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对比语言视角下英汉谚语研究

    1.关于英汉语言对比分析的论文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一、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 (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 ,就可以使译文简洁。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 +补语 ” 的意思 ,“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

    英语一个动词 ,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 ,就简洁多了。

    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 ,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词的运用上 ” [ 3 ]。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 ,表现力极强。沈家煊认为 ,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 ,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 ,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 ,汉语往往借助动词 ,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 ,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从使用方法上来看 ,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 ,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

    例如:他出去迎接妈妈。He went out t o meet hismother . (汉语后一个动词在英语中变成不定式 )英语句子中 ,主要采用主谓结构。

    由于句中的谓语动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子中一般只能有一个谓语 ,它是句子的轴心。然后借用名词来表达 ,而名词之间则使用介词加以串通。

    所以英语中名词与介词等词类占优势。下例中英语中的名词、介词等只能译成相应的汉语动词:He cried at the news . 听到这个消息他哭了。

    此外还有搭配方面的差异等。 (二 ) 英汉句法现象对比 1 .句型差异 英语表达常呈“ 浓缩性现象 ” ,汉语表达常呈“ 展开性现象 ” 。

    “ 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 ’ 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 ,因而表达时往往倾向于取较低的句法单位。 ” “ 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 [ 6 ]因此 ,英语多用长句 ,而汉语中短句占优势。例如:We have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technol ogical capabil2ity which enables us t o seek out uni maginably distant civiliza2ti on even if they are no more advanced than me . (我们已经具备了一种非凡的技术能力 ,这种技术能力使我们搜索到无比遥远的文明世界 ,即使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先进。

    )英语表达复杂的意思时 ,偏爱借助连接词 (如上句中的 which、even if )用长句连贯地加以表达。而汉语言则相反 ,侧重于用短句。

    如上例中 ,把一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 ,使整个句子节奏分明 ,脉络清楚 ,正所谓“ 大珠小珠落玉盘 ” 。因此长句和短句的习惯差异在我们平时的翻译中要加以注意。

    2 . 英汉句序差异 英语和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不完全相同。彭宣维统计表明 ,在主从关系上 ,英语中的因果、条件、假设以及时间状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 ,“ 在这一点上比汉语的表达手段多出近一倍。

    ” [ 7 ]但是 ,“ 复合结构中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仍是汉语复合句的典型顺序。 ” [ 8 ]为此 ,彭宣维对汉语的主从复合句 (包括时间、方式、条件、原因等 )的分布进行了统计 ,结果表明 , 汉语基本上是按“ 从句 -主句 ” 的方式组织。

    如:Please tellme when you have a p r oblem. 如有问题 ,请给我打电话。 二、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归根到底 ,上述词句间的差异源于语言主体间的思维差异。

    “ 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 [ 9 ]翻译的过程 ,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一 ) 形合思维与意合思维 “ 英语句子结构比较紧凑 ,句子内部连接之处 , 一般都要用具体的词语来体现 ,也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形和 ’ 。 ” “ 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 , 连词用得不多 ,但意思是连贯的 ,这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意和 ’ 。

    ” [ 10 ]形合和意合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各自具体表现。“ 形合 ” 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的结构手段来表达意思;“意合 ” 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来表情达意。

    英汉两种语言形合、意合思维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 )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 中运用抽象词的频率大大高于汉语。

    汉语用具体词表达的事情 , 英语中往往用抽象词:戴安娜代表了热情 ,责任 ,风度和美丽。Diana was theessence of compassi 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 .现代汉语中抽象词的使用也大增 ,如以“ 性 ” 、“观 ” 、“ 化 ” 等结尾的词 ,例如:科学性、荣辱观、园林化等。

    (三 )被动思维与主体思维的差异英语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 ,或者为了使方便、叙述客观、语气委婉等往往都是用被动语态 ,所以被动语态极其常见。相比之下 ,汉语的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窄得多 ,而主动语态用得多。

    三、英汉文化差异 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类型的不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 11 ]反。

    2.从成语,谚语及格言看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3.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前苏联语言学家B·Tak指出 :“比较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可能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

