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惊弓之鸟的谚语
1.与惊弓之鸟意思接近的俗语是什么
1.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多用于战争,后世用成语“草木皆兵”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一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的样子;以“风声鹤唳”来形容人极度恐慌以致于自相惊扰的样子。
例句: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被吓得魂不附体。
2. 打草惊蛇: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三计。原文为:“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以谋也。”(有怀疑就要侦探确实,待情况完全掌握再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条件。)
例句: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3. 杯弓蛇影:是中国正史《晋书·乐广传》所记载的一段真实故事,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有人疑神疑鬼,把不真实的事情当真,形成恐惧。
例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况杯弓蛇影,恍惚无凭,而点缀铺张,宛如目睹。
4. 疑神疑鬼: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例句: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鲁迅《准风月谈·前记》)
5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
例句:《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宋·朱熹《学一》
2.成语惊弓之鸟可以用哪句俗语来表达
成语惊弓之鸟可以用哪句俗语来表达: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惊弓之鸟
[读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例句]那些工头们,个个如~,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近义]伤弓之鸟心有余悸惊弦之鸟
[反义]初生之犊
3.成语惊弓之鸟比喻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语出] 《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正音] 弓;不能读作“ɡǒnɡ”。
[辨形] 鸟;不能写作“乌”。惊;不能写作“警”。
[近义] 伤弓之鸟 漏网之鱼
[反义] 初生牛犊
[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人;也用于其他。一般作主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漏网之鱼”结构相同;字面意思也有相近之处。但~指受到惊吓、遇事惊慌或疑神疑鬼的人;“漏网之鱼”则指逃脱的敌人和罪犯。二者一般不能换用。
[例句] 那些工头们;个个如~;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英译] a badly frightened person
[成语故事]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见远处有一只大雁飞来。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
魏王听了,耸肩一笑:“ 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
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