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元旦的俗语谚语

    1.元旦的谚语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2.元旦谚语

    年吃年用

    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

    春满人间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谚语“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除夕与初一是农历新年中最富人情味和充满生活情趣的时刻,到半夜交子(零时),便是新一年的开始。正在守岁的人们欢跃而起,烧起爆竹,城乡处处,千家万户均在同一时刻中把备好的鞭炮点燃,有的人家同时燃放各种颜色的烟花,南粤大地,爆竹之声顿时遍及千里。初一天亮后,过去有地方有“炷香出行”风俗,人们手攥一炷香,按当年历书指示的时辰方向走一圈,回来把香插在厅堂神桌的香炉中,一说是接财神,另一说是将春神接回,祈望合家四季如春。元旦祀天迎春,乃是50年代之前全省各地城乡都普遍奉行的习俗,其仪式与除夕祀神大致相同,但祭品只设斋莱蔬果。农村居民旧时年初一有素食之习,或全日或只限早餐,且必有茨菇、香芹、大蒜。茨菇状似男性睾九,象征添丁;香芹的“芹”谐音“勤”,象征勤劳;大蒜的“蒜”谐音“算”,象征事事合算。

    年初一民间极重拜年礼节。全家按长幼次序围坐厅堂,幼辈向长辈拜年,年轻媳妇还要给长辈敬奉汤圆或鸡蛋糖水。长辈要给幼辈分赠柑橙,还要给未婚的幼辈分派“红包”(利是)。继之合家团坐,品尝年糕、煎堆、油角等年宵食品。食品各地有所不同,随经济之发展和市场物资之丰裕而逐年增加新的品种。早餐后,成年人分别登门向族亲长辈和朋友拜年,一般以年糕、煎堆、柑橙等作礼物,粤西地区兴送裹蒸粽,潮汕地区多以橄榄代替槟榔。农村初一外出拜年的多是男子,妇女一般不参与。城市居民的拜年礼节也相沿成风,但方式时间已有变化,城镇居民较多考虑时间安排上的方便,有相约到茶楼饮茶互贺新年的。进入90年代以后,因家庭电话大大普及,打电话拜年的方式成为新的选择。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则多于节前举行迎春茶会,集体贺年。节日期间省去许多礼节性来往。

    3.元旦的谚语

    谚语:年吃年用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春满人间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歇后语:元旦出门除夕回——满载而归元旦放假——年息元旦寄信——首日封元旦社论——文明元旦结婚——重庆元旦写景——年画元旦翻日历——头一回;头一遭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4.有关新年的谚语、俗语、诗词

    有关新年的谚语:

    有钱人过年,无钱人过关。

    细仔望过年,老人怕过年。

    穷人过年真辛苦,洗净蒲罗无米煮。

    有钱过年笑连连,无钱过年泪涟涟。

    有关新年的俗语: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

    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

    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

    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

    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

    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

    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有关新年的诗句: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己未新岁》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5.关于元旦的名言或谚语或古文 不要现代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写元宵节的: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元旦的俗语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