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汉俄谚语对比

    1. 从成语,谚语看俄汉民族对动物形象的情感差异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从成语、i唐语看俄汉民族对动物形象硇情感差异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王晓雯 刘彦峰 [摘要]本文通过成语、谚语对比了俄汉语言中的几个动物形象,分析了俄汉民族对动物形象所存在的情感差异,正确理解和把握 这些不同有助于避免交际中理解的障碍,在教学中也可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成语谚语俄汉动物形象情感差异 一、引文 语言是人们表达对某一事物看法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表达出不 同的感情色彩。它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该民族的情感世界真 实的反映。

    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历史进程 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民族语言文化。不同的民族在心理、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对于同一事物 或不同事物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而这些感情色彩大都以语言为媒介 表达出来。成语、谚语是语言中最能生动反映民族特点的语言名称单位之一。

    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谚语最生动也最具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出不同文化 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1】。有关学者在研究中也指出动物词汇是文化 伴随意义最明显又最有趣的词汇之一闭。

    二、比较俄汉民族对几个动物形象的情感差异 人们对于动物的感情评价一方面来自于动物自身的自然属性,它 是客观唯物的。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主观唯心地把人的品质尤其是不好 的品质强加在动物身上,从而对各种动物产生了不同的情感[3q。

    并且人 们以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对动物的喜和恶、褒和贬为 感情基础不断创造演变出许许多多与动物形象有关的成语、谚语,并广 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在俄、汉语中 都存在大量与动物形象有关的成语、谚语和俗语。

    本文就以几个动物形象为例,通过与动物有关的成语、谚语比较分 析俄汉民族对动物形象的情感差异。1、布谷鸟(KyxymKa) 布谷鸟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动物。

    人们将它的叫声“布谷, 布谷”形象的理解为“播谷,播谷”,向人们预报春耕的开始,称为“布 谷催春”。在俄语中有一些与布谷鸟有关的谚语,如:“KyⅪ/mKa neTaeT HOⅡepeBe—K nox。

    2. 俄语谚语的翻译及资料,总好是有中俄对照的,我写论文要用,这个

    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 а бог располагает 一次被蛇咬,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的相通之处 汉俄谚语体现的辨证思想 反映矛盾的对立面相互包含,安知非福 有一利必有一弊Не было бы счастья,冤家一个多Сто друзей--мало, да мило 有钱能使鬼推磨У богатого черт детей качает 伴君如伴虎Близ царя,*物不好Дёшево,坏事传千里Добрая слава лежит, чем сто раз услышать 活到老, служба службой 善有善报, коли рожа крива 在狼窝就得学狼叫С волками жить—по волчьи выть 舌头没骨头Язык без костей 谋事在人, то норов, дорого, то и пожнешь 习惯成自然Привычка—вторая натура 含义相同的汉俄谚语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恶有恶报За добро добром платят,千里不同俗Что город,十年怕井绳Ужаленный змеей и веревки боится 一懒生百邪Праздность—мать пороков 一寸光阴一寸金,勿施于人Чего себе не хочешь, а на деньги времени не купишь 万事开头难Лиха беда начало 百里不同风俄语谚语大全------俄语词汇俄语谚语大全------俄语词汇祸不单行Беда не проходит одна 百闻不如一见Лучше один раз увидеть, то обычай 好事不出门, то и дорого 能者多劳Кому много дано,相互转化 塞翁失马, а за худо худом 以眼还眼,寸金难买寸光阴Время деньгу дает; Нет худа без добра 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与条件联系 千里之堤,积米成箩По капельке—маре,社会心理, а человек уменьем 己所不欲,人美看学问Красива птица перьем, век учись 泼水难收Пролитую воду не соберешь 一个巴掌拍不响Одной рукой в ладоши не хлопнешь 远路无轻载На большом пути и малая ноша тяжела 远亲不如近邻Близкий сосед лучше дольней родни 物以稀为贵Чего мало,不如自己的草窝Хижина своя лучше каменных хоромов чужих 清官难断家务事Отца с сынм и царь не рассудит 好物不*, зуб за зуб 朋友千个好, близ смерти 人往高处走, один враг--много 鸟美看羽毛, пока горячо 人情归人情, человек—где лучше 种瓜得瓜,病去如抽丝Болезнь входит пудами, да несчастье помогло,水往低处流Рыба ищет, да гнило,公道归公道Дружба дружбой, дорога любовь 滴水成河, с того много и спросится 趁热打铁Куй железо, что деревня, а худая бежит 知人知面不知心Человека видим, а выходит золотниками 金窝银窝,种豆得豆Что посеешь, а души его не видим 礼轻情意重Не дорог подарок, того другим не делай 患难见知己Друзья познаются в беде 家贼难防От домашнего вора не убережешься 饱汉不知饿汉饥Сытый голодного не разумеет 响鼓不用重锤В хороший барабан не надо бить с силой 滴水石穿Капля по капле и камень долбит 绳打细处断Где веревка тонка, где глубже, там и рвется 脸丑怪不得镜子Нечего пенять на зеркало,以牙还牙Око за око, по зернышке—ворох 病来如山倒,成事在天Человек предполагает,学到老Век живи。

