寿星指二十八宿中的角、亢二星,《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
《史记·封禅书》注:“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可见,秦汉之时,奉祀寿星可以祈福祈寿,后世所奉祀的寿星实指南极老人星。
从周秦开始,历代都有奉祀寿星的活动,至东汉时期,祭祀寿星都被历代皇朝列入国家祀典,至明被废。寿星的职掌,最初为国运之长久,即国之寿,后被奉作主世间寿考之神。
齐梁高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南极老人丹陵上真为“太极左位”。寿星的形象很有特色,《西游记》第七回写道:“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飘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寿星又到。”
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可见到这样的寿星形象。 奉祀:有福、得禄和长寿等三个目标,一直是中国道教信徒和普通民众追求的共同理想。
因此,明代以降,民间对福禄寿三星的奉祀经久不衰。道教宫观,尽管少有专门设立的福禄寿三星君殿,但是单独供奉寿星的仍较普遍。
中国福禄寿三星瓷雕至今仍然有人请回家供奉,并预先在道观中开光分灵,以求灵验,护佑合家有福、得禄和长寿。 喜神在民间诸神中不见经传的神,其形象也少见。
据清乾隆时编撰的《协纪辨方·义例·喜神》载:“喜神于甲己日居艮方,是在寅时;乙庚日则居乾方,是在戌时;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丁壬日居离方,是在午时;戊癸日居异方,是在辰时。”择定方位,新娘上轿时,轿口必须对准喜神所在方位少停一刻,称“迎喜神”。
另外,和合二仙也是喜神。旧时民间举行婚礼时,常挂和合二仙的画像,取“和偕好合”之意,以图吉祥喜庆。
“福”和“喜”的含义在民间是很广泛的,也常用福字和喜字来表现福寿康宁和吉祥喜庆。 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区分。
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传说赵公明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十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
张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天师丹成,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
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
《三教搜神大全》称其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获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
四、拜年习俗的由来
1.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2. 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
3. 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如果手势做错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
五、拜年的由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六、“礼”的由来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七、传统礼仪<祝福礼>
婚姻圣事、祝福礼司仪程序:
1、准备:布置祭台,新郎新娘跪凳,准备一个盘,圣水;新婚夫妇齐集教堂门口,更衣就绪, 琴师准备完毕。神父、辅祭在祭台前等候,证婚人就位。
2、司仪宣布婚礼开始,琴师奏乐,婚礼进行曲,新人稳步前进,到祭台前跪下。
3、神父开始主持婚礼,琴师奏背景音乐
4、司礼宣示:新婚夫妇、拥抱示爱,大家鼓掌。宣:跪下拜谢天主,一叩首,再、三叩首,起立;拜谢神父:一鞠躬,再、三鞠躬; 拜谢证婚人:鞠躬; 拜谢双方父母:鞠躬;拜谢来宾及朋友、工作人员:鞠躬。
5、照相:
A:证婚人、双方家长、神父和辅祭、新郎新娘;
B: 双方家长、新郎新娘;
C: 新郎新娘。
6、司礼宣布:婚礼完毕,琴师奏乐。
具体时间安排:
婚礼前两周:发送请柬,到教堂的宾客应该是双方父母,主要亲属和特别亲近的朋友,而其他大部分客人可直接请他们到举办婚宴的饭店。
婚前一周: 进行新娘的皮肤护理和发型修剪,同时新郎应与神甫再做一次沟通,确定细节,与摄像师,化妆师等人随时保持联系,及时得到关于婚礼当日应注意问题的提示。
婚前二日:与即将参加婚礼的宾客落实到场时间和具体人数,考虑好交通问题,不要忘记提前一天精心准备二个花篮送到教堂以示对圣母的敬意。
婚前一天:将所有细节一一推敲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事项,养精蓄锐。
八、礼的起源和发展
礼的起源:礼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
礼仪是他们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仪式。礼的发展:1、尧舜时期制定的礼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
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
周公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2、春秋时期的孔子,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3、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5、至今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教育,礼仪是大学生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
扩展资料:学习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1、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人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
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我们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2、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
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我们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
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
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那么,学习礼仪文化,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3、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社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虽然人们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
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人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4、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人们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人们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
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教会人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
九、”送礼”这个词的由来
人们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馈赠,是与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在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了。
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关于礼物这个概念,还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
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
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