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求贤的谚语

    1.跟求贤有关的成语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

    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旁求俊彦】: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

    向各方面征求贤才。【求贤如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求贤若渴】: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求贤下士】: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求贤用士】:招求贤良,聘用士人。【三吐三握】: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握沐吐餐】: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

    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

    后作求贤之典。【燕昭市骏】: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一沐三握发】:沐:洗头;握:用手攥住。洗一次头发中间要停下来三次。

    比喻求贤心切。【一沐三渥发】:沐:洗头。

    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一沐三捉发】:比喻求贤心切。【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

    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2.尊师重教的谚语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

    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

    敬:重视;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

    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

    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

    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

    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

    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

    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

    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

    出自《礼记•学记》。 不好意思,就这些。

    3.关于遇事镇定的谚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精妙的谚语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5.关于事理的谚语

    严师出高徒

    有理不在声高

    身正不怕影斜

    镜子越擦越亮

    打铁需要自身硬

    磨刀不误砍柴工

    死猪不拍开水烫

    众人添柴火焰高

    先小人,后君子。

    人怕劝,车怕垫。

    嘴上没(方言读mo)毛,办事不牢。

    针大的眼,斗大的风。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个公道,打个颠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打架怕挖脸,说话怕揭短。

    人多出真理,谷多出好米。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

    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办事要有理,做粥要有米。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没给人家过初一,别想人家过十五。

    山高遮不住太阳,儿大压不住爹娘。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弟兄心齐金不换,妯娌心齐家不散。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一句好话三冬暖,半句恶言六月寒。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月亮晒不干谷子,牛大压不死虱子。

    路短不忘带干粮,天暖别忘带衣裳。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宁可给好汉子拉马垫镫,也不给松汉子撑腰长志。

    乐一乐(方言读lao),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求贤的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