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汉语谚语中的借喻修辞

    1.谚语的修辞方法有哪些

    谚语修辞浅析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特别是谚语中不自学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现不妨让我们来分析欣赏一下。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 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

    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

    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 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 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

    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

    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 “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

    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

    2.谚语和修辞的关系是什么

    谚语修辞浅析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特别是谚语中不自学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现不妨让我们来分析欣赏一下。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

    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

    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

    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

    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

    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 。

    3.汉语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

    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

    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

    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

    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

    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

    4.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共有几种

    现在可知的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喑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5.谚语和修辞的关系是什么

    谚语修辞浅析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特别是谚语中不自学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现不妨让我们来分析欣赏一下。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

    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

    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

    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

    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

    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6.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中浅析中国人的修辞观

    一、常用谚语及解释: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二、歇后语及解释:

    1、扁担无钩——两头滑

    (比喻圆滑,怕负责任,碰到问题绕道走。)

    2、扁担挑木——心挂两头

    (比喻既惦念这个,叉挂念那人。)

    3、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比喻双方都公开。或指双方眼力都好。)

    4、蛮质的鸡蚤——臭在里面

    (比喻本质坏。)

    5、闭门造车——自作聪明

    7.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中浅析中国人的修辞观

    一、常用谚语及解释: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

    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

    处于高度警惕状态。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二、歇后语及解释:1、扁担无钩——两头滑(比喻圆滑,怕负责任,碰到问题绕道走。)

    2、扁担挑木——心挂两头(比喻既惦念这个,叉挂念那人。)3、扁担挑灯笼——两头明(比喻双方都公开。

    或指双方眼力都好。)4、蛮质的鸡蚤——臭在里面(比喻本质坏。)

    5、闭门造车——自作聪明。

    汉语谚语中的借喻修辞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