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老北京生活谚语

    1.求老北京的谚语

    老北京歇后语 西直门到海淀——拉啦! 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

    原来,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借用这句歇后语表达儿童排泄粪便而不知预先告诉家长,却以此诙谐之语道出。

    二龙坑的鬼——跟上啦! 北京西城二龙坑,即前清郑王府附近,辛亥后,府邸售与中国大学为校址。此处旧时是一片荒地,俗名“烂死岗子”。

    凡清贫人家死了人,无力发送出殡,多将死者尸体用芦苇席卷裹埋葬于此。民间有“二龙坑闹鬼” 的传说,有人夜间倘若必须路过此处,须三五成群结伴,又唱又喊以壮胆,其实乃自欺欺人。

    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 北京天桥是旧时江湖卖艺人聚集的地方,其所练武艺,五花八门。

    有吞活蛇者,有吞宝剑、铁球者,有以头开砖者,有练刀枪把式兼卖大力丸者,有摔跤、耍中幡者……其实,天桥的把式并非净说不练,如吞宝剑、吞铁球、吞活蛇乃是真功夫,有时竟在表演时口吐鲜血,其艰苦可见。 打磨厂的大夫(医生)——懂得帽(董德懋)! 北京正阳门外迤东有一条街,名叫“打磨厂”。

    当年在这条街路南有一位中医师挂牌应诊,此人姓董名德懋,医术一般,故有此歇后语之流传。“懂得帽儿?” 乃北京俗语,意即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旧时,北京有轨电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登车毕,售票员则以铜哨通知司机启行。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来,招呼售票员莫吹哨。

    此句乃讽刺爱“吹牛皮”者。 活跃于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其条目之多,不胜枚举,其历时之久,数百年而不衰;且涉及人物、政治、名胜、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之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 这是康熙皇帝继位后,逐渐流传于京城的一条歇后语。

    康熙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夺帝位而诱致萧墙之祸,一改退位前公布继承人之旧制,而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直待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文武大臣于宣诏前,面对复杂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不知依傍哪位皇于,在诸多激烈竞争帝位的皇子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虑及将来仕途而深感无依无靠。

    宛平城的知县——一年一换。 宛平城里做知县——跪着的差使。

    这两条歇后语,迄今仍被上年纪的老北京人津津乐道。 宛平城位于北京西南,乃咽喉要道,拱卫京师之重镇。

    按明清旧制,京师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中轴线以西,皆属宛平县界,以东皆属以大兴县界。 明清两代时,上自皇帝下至朝廷重臣,凡赴西南各省办事者,皆出入宛平城。

    京官出行,朝廷在此为其饯行,知县须跪迎跪送;外埠封疆大吏进京先在宛平城落脚,知县亦须跪迎跪送,丝毫不敢怠慢,故有“跪着的差使”一说。区区七品芝麻官,为一顶乌纱而常年卑躬屈节,亦良可叹矣! 宛平县管界内的先农坛,特为皇帝辟有一亩三分地,供其每年春季来此耕耘,以皇帝亲事稼穑而告诫臣民莫违农时。

    秋收后,知县照例须向皇帝征税,以示皇帝带头遵纪守法。而七品知县胆敢向皇上征税,又有欺君犯上之罪,按律当斩,姑念其为国家收税,死罪可免,而官是绝对不能再做了。

    皇帝交税后,即为宛平知县罢免之时,久而久之遂成定例。 东岳庙的匾——善恶有报。

    此条歇后语,在地道的老北京人心目中,可谓刻骨铭心,没齿不忘矣。 东岳庙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神路街。

    始建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为道教正一派大宗师张留孙自资兴建。事未竟而身先死,后由其弟子吴全节继续修建。

    元末惨遭兵烫。明正统年间重建,扩大东西两庑,设七十二司。

    七十二司皆有司名,按职掌可分为七大部分,其一为东岳大帝行政部分,包括官职司、都签押司、掌曹史司等十二司。其二为都察调查记录部分,包括掌都察司、词状司、生死司等7司。