    3. 汉语和俄语成语的差异

    汉语语法汉语是分析性语言,也叫孤立语,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汉语语法主要特点是:

    1、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例如我爱父母,父母爱我。我的父母去过北京。我和父母去过北京。吃饭了、吃饭吧、吃饭呢。

    2、语法结构的一致性无论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其语法结构关系都大体一致,例如词地震短语身体健康句子火车开动了,都是主谓结构。

    3、词的多功能性汉语某一词类往往充当多种句子成分,如学习我们正在学习(谓语),学习是一中乐趣(主语),有一次学习机会(定语)。

    4、词组组合受语义语境制约。如参考资料是动宾短语还是偏正短语,要看具体环境而定。

    5、量词十分丰富。俄语语法俄语是综合语,也叫屈折语,俄语词富有形态变化,而词与词的关系也常常用形态变化来表示。因此,形态变化的体系和借助形态变化表达的词与词结合的规律是俄语语法结构的基础。

    俄语语法意义主要依靠词形本身的变化予以表达。俄语静词有性、数、格变化;动词有时、体、态、式、人称变化;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变化等等,都借助不同的词尾予以表达。一个词进入词组或句子就要变化,例如Моясестракупилакнигу我姐姐买了本书моя从属于сестра,阴性、单数、第一格。купила从属于сестра,阴性、单数,книгу从属于куипила,第四格。

    俄语富有词形变化,一个词可以有多种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俄语词的各种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变化来表示,如жена一词不仅表示妻子的词汇意义,而且还表示阴性单数第一格等的语法意义。Жены表示复数、第一格的语法意义。

    汉语、俄语语法对比看,有很多区别。比如汉语说“两本书”,俄语就说“Двекинги”。汉语的数词和名词结合,中间要加量词,俄语没有这条规律。比如俄语中出现频率极大的一致关系、支配关系,汉语中根本没有。俄语富有词形变化,实词的各种语法形式是表达句法联系的最常用手段,当词的形式足以表达句法联系时,使用不同的词序主要是为了修辞的目的。汉语则相反,词形变化很不发达,表达句法联系的主要手段是词序和虚词。俄语中常见的一些句子类型,如动词不定式句,汉语却没有。汉语中广泛采用句子结构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大量使用连动式、兼语式结构,而俄语中相应的现象和结构却少得多。我看见他来了Явиделчтоонпришел在复句方面,俄语广泛使用连接词、联系用语、指示词作为各分句间联系的表达手段,相应的手段在汉语中用得就少些,语调的作用从而显得比较突出。试比较дуетветериидетдождь刮着风,(和)下着雨。参考书目:《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汉俄语法异同比较》(刘小南)《俄汉语言对比与翻译》(陈洁)《现代俄语通论》(王超尘等)

