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知己知彼

    1.成语故事 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

    【拼音】zhī jǐ zhī bǐ

    【成语故事】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卿,齐国人。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读了孙武的兵书以后,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很赞赏,便任孙武为将,带领吴军攻破了楚国。孙武积极主张改革图强。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越的见解。如《计篇》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他还指出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强调在战略战术上应该“奇正相生”,灵活运用,指挥者应根据敌军形势的变化巧妙决策,以取得胜利。《谋攻篇》里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的大意是说:熟悉自己又熟悉对方的情况,身经百战却不会失败;不熟悉对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况,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对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况,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败。由于上述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语被广为运用。只有对主、客观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包括作战在内,人们办一切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商业等

    【近义词】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相反词】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2.成语知己知彼的来历

    知己知彼

    【拼音】 zhī jǐ zhī bǐ

    【释义】 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出处】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的故事

    【示例】 对付敌人,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曲波《林海雪原》十一)

    【近义词】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如数家珍 ,自知之明

    【反义词】 心中无数, 不得要领 ,不甚了了, 一知半解, 雾里看花

    谚语知己知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