    其三为磨勘逮捕及划分善恶部分,包括磨勘司、勾生死司、追取罪人照证司等六部分。其四为定案及核案善恶并起诉部分,包括善报司、修功德司、行污司等二十六司。

    其五为审判部分,包括推动司、枉死司等四司。其六为执行部分,包括现报司、速报司、化生司等十八司。

    其七为压制管理游荡者部分,包括魍魉司、精怪司等三司。举凡七十二司,各司其职,善恶有报,人们深信无疑,故有上述之歇后语广为流传耳。

    2.老北京的俗语有哪些

    刷夜---北京流行语,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撒癔症---北京土话,夜间到处乱逛,癔症本是一种病症,此话是引申过来的。 把不住---北京方言。

    把,是动词,管束不住自己的意思。 折---读"舌",北京新流行语,即犯了案子被公安人员抓了起来。

    最早是隐语,即黑话,后被青年人引用而流行。 折---读"遮",折跟头的折,本是一句隐语,即被公安人员抓起来的意思,后成为流行语,"折进去"、"折进来",就是被关起来的意思。

    全须全尾---北京土话,完整,整个身子的意思。尾,读"以儿"。

    应场---北京土话,到某种场合参加活动。 眼里见儿---北京常用语,指眼里有活儿,不用别人提醒就能及时动作。

    拿大顶---北京方言,倒立。 发小儿---北京方言,从小一块长大的,发,读fa。

    翻扯---北京土话,发急,发火的意思。 把不住边---北京土话,说话没谱儿,爱吹善侃的意思。

    挑费---北京土话,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用度。挑,读ti?o。

    五积子六瘦---北京土话,形容因吃不上喝不上,骨瘦如柴的样子。 老家儿---北京土话,指父母。

    "老家儿"读快了就成了"老尖",北京人常用语。 百年---北京土话,死的意思。

    迄小儿---北京土话,从小的意思。 小蜜---情妇。

    北京新流行语。 掉腰子---北京土话,耍花招。

    念秧儿---北京土话,没话找话,聊天,说话的意思。他大爷的---北京土话,不带脏字的骂人的话。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不好意思。 哪一出儿---北京土话,什么事儿的意思,是一出戏的简化。

    走营---北京土话,频繁往返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心里有事,闹得慌,也可以说闹心。

    消停---平稳、踏实的意思。 熬头---北京土话,心里烦恼的意思,也写作熬慆。

    攒了---北京土话,形容总不运动,身体变得不舒展。攒,读cuan。

    打卦---北京土话,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 乍么实儿---北京土话,突然大叫的意思。

    后门桥的茶馆,一品轩---老北京的一句俏皮话,后门桥是北京的地名,一品轩是茶馆的名字。 卖山音---北京土话,显摆自己有见识。

    揿头拍子---北京土话,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完菜---北京新流行语,完蛋的意思。

