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跟粽子有关系的谚语
1.端午节和粽子的关系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2.端午节的谚语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有关端午节的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3.端午的相关谚语
有关端午节的谚语:
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3、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4、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5、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6、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7、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
8、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9、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10、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
4.请问与端午节或粽子有关的诗句阿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日前,端午节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等,民间多称之五月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影响最深广的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因遭到权贵的嫉恨,被流放到沅江、湘江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写下《怀沙》之后,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渔夫们划船,来回打捞。
有人还将饭团、鸡蛋、雄黄酒等投进江里,说是让鱼龙吃饱药晕了,就不会去咬屈原了。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活动来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历代留下了不少咏端午节的诗词佳作。 人们咏端午,自然要提到屈原,而提到屈原,又免不了要为他鸣不平。
唐代文秀的《端午》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说明至少在唐代,人们就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万古传闻”来看了。
对此诗人不禁感叹:烟波浩淼的楚江,虽然又流淌了1000年,也难以洗刷屈原的千古奇冤。宋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在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屈原空怀报国之志,只能以死表明心迹。
好在他留下的《离骚》等名篇佳作,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赛龙舟是重要的端午节习俗,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龙形的船,做竞渡游戏,是半祭祀、半娱乐性的节目。唐卢肇《竞渡诗》:“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宋余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写的都是赛龙舟。
唐张建封的《竞渡歌》,更是把这项活动写得轰轰烈烈、宏伟壮观:“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虽然只有两条龙舟在水中竞渡,河的两岸却站满了助威和观战的人。令鼓三响,红旗一挥,两船如蛟龙出水,划桨似万剑劈波,擂鼓犹千雷炸响。
龙舟离锦标越来越近,岸上人的欢呼声也越来越高。夺标者自然兴奋不已,失利者也挥桨祝贺。
1000多年后再来读上面的诗句,也让人感到生龙活虎的赛龙舟场面如在眼前。 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必不可少的习俗。
把菖蒲、艾蒿插在门眉和屋檐下,悬于堂中,或用菖蒲、艾叶等制成艾虎,让妇女儿童佩戴,给小孩佩香囊,在儿童额头用雄黄水画王字,成人饮雄黄酒等,都是传统的端午习俗。这些做法的本意,是为了驱瘟避邪。
艾蒿和菖蒲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雄黄是一种矿物晶体,有毒性,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
陆游《乙卯重五诗》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依照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清末人沈兆礻是《吉林纪事诗》,记有当时吉林地区的端午风俗:“艾虎风生燕尾鎜,丝竹帚缎荷包。”还说每到端午,家家门悬蒲艾,做黄米粽子,妇女以五彩丝线和香荷包装饰发髻,为儿童的肩头系上艾虎,只是没有在江、浙、湘、鄂等南方地区常见的龙舟竞渡活动,反映了端午习俗的地区差异。
近代人子鸿《燕京竹枝词》:“何人传下此奇方,为避毒虫抹雄黄。儿童头上都有迹,整个王字印中央。”
“府第朱门过端阳,菖蒲艾子挂门旁”。冯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词》:“门悬蒲艾饰端阳,九子盘堆角黍香。
更为儿童避虫蚁,额间王字抹雄黄。”都对端午习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