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谚语竹风兰雨

1.竹风兰雨是什么意思
竹风兰雨
时间:冬春两季
地区:台湾东北部与西北部
原因:每年九月后东北季风由开阔东海进入狭窄之台湾海峡,风速增强,故新竹风特大。夏季盛吹西南季风,新竹因临近海岸且海岸线与西南风 向平行,新竹一带地形平坦空旷,故大风日数较多平均风速也较大。此天气适合米粉与贡丸之风乾 入秋后因东北季风雨与地形雨降至迎风面之基隆与福隆一带,当气流越
过北部大屯山和中央山脉时,水气已经减少了,当到达新竹苗栗时已变成乾暖,所以雨水较少。
由於兰阳平原成三角形,由东北向西南收敛,当秋季以后因东北季风由东海与太平洋进入兰阳平原,此时被中央山脉与高空西风或西南风阻挡,无法越过中央山脉,且不能辐散, 因其北部与南部皆有山脉阻隔,故只能变成向下气流,吹向兰阳平原,并在海岸一带与东北季风相会,形成局部不连续面,受此影响在海岸
地区降雨量较多,靠近山区一带因受气流下沉影响,降雨量反而较少,此与迎风面降雨多情形有点不同。
新竹出产米粉与贡丸,兰阳地区农田水源丰沛,但冬季阴冷多雨,当九月与十月有台风通过与东北刘季风雨合流时,造成特大水灾。
2.竹风兰雨是什么意思
竹风兰雨 时间:冬春两季 地区:台湾东北部与西北部 原因:每年九月后东北季风由开阔东海进入狭窄之台湾海峡,风速增强,故新竹风特大。
夏季盛吹西南季风,新竹因临近海岸且海岸线与西南风 向平行,新竹一带地形平坦空旷,故大风日数较多平均风速也较大。此天气适合米粉与贡丸之风乾 入秋后因东北季风雨与地形雨降至迎风面之基隆与福隆一带,当气流越过北部大屯山和中央山脉时,水气已经减少了,当到达新竹苗栗时已变成乾暖,所以雨水较少。
由於兰阳平原成三角形,由东北向西南收敛,当秋季以后因东北季风由东海与太平洋进入兰阳平原,此时被中央山脉与高空西风或西南风阻挡,无法越过中央山脉,且不能辐散, 因其北部与南部皆有山脉阻隔,故只能变成向下气流,吹向兰阳平原,并在海岸一带与东北季风相会,形成局部不连续面,受此影响在海岸地区降雨量较多,靠近山区一带因受气流下沉影响,降雨量反而较少,此与迎风面降雨多情形有点不同。新竹出产米粉与贡丸,兰阳地区农田水源丰沛,但冬季阴冷多雨,当九月与十月有台风通过与东北刘季风雨合流时,造成特大水灾。
3.关于竹的谚语
1、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2、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 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3、短棉花,纺长线,织大布,包小脚,走南走北;
弯竹子,划端篾,打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4、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郑板桥
5、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6、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7、入土先有节;凌云仍虚心。
8、石头解性真吾友;竹子虚心是我师。
9、悠怀得春气,修竹引清风
10人有志,竹有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劲节生来瘦,高村老去刚;竹青怀素志,梅龙秉芳心。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与松梅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千古虚心尊此老;九州高节拜先生.
●宜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
●千古虚心尊此老;九州高节拜先生。
●和竹论虚和实;不与谁争高与低。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
●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
4.云和雨的谚语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5.宜兰的风土人情怎么样
在台湾,宜兰人的人情味相当浓厚,污染工业坚决杜绝,是一个非工业的绿色之乡,处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生态。
宜兰自古以多雨闻名,台湾有俗谚云:「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由於兰阳平原三面环山、东面向海,呈现畚箕形的地形,特别容易产生地形雨。