    此语是由"歇菜"、"瞎菜"等引申而来,"菜"作为后缀词语,并没有实际意义,如北京话中的"戏"作为后缀一样。 爵儿---北京土话,职位的意思。

    爵,是爵位的简化,爵位,即官衔。 框外的事---北京土话,即出格的事,带有违法乱纪的意思。

    晕菜---北京新流行语,晕了的意思,"晕菜"与"瞎菜","完菜"等类似。 炸庙---北京土话,瞎咋唬的意思,含有唬人的意味。

    脏口儿---养鸟人的术语,串了杂音。"百灵"能押口儿,即学各种声音,但忌讳学杂音,一旦"脏口儿",鸟儿就不值钱了。

    办---北京新流行语,把犯罪嫌疑人关押起来的意思。 睖---北京土话,斜眼瞪。

    光荣喽---北京新流行语,光荣牺牲的简化。光荣,即牺牲,也就是死。

    棒槌---北京话,蠢笨,外行的意思。 撂高儿---北京土话,观察的意思,常与打远儿连用。

    哈着---北京土话,央求的意思。哈,有点头哈腰,巴结对方的含义。

    一个---北京新流行语,一万的别称,类似"大团结"表示十元,一张儿,表示一百元,一本,表示一千元。"一个"是一个"草字头"的简化。

    繁体字的方,有个草字头,故有此称。 白案儿---厨行术语,做面食的。

    丑儿---京剧里的丑角儿。 灯泡儿---北京土话,被人当晃子利用的人的谑称。

    上赶着---北京土话,主动的意思。 姥姥的---北京土话,感叹词语,作惊讶状时用。

    如不加"的",单说"姥姥"则是反驳词,有"胡说"、"不行"、"不干"的意思,但加上"的"的意思就变了。"的"读"逮"。

    南蛮子---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但此语早过时,现一般指南方来的性情粗野的人。吃黑枣---挨枪子。

    套瓷---北京新流行语,套近乎的意思。 情儿---北京新流行语,情人、情妇的简称。

    照顾主儿---生意口儿上的顾客。 抻掇---北京土话,批评、数落的意思。

    脱---脱衣舞表演的简称。 裹乱---北京土话,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拍三角---五六十年代,北京的青少年喜欢玩的玩艺儿,由废旧的烟盒叠成三角形状,在地上用手掮正反面,论输赢。 上麻桌儿---指打麻将。

    门坎儿---指进入"帮派"(即黑道)的圈里。 走了眼---即把东西看错了,北京土话,用在这里是引申,即分析问题不正确。

    撂高儿打远儿---北京土话,朝远处看。 老家雀儿---北京土话,对上岁数人的谑称。

    端---北京土话,干掉,打掉的意思。 碎催---北京土话,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擎小儿---北京土话,擎的本义是往上托,擎小儿就是从小的意思。 褃节儿---北京土话,关键时刻,如同节骨眼儿一词。

    倒窖---北京土话,翻扯旧事,即回忆往事。 卖葱---北京土话,装傻充愣的意思。

    套桩---北京土话,让人给盯上了。 丢身子---属于陈旧的老北京土话,过去的人不懂性科学,以为男人跟女人发生性关系,会失去身体内的阳气,故有此说。

    走迹---北京方言,木头因风吹日晒而变形的意思,此语引申为把人看错了。北京土话中有"走板了",跟这个词义相同。

    去的是什么什么角儿---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去是当的意思,角儿,角色,读"觉儿" 音。 勾儿的---北京土语中一句骂人的话。

    放份儿---北京新流行语。

    3.形容老北京生活的成语

    形容老北京生活的成语:津津有味 锦上添花 万人空巷 喜气洋洋 丰衣足食 有声有色 忙里偷闲

    心花怒放 张灯结彩 鸟语花香 落英缤纷 如火如荼 如日方升 古道热肠 觥筹交错 功名盖世 躬逢其盛 公诸同好 歌舞升平 高朋满座 高歌猛进 福至心灵 凫趋雀跃

    扶摇直上 丰富多彩 废寝忘食 飞黄腾达 宝马香车 包罗万象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百废俱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白衣卿相 安贫乐道 安常处顺 花团锦簇 和衷共济

    和颜悦色 赫赫有名 鹤发童颜 和风细雨 和气致祥 豪情壮志 归真反璞 光彩夺目 光怪陆离 光焰万丈 冬日可爱 地利人和

    4.形容老北京生活的成语

    形容老北京生活的成语:津津有味 锦上添花 万人空巷 喜气洋洋 丰衣足食 有声有色 忙里偷闲 心花怒放 张灯结彩 鸟语花香 落英缤纷 如火如荼 如日方升 古道热肠 觥筹交错 功名盖世 躬逢其盛 公诸同好 歌舞升平 高朋满座 高歌猛进 福至心灵 凫趋雀跃 扶摇直上 丰富多彩 废寝忘食 飞黄腾达 宝马香车 包罗万象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 百废俱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白衣卿相 安贫乐道 安常处顺 花团锦簇 和衷共济 和颜悦色 赫赫有名 鹤发童颜 和风细雨 和气致祥 豪情壮志 归真反璞 光彩夺目 光怪陆离 光焰万丈 冬日可爱 地利人和。

