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清代祝福语

    一、古代对皇帝的新年贺词

    清朝皇帝元旦开笔的传统始于康熙。

    “康熙间,圣祖御书大福字,赐编修查慎行。”不过康熙新年书福字,主要还是作为对大臣们的一种赏赐和勉励。

    到雍正之后,皇帝的元旦开笔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书写福字、吉字赐予大臣之外,雍正还会写一些新年愿笺。

    在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就写下了“春韶介祉,开笔大吉”,以及“一入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两笺,表达了雍正对新年政治和民生等方面的美好祝愿。 雍正是个很爱批奏折的皇帝,地方疆员所上叩谢皇帝赐福的奏折,雍正也会在开笔时一一进行训示,告诫他们“诚以福乃天下之公,非一身一家之私,封疆大吏董率文武,必所辖地方家给人足,乐业安居,始足为一省之福,推而至于天下,莫不皆然。”

    乾隆继承皇位之后,将皇帝元旦开笔作为一个制度确立了下来。每逢新年,乾隆便御重华宫,首先书一“福”字贴于乾清宫正殿。

    另外,还有“宜春迓祥”、“宜入新年”、“一年康泰”等吉祥笺,张贴于内廷各处。接下来,便开始书写新年贺词了。

    乾隆写的新年贺词,一般都非常与时俱进,主题都和当时国家面临的主要事件有关。比如西北战事期间,乾隆的元旦开笔词便是“早平金川,奏凯班师,大吉”,又或者是“捷音早报,永靖西海,天下太平,万民安泰”等。

    不过奇怪的是,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以后,乾隆的新年开笔词开始固定了下来,一直到他驾崩,都是毫无新意的“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三羊开泰,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不再在新年贺词中提及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施政方略等,变成了纯粹的贺新年词。

    乾隆驾崩后,嘉庆皇帝亲政,也继承了康雍乾以来元旦开笔的传统。但嘉庆也是个爱偷懒的主,就连新春祝福,都照着自己父皇的惯例来抄,除了写“福”、“寿”字以外,每年就是一模一样的“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三羊开泰,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嘉庆晚年时指责手下的臣子“因循疲玩”,可他作为皇帝,连一幅新年贺词都要因循守旧,不愿意动脑筋想,又怎么好意思去怪下面的人不懂创新、得过且过呢。

    二、清朝时期外国人是怎样祝福格格元旦快乐的

    可以的 现在很多关于清朝的电视里皇帝的女儿都是格格,这是错的。

    “格格”一词,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

    凡是尊贵人家的小姐,都称格格。 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

    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

    清朝贵族女子等级 第一级 固伦公主 皇后所生之女 固伦满语为天下 第二级 和硕公主 皇妃所生之女 和硕满语为地方 第三级 和硕格格 亲王之女 汉语为郡主 第四级 多罗格格 郡王及世子之女 汉语为县主 第五级 多罗格格 贝勒之女 汉语为郡君 第六级 固山格格 贝子之女 汉语为县君 第七级 格格 公之女 汉语为乡君 第八级 统称为宗室女 阿哥是清代皇室称没有成年的皇子,就是皇帝的儿子。 阿哥可以娶格格的,格格又不是皇帝的女儿。

    清朝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列子。 乾隆皇帝的母亲嫁给雍正的时候就是格格。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

    嗣帝乾隆帝生母。 康熙时为藩邸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

    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嘉庆皇帝的逊嫔嫁给他的时候就是格格,逊嫔沈佳氏,内务府大臣职衔永和女。

    大约生活在乾隆朝晚期,为嘉庆帝颙琰登基前之小妾。乾隆时为嘉亲王颙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潜邸格格。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生颙琰第五女,早殇,后追赠慧安和硕公主。不久沈佳氏卒。

    嘉庆二年月追封为逊嫔。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