特别是在冬季东北季风盛行的时候,东北季风由东面开口注入,冬雨绵延数月,为宜兰的特殊气候现象。此外在春季的梅雨季节也常连下数月的细雨,因此有所谓「竹风兰雨」之称。
宜兰除山明水秀外,好吃的小吃甜点一箩筐:1. 蜜饯:除金枣以外,还有以梅、李、芒果、水蜜桃等果物腌制而成。2. 牛舌饼:以面粉、糖、蜜烘培成的传统宜兰风味薄饼,形状像牛的舌头而得名。
目前有商家变化出抹茶、咖啡、乳酪等口味。【「牛舌饼」典故:昔时婴儿出生满四个月,父母必遵古礼将此饼穿孔挂於婴儿胸前宴请来访亲友,藉此保佑孩童此后聪明伶俐;自古言传迄今而成兰阳名饼,因其形状似牛舌故名牛舌饼。】
3. 鸭赏:全鸭送进木制烤箱,先以木炭烘乾约二、三个小时。再将甘蔗直接盖在木炭上面,使甘蔗缓缓燃烧。
利用甘蔗的糖分熏烤,让甜味慢慢浸入,再二、三小时后,鸭肉呈焦黄色后,即完成可以包装出售。4. 胆肝:即咸猪肝,分为柴肝(褐色,坚硬而味重)和粉肝(粉色,柔软而味淡)两种。
5. 冷泉羊羹。6. 金枣与金桔:两种柑橘类植物的果实。
金枣常制为蜜饯或者冲茶。金桔常与柠檬合制为综合果汁。
7. 三星乡的青葱、白蒜、上将梨(即高接梨,因地名与上将的军阶相同而得名)。8. 礁溪乡的温泉番茄、温泉空心菜。
9. 杏仁冻、福圆冻:宜兰传统的夏日消暑食品,分别为杏仁口味与含有桂圆(龙眼)肉的洋菜冻,冰凉后食用。10. 花生卷加冰淇淋:将一大方块的花生糖以刨刀刨出碎末,与冰淇淋、香菜一同包在春卷皮的特色食品。
11. 糕渣:以猪肉、鸡肉、虾仁等材料熬制五、六小时而成的高汤,冷却凝固后切块,再裹粉油炸,外形金黄色似炸豆腐。由於外面温度不高,温温的,而内里却是烫口浓稠的馅,被形容象徵「外冷内热」的宜兰人的性情。
12. 卜肉:以猪里肌肉去筋及带油部位后,切成条状,沾上酱油、糖、蛋、太白粉、面粉等调制成的酥炸粉下锅油炸而成,因其闽南语发音为「爆肉」,而有卜肉之名。13. 米粉羹:米粉羹里充满了竹笋、木耳、黑轮、小鱼乾、虾米等配料,再加上大蒜爆香与大骨熬出的高汤加上太白粉勾芡而成14. 一串心:将空心的油豆腐,填入煮熟的粉肠 、香肠、猪肺或叉烧肉等主料,再搭上蒜苗、韭菜等配菜,然后再以长竹签串起15. 粉肠16. 肉羹:宜兰肉羹多半为肉块裹粉后入羹,著重於风味与口感。
17. 九层炊:蒸的过程分九次倒入原料,故呈现九层片状粘叠在一起。一半(四、五层)加糖呈咖啡色,一半为似萝卜糕。
食用时,在咸的一侧淋上些许辣椒酱,又名千层糕。18. 枣饼:豆皮,一半面积铺上馅(含金枣),盖上另一半豆皮,蒸熟后,切小块,再油炸。
(使用的金枣是乾的,不是粘的)19. 芋泥:芋头去皮切片蒸熟,压成泥。拌以鸡蛋、爆香的(猪)油、糖等,蒸熟。
20. 盐酥虾:小虾以热油炸,起锅后拌以盐巴。21. 葱油饼:宜兰的葱油饼大多都采用三星葱。
22. 西鲁肉:宜兰特色台湾餐点之一,其实是就是一种什锦羹,主要材料有肉丝、还有大白菜、香菇、红萝卜、竹笋。等为材料,作法是以大白菜垫底,上置蛋(油炸蛋),再淋上以肉丝、香菇、红萝卜等材料做成的勾芡就完成。
著名的景点游耍场所:名寺古刹:草岭庆云宫、头城开成寺、头城庆元宫、外澳接天宫、宜兰碧霞宫、宜兰昭应宫、南方澳南天宫森林游乐区:栖兰森林游乐区、明池森林游乐区、太平山森林游乐区、三叠瀑布、三叠瀑布步道、茂兴怀旧步道、翠峰湖环山步道、九寮溪步道其他:猴洞坑瀑布、五峰旗瀑布、福山植物园、礁溪温泉、鸠之泽温泉、苏澳冷泉、龟山岛、赏鲸乌石渔港、南方澳渔港、清水地热、苏澳海岸保护区、苏澳古炮台、罗东运动公园、冬山河亲水公园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哈盆自然保护区、南澳自然保护区、南澳农场、头城农场和北关农场(螃蟹博物馆)、澳花瀑布、武荖坑风景区、宜兰绿色博览会、松罗湖(十七岁之湖)、松罗国家步道、南湖大山。宜兰国际童玩节:一度改为宜兰国际兰雨节。
蜜月湾、莺石尖及乌石渔港:北台湾冲浪圣地之一。
6.台湾谚语:「不怕七月鬼,只怕七月水
(D)台风来袭的暴风雨
农历七月半,那是台风多发期,常常台风引起暴雨,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又是海水大潮之期,海水高涨,山洪涌至,山海之水相激,水位升高,沿海即将收成的地瓜、落花生,尽被山洪海水淹没,地势较低的沿海乡村,多数房屋亦被水淹.水位高至一二尺,有时暴雨加上狂风,屋盖被风掀起,墙壁倒塌,造成极大损失。这种自然灾害的破坏,远比所谓鬼魅的作祟更具体和更严重,鬼魅之祟尚可设法“解替”,这种自然灾害,非人力可以抵御,其灾害远比鬼魅厉害,故长期以来遂形成“不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的俗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