    又说 :“对比语言学的任务……即比较两种或几种语言的语言事实 ,以便找出其异同之处”。本文从英汉成语文化意义的分析、比较入手 ,以点带面 ,揭示民族文化差异。

    一一般说来 ,源自中西两种文化的成语大致构成三种关系 ,即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成语在意义上和用法上基本一致 ,在语义和文化形象、修辞手法、语法功能等方面巧合地彼此相对应、相一致。

    例如 ,英语习语“burnone'sboat”和汉语成语“破釜沉舟”就属于这种情况。公元前 49年 ,凯撒大帝率部渡过卢比根河时 ,下令焚舟 ,表示其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

    当年楚汉相争 ,项羽渡过河后 ,让部下破釜沉船 ,也是志在必胜。因而 ,由此而来的英汉两个成语都用来表示同一含义 ,即下定决心 ,不顾一切干到底。

    同样一种情况还可以从另一对英汉成语中看出 ,“wallshaveears”和“隔墙有耳”在形象上和意义上都十分相似。

    4.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呢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5.关于英汉谚语的语言特征的问题

    1.Bird (1)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2)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3)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 It'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own nest. 家丑不可外扬。 (5)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人要衣装,马要鞍。

    (6) A bird is known by its note, and a man by his talk. 听音识鸟,闻言识人。 (7) Each bird loves to hear himself sing. 鸟儿都爱听自己唱。

    (自我欣赏) (8) You cannot catch old birds with chaff.(粗糠). 用粗糠捉不住老鸟。(有经验的人难骗。)

    (9) Birds in their little nests agree. 同巢之鸟心儿齐。 2. Cat (1)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吉人天相。

    (2) 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 (3)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 黑暗之中猫都是灰色的。

    (人未出名时看起来都差不多。) (4) A gloved cat catches no mice. 戴手套的猫,老鼠抓不到。

    (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 (5) When the weasel and the cat make a marriage, it is a very ill presage. 黄鼠狼和猫结亲,不是好事情。)

    (6) Who will bwll the cat? 谁去给猫系铃?(谁愿意为大家冒风险?) (7) 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帽偷吃奶油的时候总是闭着眼睛。(掩耳盗铃) (8) There are more ways of killing a cat than by choking it with butter. 杀猫的办法很多。

    (达到目的的途径很多。) (9) Care kill a cat. 忧虑愁死猫。

    3. Chicken (1) 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re hatched. 鸡蛋未孵出,先别数小鸡。(不要过早乐观。)

    4. Crow (1) 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5. Dog (1) He who would hang his dog gives out first that it is mad.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2) A staff is quickly found to beat a dog with.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3)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4) Too much pudding will choke a dog. 布丁太多噎死狗。

    (5)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 (6) Barking dogs don't (seldom) bite. 爱叫的狗很少咬人。

    (7) Let sleeping dogs lie. 勿惹事生非。 (8) Dead dogs bite not. 死狗不咬人。

    (9) All are not thieves that dogs bark at. 狗见了叫的不一定都是贼。(不要以貌取人。)

    (10) 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 狗在家门口就成了狮子。 (11) Don't be a dog (lying) in the manger. 莫学狗占马槽不吃草。

    (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 (12)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13) Scornful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 狗再傲慢也会吃脏布丁。 (14) A son never thinks his mother ugly,and a dog never shuns its owner's home however shabby it is.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6. Frog (1)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 井底之蛙,不知大海。 7. Fox (1) The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 狐狸毛色可变灰,但是本性难移。

    (2) 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is hole. 狐狸捕食,远离洞府。(兔子不吃窝边草。)

    (3) 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take care of your geese. 每当狐狸说教,当心鹅群被盗。 (4) When the fox says he is a vegetarian, it'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 狐狸说它吃素的时候,母鸡就得注意。

    英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下) 8. Fish (1)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好鱼常在水底游。 (2)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

    (3) Go to the sea, if you would fish well.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 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 海里的好鱼多的是。

    (5) It is a silly fish that is caught twice with the same bait. 智者不上两次档。 (6) If water is noisy, there are no fish in it. 咆哮的水中无鱼。

    (夸夸其谈者无真才实学。)。

    9. Hare (1) You cannot run with the hare and hunt with the hounds(猎狗). 不能既和野兔一起跑又和猎狗一起追。(人不应两面讨好。)

    (2) The tortoise wins the race while the hare is sleeping. 兔子睡懒觉,乌龟跑赢了。 10. Horse (1) 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带马到河边容易,逼马饮水难。

