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河南大年初一到初七谚语

    1.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习俗

    过年习俗初一到初七大有讲究: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这一天。

    春节的习俗中一般都会有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的说法,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正月初一春节的习俗讲究的是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大年初一第一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或是打电话问候是必不可少的,说声“过年好”,祝福每个人全年都是大吉大利。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大年初二的习俗: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饭住下,俗称“住娘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大年初三:在春节的习俗中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民间风俗这日称为“穷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扫穷鬼”,将初一至初二囤积了两天的垃圾扫出,意味着扫走污秽晦气和穷根的民间习俗。

    所以这一天不外出串门拜年,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扫走。这一天又称“赤口日”忌串门,人们都不会外出拜年串门,外出遇到就会容易引起与人有口角之争执,故家中有长辈的对这日会很在意,自己足不出户同时不让晚辈外出拜年串门,留在家中免遇上口舌之争的凶煞。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民间传说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所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都会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

    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还有一说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初一到初七中传说初六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

    这一天,。

    2.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

    初一民间习俗:年初一开春吉祥 民俗习惯:放爆竹拜年压岁钱 放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

    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

    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

    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但这些传说于史无据,不足为凭。

    压岁钱的习俗真正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注意事项:1.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

    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2.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3.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4.初一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5.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

    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6.忌洗衣,因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因此这二日不宜洗衣。

    7.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会导致长年卧床!8.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头。9.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10.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楣一整年!11.出嫁的女儿初一不能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中国人年初一至年初七传统习俗有哪些呢?初二民间习俗:年初二回门是喜 民俗习惯:出嫁女儿回娘家 出嫁女儿带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回门”。

    早期还需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并准备红包分送给小辈。初三民间习俗:年初三老鼠娶亲 民俗习惯:老鼠娶亲人早睡 可安睡迟起,因为自除夕到初二都劳累,这日可以好好调息啰!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

    根据传说,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初四民间习俗:年初四恭迎灶神 民俗习惯:迎灶神送火神 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初五民间习俗:年初五拜财神发利市 民俗习惯:拜财神 称作“破五”,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因此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

    “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中国人年初一至年初七传统习俗有哪些呢?初六民间习俗:年初六“送穷” 民俗习惯:送穷出门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

    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则是一本书,其引《图经。

    3.有人知道大年初1到大年初7每天的叫法吗

    初一: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元”有始之意,元日,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日,《书·舜典》中叫“元日”,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叫“元旦”,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在汉语各地方言中也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初七:众人生日——人日:

    岁时节日。又称人胜节、人节、人生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七。俗谓“人人生日”。人日的来历与传统中女娲在七日中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羊日,初四是猪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古时,人们以此日天气阴晴占卜终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此俗最近始于南北朝时期,现在全国仅有澳门等几个地区保留这一古俗。人们喜欢在这一天游花市,登高地,设家宴,燃爆竹,年庆气氛仍相当浓重。过了“人日”,商号开市,工厂开工,年庆气氛逐渐淡化。

    4.初一到三十的谚语

    2015农历年除夕谚语 大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除夕谚语,除夕,是大年三十这一天的节日名称,是一年之中最盛大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也是我们最喜爱最期待的节日,下面来看看有关于除夕的谚语吧~!

    除夕谚语

    除夕:

    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

    5.正月初一至初七是各拜访什么人

    大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初四拜干妈;初五接财神,不宜出门拜年;其他就可以不论日子了,但是要注意,拜年越早越好,重要的人放在前面去拜访。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初二是姑爷节,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回娘家。初三过去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人们为了地里的收成,大年初三会早早睡觉。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送神可以选择在大清早,迎神晚一点没关系。初五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初六是送穷日,可以丢弃家里的破烂东西以示送走穷神。初七是人日,人过生日,可以用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食用。

    6.阴历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俗语

    初一:鸡日— 旧时贴画鸡辟邪祈福(因鸡谐音吉(ji));开门大吉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回娘家

    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祭田;小年朝

    初四:猪日—祭财神,送神早接神迟 ;

    初五:牛日— 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五路财神生日,“接财神”

    初六:马日—送神日,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店铺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放花炮,起烟火的习俗,“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接受布施;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烧香祭拜石具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团圆美满

    7.正月初一至初七是各拜访什么人

    大年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初四拜干妈;初五接财神,不宜出门拜年;其他就可以不论日子了,但是要注意,拜年越早越好,重要的人放在前面去拜访。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初二是姑爷节,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回娘家。

    初三过去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人们为了地里的收成,大年初三会早早睡觉。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送神可以选择在大清早,迎神晚一点没关系。

