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在具体句子中的运用

    1.修辞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最好能具体结合言语动机和目的谈谈,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特别是谚语中不自学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现不妨让我们来分析欣赏一下.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2.急找俗语谚语的释义及运用例子(造句)

    不到黄河心不死 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解释〗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

    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示例〗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罢哩!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 跳到黄河洗不清 tiào dào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解释〗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关于黄河的成语 中流砥柱 鲤鱼跳龙门 泾渭分明 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典故、释义: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例子: 鲤鱼跳龙门 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典故、释义: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

    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例子: 泾渭分明 拼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典故、释义: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处: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

    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

    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

    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

    3.课文中引用","这句谚语进一步说明.

    1.汉语家园[板块说明]本板块由《第一场雪》《橡树》《虎猫对饮》三篇文章构成.分别以美丽的景色、生动的故事为载体,向我们展现了谚语、成语、歇后语的无限语言魅力.学生不仅是在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解读曲折、丰富的故事,更是在感受、欣赏我们汉语中最为宝贵的语言财富.本板块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进一步了解谚语、成语、歇后语,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运用,让谚语、成语、歇后语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放异彩.谚语、成语、歇后语的学习是本板块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谚语、成语、歇后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学生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谚语、成语、歇后语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语言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加深对它们的了解.不能偏离这一重点,更不能脱离课文,为学谚语而学谚语,要把课文内容与谚语、成语、歇后语的学习恰当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课后拓展与运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积累,学以致用.1—1 第一场雪教材分析《第一场雪》选自著名作家峻青的《秋色赋》,原题为《瑞雪图》.课文描绘了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之情.这种欣喜之情既蕴涵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也直接通过联想表达出来.从题目上看,第一场雪强调了“第一”,就本课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但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这是国家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走出困境的第一个信号.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当时棉粮歉收,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啊.1962年冬天,当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时,联想到“瑞雪兆丰年”,想到了光明前景,充满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希望,所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第一场雪》.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景色、关心农业生产、向往来年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全文可分为“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下雪前的天气变化,重点写了“昨天”一天的天气变化.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下雪时的景色.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雪后景象.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写作者的联想.文章描写细致,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写雪景分三个层次:雪前——雪中——雪后.写雪前,分别从清早、中午、黄昏写出大雪降临之前的天气变化;写雪中,从白天写到夜晚,描写出大雪纷飞的景象.作者对下雪时的景象描写得格外细致,先写“看雪”,再写“听雪”,说明了雪“下得很大”.看到的,如“鹅毛般的”“地上一会儿就白了”.听到的,如“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从所见、所闻两方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雪后的景象,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作者由面到点,由景到人,细腻地描述了大雪初晴的美丽景色.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描绘出了一幅明丽生动的山村雪景图.“嗬!好大的雪啊!”表现了人们见到美丽雪景时喜悦、兴奋的心情.“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是总写雪后美景,接着作者写了三个细节:银条儿、雪球、雪末儿.“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玉屑似的”这些词语不仅写出了它们的样子、光泽,还写出了轻重感受.字里行间,都蕴涵着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喜悦心情.如“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作者充分地把自己对这场大雪的喜悦和赞美,融进了对美丽雪景的描绘之中,做到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引用“谚语”是本篇课文的一大特点.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选用本篇课文,就是想通过学生对文中两个谚语的理解,感受谚语的魅力,认识到谚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谚语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同时,了解谚语的特点,借助课后题向外拓展,以达到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谚语、积累谚语,并初步把谚语运用到生活、学习中的目的.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一是让学生通过本课两则谚语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谚语的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拓展;二是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描写雪景的重点语句,体会雪后的壮美,以及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喜悦之情.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4自然段.3.了解作者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4. 品读文中生动的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爱和兴奋之情.5.了解有关谚语的知识.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录像资料.2.简单搜集有关自然灾害时期的资料和峻青的资料.(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会写的字都是6个.教学时要注意强调“谚”“屑”“骤”“掷”的读音.“谚”是四声,不要读成二声.“屑”不要读成“xu?琛薄?“骤”是翘。

    4.谚语和修辞的关系是什么

    谚语修辞浅析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特别是谚语中不自学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现不妨让我们来分析欣赏一下。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

    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

    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但实际上看来这远远的不够,谚语的涉及面还要广阔得多,它触及一些民族、地域特征。因此,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谚语的语言特点。

    具体来看,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精练性 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从而避免了说教式的冗言赘语,鲁迅谓之“炼话”。

    这种精练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单句形式如“没有不透风的墙”,“趋热好打铁”,“一个将军一个令”,“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都阐述了一些简单而又普遍的真理。

    在这些句子中,抽象的概念被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言浅意深,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单句并列组合成的复句式谚语,根据组合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句依靠语序直接组合而成,多为两个单句组合,也有三四个单句组合的形式;另一类是借助关联词组合而成。

    前一类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等,后一类如“宁可无了有,不可有了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如此。其中“宁可……不可……”表选择关系,“虽”表转折。

