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和俗语怎么分
1.典故和成语,谚语和俗语怎么区分
典故---1、典制和掌故; 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3 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谚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可以是1. 民间流传的说法。 2.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3. 方言土语4. 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2.典故和成语,谚语和俗语怎么区分
一、典故---1、典制和掌故;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3 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二、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三、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四、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可以是1.民间流传的说法.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3.方言土语4.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3.名言、歇后语、俗语怎么区分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
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
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
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
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
4.俗语中国谚语俗语大全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X L,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
5.分类的谚语、俗语、格言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
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
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
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
如: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
6.谚语分类大全
主要内容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等。
(2)农业谚语。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枣芽发,种棉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3)生活谚语。生活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等。
(4)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7.关于学习的谚语和俗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谁读了这则谚语不打心眼里热爱北大荒呢?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五种: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朝虹雨,夕虹晴。
有雨山戴帽,没雨山没腰。
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只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所谓谚语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常语,通常指一些含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俗语。例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它是先民们生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这些谚语流传久远,虽然都以口语方式表现,但许多谚语对人们的影响并不下於四书五经呢!各地谚语的内容非常多,本单元主要在介绍流传在大众口中的一些常听到的谚语。
开放分类:
8.谚语分哪几类
1. 谚语的分类: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歇后语、俗语。
2. 简介: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有的是事理谚语;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3. 影响: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4. 举例: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