    初五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初六是送穷日,可以丢弃家里的破烂东西以示送走穷神。

    初七是人日,人过生日,可以用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食用。 。

    8.大年初1到初15的习俗

    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蒸馒头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儿,包饺子。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一祭祖 初二拜年 初三老鼠娶亲 初四迎神接 初五破五 初六送神 初七人日 初八顺星 初九玉帝诞辰 十三到十五闹元宵 ■腊月 冬至过后,进入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八粥用糯米、红豆、桂圆、枣子、栗子、花生、榛子、白果、松子混煮成甜稀饭,据说腊八粥源于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独坐菩提树下苦行六年后,终于在腊月八日之夜悟道成佛,后人为了不忘祂成道前的苦难,于腊月八日吃。 【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谢土地公一来对信众的农作收成与事业生意顺利的庇佑,所以会比平常的作牙更加隆重,且各公司行号的老板会在公司、家中或餐厅犒赏员工,做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勤。

    【送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 「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间鉴察人们言行善恶的灶神与其它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禀报人间善恶的重要日子,以定来年人们的吉凶祸福。 ▲灶神 粥以做纪念。

    过了腊八也开始做年终大扫除的工作。腊月十六是尾牙,这天要拜土地公,商家在当天宴请员工,过去如果老板要解雇员工,只要把白斩鸡的鸡头对准那位员工,就心照不宣了。

    这天应节食物是「刈包」。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善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吉凶,人们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祂打小报告。

    ■除夕 这天家家户户远游在外的、分家出去的全回老家过团圆夜,围炉吃年夜饭,年夜饭里最不可少的是一条大鱼,但不可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年夜饭吃完,家中最大的长辈坐在正厅,小辈依次拜年,拜年时发给压岁钱,通常发完压岁钱,一般人家就准许开场赌小钱了,不管赌不赌钱,一般都要守岁,守到夜里十二点,鞭炮一放,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还要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庙宇祭拜准备「抢头香」。 ■初一 根据干支来定开正时刻,一到时刻就鸣放爆竹,在神前供上甜料—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糖果,并烧金纸一同祭拜,天亮时,把春联贴在门上,点蜡烛和烧香,以清茶、甜茶、花生糖、蜜 ▲祭祖 柑、饭、发粿、甜粿、鸡鸭鱼肉为供品,祭拜神佛祖先牌位,放鞭炮后,全家一同礼拜,此即开正或称开春。

    又初一除祭拜家中神佛以外,还可到所信仰的寺庙上供祭拜。另外,初一乃一年之始,为了能有个好彩头,一家人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斥责、宣哗、殴打等,也不能使用刀叉,更不准破坏东西,全家男女老幼均着新衣,或去给亲友拜年,或到郊外踏青,或参加各种游戏与赌博。

    □初一禁食菜汤和甜粿 初一早上要吃素菜,及不吃荤也不煮,把前天的饭菜蒸来吃,不喝菜汤,只能饮冰砂糖茶,台湾人认为如果喝菜汤,出外旅行会遇大雨,有的人初一到初三都过这样的生活。元旦也不吃甜粿,初二才能吃,油稞要在锅中煎,台湾有句俗谚云:「煎赤赤赤」,赤有贫的意思。

    □家中垃圾的处理 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家中的垃圾不得拿出门外丢,要集合在一起,这是认为把家中的东西拿出去,就是把家中的福带出去。所以即使是垃圾也要留在家里。

    ■初二 出嫁的女儿本来哪一天都可以回娘家的,但俗信初一回娘家会导致娘家贫穷,所以要等到初二才回去。另有一说,初二回娘家是一种硬性规定的社会规范,因为以往女人地位不高,担心女子嫁出去后,遇到恶婆婆,可能一辈子都不准她回家,故有此习俗。

    初二,出嫁的女子偕同丈夫以及子女们携带一些礼品回娘家拜年,回到娘家后先向祖父母及父母拜年,再分送红包给他们,而这些长辈也要分赠红包给女儿带回来的孙子。如果家中有弟妹,当然有要分赠红包。

    所以每年正月初二,娘家充满一片喜气与热闹。 ■初三 ▲老鼠嫁女(陕北高原剪纸艺术) 正月初三俗信为赤狗日,「赤」字的台语发音和赤贫的赤字相同,为凶日,故不宜外出或宴客。

    据民间另一传说,初三晚上为老鼠的结婚日,在这一天的半夜要避免点灯,每个人都要早点入睡,洒一些食物在家中角落,表示一年的收成与老鼠共享。早期农夫并相信这一天与老鼠结缘可因此减少鼠害造成的损失。

    ■初四 【接神日(农历正月初四)】 神明上天述职,禀报人间善恶,至正月初四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该日必须非常谨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称为「接神日」。 正月初四是迎神的日子,年前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的日子,下界诸神都在送神时升天向玉帝拜年并报告人间行为的善恶,于正月初四再度下凡。

    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金纸、放鞭炮以示恭迎。

    据说腊月二十四日到正月初四这段期间,天界改派其它天神到下界巡逻,监视一切事物然后上奏天神。 ■初五 【迎财神(开张)】 因为这天也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获得吉祥如意,也期望来年生意更为兴旺,财源广进。

    正月初五一般都是商人开始营业,迎接财神,称为开市或开张。

    河南大年初一到初七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