    谚语中还有一些紧缩复句的习用格式,或两部分压缩在一起,取消中间语音停顿,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见兔子不撒鹰”等;或省去某一部分,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省去谓语动词“犹如”;“无毒不丈夫”,省略了主语等等,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紧凑和齐整。 (二) 口语性。

    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我们常说的“瞎猫碰着死耗子”,“兔子不吃窝边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是苦虫,不打不行”,“死猪不怕开水烫”,“放长线钓大鱼”等等。

    虽然用语比较粗俗,却是实实在在挂在嘴边,流于民间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谚语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出生活中的常例来进行描述,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

    例如“口里叫哥哥,背后摸家伙”指表面上非常亲热,实际上却凶狠无情、暗下毒手。“按着葫芦抠子儿”比喻用强硬的手段逼人讲真话。

    这类谚语具有极强的意蕴,能够启发读者由此物到彼物,进而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 。

    5.谚语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中国谚语大全◆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太多了。

    省略。

    由来 例:“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

    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

    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

    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

    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

    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

    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

    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

    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

    6.有描写地方谚语的句子吗

    在谚语的海洋中,最有地方特色的莫过于风土谚语。宜昌风土谚语是一串裹着泥土的智慧珍珠,它在语言简朴中,闪烁着“宜昌一方土”的华彩。它所涉及的是宜昌山川景物,风俗习尚,传说、特产等等。它的创造者多是“行人”。其中描写山川景物的那些谚语,常用夸张的手法,去事物的特征,寥寥数语能给人一种概括而又具体的印象。例如描写三峡的:“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靠的是大三峡”,“水淹和尚(即兵书宝剑峡内的耍和尚岩)口,神仙不敢走”、“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南津关三漩不好认,莲沱三漩不好管”、“养女莫嫁向家坪,背水要劈脑壳淋”;描写清江的:“清江滩多水又恶,要过九湾十八沱”、“七难八鱼共九洲,七十二滩资丘”;描写山川景物的:“朱栗山的甑,八丈崖的墩,璞岭的筲箕,覃家坳的金棍。”“远安一大片,兴山一条线,巴东象鸡圈”,“篙坪看山不走山”、“七里干沟八里垭,十里编山带一瓜”、“武当远、鸣凤险,五指灵官最灵验”、“玉泉三重殿,三星三重庙”等。看这些谚语,就象看马致远的山水小幅一样,感到耳目一新,有时甚至有亲历其境的感觉。

    介绍特产、风俗、传说的风土谚语,不仅语言朴素而美丽,且富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味,谈特产如数家珍,不仅罗列庶品,而且把人们对这一物品所持的感情传达给我们,并感染我们。例如“水浕司的茶,白鹤井的水”、“神农架的名,远安的林”、“江洲的西瓜,百里的棉花”、“仁和坪的羊子、篙坪的豆”、“秀峰桥的猪,嘴上三道箍”、“江溢的烟,筋对筋,白溢的米,三颗寸”、“好喝不过长江水,好吃不过清江鱼”、“香溪的风,泄滩的棕,沙田的萝卜,大寺的钟”等。谈风习的谚语常常象一幅风俗画,使人感到分外亲切。例如:“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新滩的姐儿泄滩的妹”、“育溪河的姑娘多,不打哈哈就唱歌”、“乡里娃子生得蠢,离了背架、打杵了走不稳”、“远安地头窄,家家都好客”、“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邦忙”、“走进门看三宗:狗子、猫子、叫鸡公”、“三峡里风俗怪,不着辣子无好菜”、“讲文风,朱履山;讲生意,数西湾”、“姑娘出闺房,好事也要哭一场”、“白事不支客,人人都吃得”、“ 膝包上埋父母”、“三十的晚上贴对子,初一的早上拜跑年”、“到中秋,赛摸秋”、“端午不插艾,死哒变个怪”,“打猎的敬获得神,行医的讲治病”等。而介绍传说的风土谚语,常常给我们一些隽永的小故事。例如“铁打的荆州,纸糊的宜昌”、“向王天子吹牛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神灯化宝地,一年收三季”、“当阳、当阳,能攻能防”、“东驴西磨,麦城自破”、“玉泉寺的和尚九十九,多不得一个少不得一个”、“二十四把金交椅,不知那把是真的”等,看这些谚语,使我们对宜昌土地增加一种奇异 感情。

    宜昌风土谚语是谚语中地域性较强的一类,可以相对稳固地显现历史文化的原貌,追踪巴楚文化演变、融合、发展的轨迹,例如两条土家“居俗”谚:“宁肯青龙高万丈,不可白虎抬头望”、“左青龙、右白虎,又安静,又热乎”,就同时涉及汉文化,巴文化、楚文化三者的关系。所以宜昌风土谚语又是研究巴楚文化的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而为宜昌地方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不及的,更多地活现着巴楚遗风。

    7.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谚语的种类

    (1)农谚.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气象谚.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3)讽颂谚.如: 乌鸦擦粉照样黑。 强将手下无弱兵。

    (4)规诫谚.如: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 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

    (5)风土谚.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6)生活常识谚.如: 二八月乱穿衣。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7)修辞谚.如:泼水容易收水难。草有茎,人有骨。困难九十九,难不住两只手。

    谚语在具体句子中的运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