    (2) Don't ride the high horse. 勿摆架子。 (3) A good horse cannot be of a bad colour. 好马不会毛色差。

    (4) A horse may stumble on four feet. 马有四条腿,亦有失蹄时。 (5) A running horse needs no spur. 奔马无需鞭策。

    (6)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不要将大车套在马前面。(处理问题应按先后次序,不要本末倒置。)

    (7) The common horse is worst shod. 公用之马,掌子最差。 (8) Lock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失马之后锁马厩。

    (亡羊补牢) (9) Don't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馈赠之马,勿看牙口。 (10) 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 一根一根拔,拔光马尾巴。

    (水滴石穿) 11 . Mouse (1) It is a poor mouse that has only one hole. 狡兔三窟。 (2) The mouse that has but one hole is quickly taken. 只有一个洞的老鼠,很快就被抓住。

    (3) A speck of mouse dung will spoil a whole pot of porridge.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12. Sheep (1) If 。

    6.

    楼主您好,针对您提出的情况,以下是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写语言学研究中理解起来不那么难的系统功能语法,这一类的参考资料中英都很多,可以用中文资料做理解,英文的当做引用文献.题目可以写《对系统功能语法习得的认知与分析研究》之类的.写语言学研究中韩礼德的成果相关问题探究,这一类在国内的认知度比较高,认可度目前也很高,写起来也就相对轻松一些.资料方面不用担心,不会很少,但也不是想文学评论似的特别多.题目可以写《对韩礼德中西语言学对比研究的分析与探讨》之类.目前这两个比较好,如果还有需要,欢迎追问;如满意,望采纳~谢谢。

    7.有关中英文化差异翻译的研究现状

    看看行吗?如果不行再找我,我也在线等~~~~ 浅议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不详 点击数:230 更新时间:2009-3-27 22:28:00 - 摘 要: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的。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可译性。英汉文化差 异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背景、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当文化差异现象在翻译中需要保 留或无法求同时,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阐释、信息的增删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可译性 Abstract:As one major mean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tig htly related to cultur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reveal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how the translatability in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di 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are reflected mainly in religious cultural background, value orientation and customs and habits. Translation tech nique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explanation, addition a nd deduction can be applied whe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need reserving or cann ot be identified in translation.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translatability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 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 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1〕。

    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 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 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2〕27。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 术。

    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 在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文化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 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会 造成翻译的困难。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上帝”这 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宗教背景,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文化的 等值,有时就会造成文化的亏损。

    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不容忽视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儒、道、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 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还有神话中的“龙王”。其中以佛教对我国的文化影响最 大,不少成语就和佛教相关。

    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译 者不了解宗教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

    2.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美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个人自由,它是一种以个人为基本单元,强调“人人生而平 等”的文化。英美文化又被称为“我文化”、“个人价值至上文化”。

    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 的文化里,权力的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而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和“ 孝”,人际交往很注意自我与谈话对象的关系。

    中国文化又被称为“我们文化”、“集体主 义文化”。例如,中国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仁义 值千金”、“大树底下好乘凉”等,这都说明中国人常把自己和所谓自家人视为一体并希望 能够在自身以外找到安全之所;而英语谚语中却说“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 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 is our centre”(自我是我们的核心),“life is a battle”(生活就是战斗),这些英语谚语都在告诫人们:只有靠自己奋斗,才能 获得成功和安全感。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 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则重理性、逻辑、求异、求 变、重竞争等。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各个民族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创造不同的文化,而这 种不同必然要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得以表达。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 语的引申义不同,因此,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

    例如:汉语中的“拖后腿” ,如直译成英语“pull one's leg”,其意思就变成了“哄骗取笑某人,愚弄某人 ”。再比如,中国人常用“黄色”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亵等,但 我们不能看到“yellow boy”,就译成“下流男孩”,因为这 个短语在英语中指的是“金币”。

    3.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 因为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所以区别于对方的“异质”客观存在,而这种“异质”必然要 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英语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诗篇,而汉语中却常有赞美“东风”的诗 句;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汉诗多。

    对比语言视角下英汉谚语研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