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传统民间谚语的作用

    1.农谚的意义和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

    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

    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2.关于传统谚语是否该传承的论据

    1.民俗谚语有糟粕,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融合。如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无奸不成商。同行是冤家。各人自扫门前雪。肥水不流外人田。

    2.谚语的“俗”既有一般的“通俗”也有格调不高的“庸俗”,甚至有令人难以启齿的“粗俗”。谚语对妙趣和噱头的追求往往以牺牲高雅为代价,这样,许多庸俗、低俗甚至粗俗的谚语就会出现,流传。如“年轻不胡整,老了没名声”、“人无十年笨,50年学会挑大粪”。

    3.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文化需要继承,继承的是优秀文化。更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来。要与时俱进,弘扬与时代发展贴近的文化。

    3.谚语的意义是什么

    一、意义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二、概括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4.美丽中国谚语艺术民俗传统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

    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有的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谚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加以引用,谚语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语言巧妙、流畅,是短小的韵文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

    谚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谚语。《易经》、《诗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古老的史诗中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古代人民的谚语。

    如“如出而作,日入而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远水不救近火”等。先秦以后,历代都有谚语产生和流传,如后魏的《齐民要术》、宋代的《农书》、元代的《农政全书》和《田家五行志》、明代的《古今谚》、清代的《古谣谚》等书中,都不同数量地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

    谚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创新。中国古代对谚语的认识,在古文献中有多种解释。

    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陆德明释文:“谚,音彦,俗言也。”《礼记·大学》郑玄注:“谚,鱼变反,俗语也。”

    《说文解字》:“谚,传言也。”《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俗所传言也。”

    《国语·越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尚书·无逸》某氏传:“俚语曰谚。”

    《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这些解释都是侧重于语言方面,认为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的俗语。

    外国某些研究者则认为“谚语为日常经验之女儿”、“谚语为街上的智慧”(具体见薛诚之《谚语》,《文学年报》第二期,燕京大学国文学会一九三六年版)。n我们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谚语的本质和作用,认为: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句,总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各种社会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

    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狭义的民间谚语就是指上面所说的富有教育意义和哲理性的传言。

    广义的既包括“俚谚”,也包括“俗语”,即所有流传在民间的脍炙人口的传言都在谚语范围之中。我们支持狭义的谚语概念和范围。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极大地丰富了民间语言的口头文学的宝库。

    它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在指导人民分清善恶是非、鼓舞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教材分为政治谚语、道德谚语、科学谚语三种):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农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因此自古以来就产生了很多关于农牧、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禽家畜饲养等方面的谚语。

    这些谚语总结、保存和传播了观察的结果和生产的经验,是短小有效的教科书。如:n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n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n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n星星稀,淋死鸡;星星稠,晒死牛。n燕子钻天蛇过道,水缸穿裙山戴帽——大雨将临。

    n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n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久见。

    n好树结好桃,好地出好苗。n棉花锄七遍,疙瘩一连串。

    n田间管理如绣花,工夫越细越到家。n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去玉米雄穗)。

    n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n上粪不浇水,庄稼噘着嘴。

    n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

    n一年劳动在于秋,谷不到仓不算收。n农家第一宝,六畜挤满槽。

    n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n节气一把火,时间不让人。

    n2、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谚语反映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形象地概括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教训。

    如:n不种泥田吃好饭,不养花蚕着好丝。n财主的铜钱,穷人的性命。

    n地主算盘响,穷人心里慌。n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n有佛的地方妖魔多,有福的地方罪恶多。(蒙古族)n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n钱落公人手,鱼落猫儿口。n皇帝是土匪,土匪是皇帝。

    n财主门前孝子多。n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n蛇放在竹筒里也直不了。n狼在梦里也想着羊。

    n见蛇不打三分罪。n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n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总结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些谚语是劳动人民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如:n七十二行,种田为王。

    n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n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

    n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n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n一家盖不起龙王庙,一人造不起洛阳桥。n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n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n有酒大家喝才香,有话当面说才亲(景颇族)n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n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n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n要吃龙肉,亲自下海。n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n不怕年老,就怕心老(彝族)。

    传统民间谚语的作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