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中国谚语的定义特点

    1.谚语的特点是

    谚语的特点: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各类谚语】:

    一、朋友与敌人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二、时间与金钱

    17.不怕慢,就怕站。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

    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四、学习方法

    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43.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2.谚语的概念、特点以及启示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五种: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

    3.谚语的特点是

    谚语的特点: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各类谚语】:一、朋友与敌人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2.邻居好,赛金宝。

    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13.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

    二、时间与金钱17.不怕慢,就怕站。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25.无事不登三宝殿。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四、学习方法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多练)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多问)43.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记)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4.语言特征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

    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

    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

    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

    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

    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

    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

    “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 声律美 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 谚语的节奏,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

    四言谚语如“入乡随俗”,“情急智生”,节奏一般为“二二”;五言谚语如“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它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天狗吃不了日头”,“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 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 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

    它们不论长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 谚语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

    有的押平声韵,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的“言,前”;有的押仄声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中的“到、报”;有的平仄相间,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还有的押尾韵如“先苦后甜,富足万年”中的“甜、年”,押头韵如“人前一只鼓,人后一面锣”等。 (四)修辞性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等。这里我们仅就比喻、对偶展开讨论,来进一步了解谚语修辞。

    1、谚语与比喻 在谚语运用的众多修辞中,比喻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常用谚语词典》(1997年5 月版)中,以“龙”字开头的9 条谚语全是比喻句,以“牛”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狗”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及由“虎”字开头的6条谚语,也都是比喻句。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多数以动物开头的谚语都是比喻句。推广开来,那些以植物,山水开头的谚语也多为比喻句,同时,调查表明,以“一”开头的96条谚语中,有71条是比喻句,以“人”字开头的150 条谚语当中,也有一半是比喻句。

    可见,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应用比喻,不仅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我们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

    谚语比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目前修辞学界对比喻的分类说法不一。

    一般来说,比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其它有的称为变式或特殊式。 从其语法功能入手,我们把前两类归为语句层面(形式上)比喻,而把第三类借喻及其它归入语义层面(内容上)比喻,具体来看: 1)、语句层面的比喻 此类形式。

    5.谚语的定义是什么

    谚语也叫“鄙语”“俗谚”“俗言”“俗语”“俗话”。

    是人民口头上广泛流传的一种现成语句。谚语通俗简练,意思完整,大都总结了人民生活斗争的经验。

    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表示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情人眼里有西施”(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表示恋情极深,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一不做,二不休”(《元曲选•桃花女》三),表示做事要做到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表示说出的话无法收回;“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髙低”(《水浒传》第三十七回),表示旧社会人与人关系淡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且夕祸福”(《金瓶梅》第八十一回),表示事情难于预测;“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揭露了旧政权的腐败;“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反映了南方农民对气候的观察。 有些谤语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识和偏见。

    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6.谚语有什么特点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谚语有多种: 有英语谚语、气象谚语、经典谚语、农业谚语

    、卫生谚语、社会谚语、学习谚语等……

    7.俗语的特点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

    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

    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

    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

    如: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

    中国谚语的定义特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