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的构成特点

    1.词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词的构成方式

    (一)词汇:

    是语言中所有词和固定熟语的总汇。

    (二)词:

    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三)词的构成类别:

    1、单纯词:只有一个构词成分。

    如:田、日、沙发

    2、合成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成分组合而成。

    如:月亮、说话、语言

    3、固定熟语:指约定俗成、整体使用的语言单位。

    如成语:一心一意、望子成龙、争妍斗艳等

    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身在曹营心在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等

    歇后语:飞机上挂水壶——高水平

    芝麻开花——节节高

    惯用语:榆木疙瘩、马后炮、偷油儿等

    (四)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并列式:两个语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成分并列而成。

    如:语言、头脑、善良、骨肉、风浪、山水、好歹

    2、偏正式:前一个成分修饰、限制后一个成分。

    如:火红、微笑、雪亮、小说、小气

    3、述宾式:前一个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如:司机、投资、贷款、画画、动脑、冒险

    4、述补式:后一个成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

    如:说明、清醒、增加、扩大

    5、主谓式:前一个成分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个成分是陈述前一个成分的。

    如:地震、霜降、海啸、心寒

    小结: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与我们学过的短语的构成方式一致,合成词是一个词,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ziyuan1/uploadfile/0707/2007723225439.asp

    2.俗语的特点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

    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

    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

    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

    如: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

    3.歇后语和谚语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劳动中总结的语言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歇后语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的语言,与之不同的是歇后语有的滑稽,有的带有一些讽刺的含义.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一般是用得很多,流传时间较长,因而文字会文学化、或者更精炼一点。

    相比而言俗语和惯用语就没那么正式,通常用于口头(书面语很少用俗语的,但用谚语没关系)。但俗语通常是指有一定道理,表述一种观点的话,歇后语就算一种吧。

    而惯用语是指对某一词的习惯叫法,比如说现在叫中国南海叫南中国海,是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谚语即地方性官方语言 俗语即地方性地方语言谚语一般是用得很多,流传时间较长,因而文字会文学化、或者更精炼一点。 相比而言俗语和惯用语就没那么正式,通常用于口头(书面语很少用俗语的,但用谚语没关系)。

    但俗语通常是指有一定道理,表述一种观点的话,歇后语就算一种吧。而惯用语是指对某一词的习惯叫法,比如说现在叫中国南海叫南中国海,是习惯性的用法,并不是俗语 歇后语即最通俗地方性语言 俚语是地方方言.。

    4.气象谚语具有的特征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谷雨不雨,交回田主泥鳅跳,风雨到东虹日头,西虹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大水无雷,浸崩屋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掘龙虹(短短一段),不出三天大风雨一朝蒙雾,三朝雪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东虹日头西虹雨。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十雾九晴。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夜星繁,大晴天。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云交云,雨淋淋。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蜘蛛结网天放晴。昼雾阴,夜雾晴。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5.语言特征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

    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

    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

    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

    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

    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

    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

    “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 声律美 谚语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 谚语的节奏,大致和诗句的节奏相似。

    四言谚语如“入乡随俗”,“情急智生”,节奏一般为“二二”;五言谚语如“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它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天狗吃不了日头”,“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 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 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

    它们不论长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 谚语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

    有的押平声韵,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的“言,前”;有的押仄声韵,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中的“到、报”;有的平仄相间,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还有的押尾韵如“先苦后甜,富足万年”中的“甜、年”,押头韵如“人前一只鼓,人后一面锣”等。 (四)修辞性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情达意,像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双关、拟人以及顶真、借代等等。这里我们仅就比喻、对偶展开讨论,来进一步了解谚语修辞。

    1、谚语与比喻 在谚语运用的众多修辞中,比喻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常用谚语词典》(1997年5 月版)中,以“龙”字开头的9 条谚语全是比喻句,以“牛”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狗”字开头的12条谚语,以及由“虎”字开头的6条谚语,也都是比喻句。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多数以动物开头的谚语都是比喻句。推广开来,那些以植物,山水开头的谚语也多为比喻句,同时,调查表明,以“一”开头的96条谚语中,有71条是比喻句,以“人”字开头的150 条谚语当中,也有一半是比喻句。

    可见,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应用比喻,不仅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我们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

    谚语比喻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目前修辞学界对比喻的分类说法不一。

    一般来说,比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其它有的称为变式或特殊式。 从其语法功能入手,我们把前两类归为语句层面(形式上)比喻,而把第三类借喻及其它归入语义层面(内容上)比喻,具体来看: 1)、语句层面的比喻 此类形式。

    6.请问谚语、歇后语、名谣有什么特点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语,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民谣,又称民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话说朋友,你的民谣的民是不是打错了)

    7.格言、名言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

    (一)关于四个词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四个词的解释是通俗易懂的。现在摘录如下—— 格言:含有劝戒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精练,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名言:著名的话。如至理名言。 谚语: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警句:简练而涵义深刻动人的语句。 (二)四者之间的关系 1. 四者都是有一定涵义的话,四者都是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可并相对固定下来的话。 2. 四者不同点在于,各有表达上的侧重点和特点。谚语主要强调它的出处来自名间,出自百姓之口,经过广泛流传而固定的语句;警句着重表达含义深刻生动,使人特别注意而告诫的句子,强调“警”就是使人特别注意;名言是着重从言论的知晓度来说的,它是著名的,因此名言也常说成“名人名言”,往往名言不仅言论著名,且大家一般知道这句著名的话是谁说的;格言是含有教育意义的话,和警句相似,所以一般把格言和警句连起来合称“格言警句”。 (三)关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谚语”吗? 严格说来,这句是名言不是谚语,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先由三国时董迂所说(见《三国志 魏志》)。虽然这句话引用很广泛,但是非常奇怪,人们引用说明道理往往忽视了它的出处,所以许多人以为它来自民间,故许多人常在引用此语时灌之以“古语曰”、“有俗语曰”、“人们常说”之类的说法,连宋代大学者朱熹也没有提及此语之出处,只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子读书法》)看来,董迁之名不“著”,已经为后人所忘记,于是才把它当做了谚语。

    一个完整的对联,是有6个雷打不变的基本特征(即6个相)所组成: 它们分别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和意义相关 歇后语 的特点 朗朗上口,还很押韵,还比较浅显易懂

    谚语的构成特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