    5.关于生活的谚语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6.关于生活的谚语

    1、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层山水一层人。

    2、一人下井万人磊石,三节梳头两节穿衣。

    3、人心不静,海水不平。

    4、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5、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6、人在家中好,出门处处难。

    7、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8、人生稀有七十余,多少风光不同居。

    9、三穷三富不到老,有钱休夸无钱休恼。

    10、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断无常万事休。

    7.常用生活谚语

    一口吃不完一只饼,一锹掘不出一口井。

    一片磨子当场“锻”(断)。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一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一只刺捕(昆虫名)害一镬羹。

    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日三大笑,有病也会好。

    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一艺不通一世穷。

    一千银子坐吃两年半,坐吃山空海也干。

    人在苦中炼,刀在石上磨。

    人到四十五,还是出山虎。

    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

    力是活财,用脱了再来,三天早起当一工,三个黄昏抵半工。

    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小水不防,大水难挡。

    手脚勤快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

    不要看红灯花轿,要看老来收梢。

    不吸烟,不吃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不吃苦,不赚钱,坐吃三年海也干。

    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公鸡斗,头对头;夫妻吵,勿记仇。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8.北京的春节有什么谚语

    按老北京的风俗,在这繁花似锦的除夕夜到来之前,人们要经过一个非常繁忙的准备期。民间流传着一段谚语就反映了这个忙碌而有序的过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过去,社会的物质供应很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很单调,所以大人孩子都盼着过年好好地享受一番。

    过年的筹备工作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二十三当天算个小年。这一天,大人都会给孩子买糖吃,但不是平常的糖果,而是粘牙的关东糖和圆形的样子像南瓜的糖瓜。

    二十四要打扫房间,特别是犄角旮旯儿平时清理不到的地方都要彻底清扫,同时还要拆洗被褥、床单、窗帘等。

    二十五去碾谷,在农村,人们要把家中存放的稻谷脱皮,麦粒碾成面粉;城市的人们要买粮,也就是要为过年准备充足的粮食。

    二十六去买肉,要多买一些回来,基本整个过年就够用了。而且买来以后,要把肉按不同用途分开放,有些食用方法比较复杂的,需要提前做的,这一天也开始着手准备了。那时没有冰箱,就把肉包好后放在院子里猫找不到的地方,靠着大自然的温度保存。

    二十七去宰鸡,过去没有现在这样的大型养鸡场和屠宰加工厂,更没有清理干净的整鸡和分割鸡卖。所以,人们都是买活鸡现场宰杀,带回来自己清洗再做菜。

    二十八把面发,发面就是为做主食准备的。那时没有现在用的方便快捷的发酵剂,要发的面又很多,所以要提前准备充足。过年的时候,家里人聚得很齐,还有很多亲戚朋友要来,人会很多。家里人都很忙碌,吃饭时一般只做菜,不做大量的主食了。

    二十九这天主要是制作这些主食,前一天已经把面发好了,直接做就可以了。主食的品种主要是馒头,除此以外,再蒸些花卷、豆包。有些巧手的主妇还会做出些新花样,比如,长着红眼睛的小兔子、可爱的小刺猬、憨态可掬的小熊等等,从主食的种类上可以看出主妇的聪慧和勤劳。

    三十晚上扭一扭,这天就是人们盼望已久的除夕了。到了晚上,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品尝美酒佳肴,用自己认为最快乐的方式庆贺新一年的到来。这里用“扭一扭”来形容人们高兴的样子。 大年初一拱拱手,民间把春节又称为过大年,“拱拱手”是对拜年动作的描述。初一早晨,不只是家里人互相拜年,邻里之间也要拜年,特别是晚辈要主动给长辈拜年。

    9.生活常识谚语有哪些

    生活谚语

    吃一堑,长一智。

    人穷只怕志气短。

    前人栽树后人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远亲不如近邻好。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遗子千金,莫如教子一经(书)。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根桩。

    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在春头。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吃饭勿忘种田人,喝水要想掘井人。

    烟是虚空酒是痨,饭是根本肉长膘。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若是勿报,时辰勿到。

    老北京生活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