    起承转合 这是老八股就用到的,现在依然适用,起就是事件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结尾。按照这种顺序来描述,特别是开头,结尾一定要出彩。

    4. 求 俄文汉语对照的 名人名言,越多分越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他就能够说:

    “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Самое дорогое у человека — это жизнь. Она дается ему один раз, и прожить ее надо так, чтобы не было мучительно стыдно за бесцельно прожитые годы, чтобы не жег позор за подленькое и мелочное прошлое и чтобы, умирая, мог сказать: вся жизнь и все силы отданы самому главному в мире: борьбе за 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 И надо спешить жить. Ведь нелепая болезнь или какая-либо трагическая случайность могут прервать ее.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Забыть – значит предать!

    学习!学习1再学习!(列宁)

    Учиться, учиться и еще раз учиться.

    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Без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й теории не может быть и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5. 我想写写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哪位知道到哪里找资料

    和我写的论文一样 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语言,谚语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受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比如,居住在沿海一带,靠海生活的民族,其谚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虾。而游牧民族的谚语则多涉及沙漠,草原,牛羊,骆驼和豺狼。

    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措辞简练,便于记忆。谚语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而有广泛的感染力。

    正如培根所说:“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 正如上所说,语言与文化是分不开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这样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人类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说:“语言是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

    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 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总的说来,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个人主义(或称个人本位),而中国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代表)则以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为主线。此外,英美文化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而儒家思想则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异同 一、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

    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

    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谚语“Punctuality is the politeness of kings(守时乃帝王之理)”以及“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恪守时刻,为立业之本)”反映了人们对守时的重视,成为西方国家所崇尚的观念,虽然汉语谚语也有“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之说,但总体上讲,中国人的守时观念相对较弱。

    受个人本位价值观念的影响,英美人士十分重视个人的隐私,故年龄、收入、宗教信仰以及私人住宅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为一例。

    从传统上讲,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或称人伦本位)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

    受其影响,汉语谚语中有着极其浓厚的人伦本位色彩,它体现为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关系,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所形成的产物。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缕”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

    人伦本位还体现在亲情和友情上的密切关系,人们比较注重对浓浓亲情和友情的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谚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拳拳之心;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朋友之间的肝胆义气和自然形成的责任意识。

    人伦本位也体现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小家服从国家”,因此有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的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二、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圣诞节一年才过一次,或佳节难逢)”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节日期间,人们常用此谚语劝人们对别人的吵闹和大吃大喝要忍着点,不要太在意;同时也劝谕人们把握机会,送送东西或帮助穷困的人,行救困济贫之善举。

    在中国借节日之机大行善事并不多见。基督教国家此风盛行,,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之故。

    再如,谚语“Merry in Lent,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悔恨终生)”这一说法源于。

    6. 汉俄语之间的差异对翻译有造成什么困难

    汉俄语之间的差异对翻译有造成什么困难,大致如下: 由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等差异所造成的误译 就语言习惯上来说,中俄语言本身存在着不少差异。

    我们常常会发现,表达同样意义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内涵。例如,汉语中的“红茶”翻译成俄语是“чёрный чай”(黑茶)。

    “дракон”(龙)在俄罗斯神话中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具有强烈的贬义。所以俄罗斯神话中常有英雄斩杀恶龙的故事。

    而其在汉语中则恰恰相反,在我国古代,龙就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中国人也经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在汉语中也有许多特殊的词汇不能被俄罗斯人所理解。例如:汉语中“黄牛”常常被比喻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人”;“井底青蛙”被比喻为“见识浅薄、目光短浅的人”;“绵羊”被比喻为“顺从听话、毫无主见的人”;“松”象征长寿”,常用做祝寿辞。

    在俄语中上述词汇却没有这些特殊的含义。又如,中国人对“喜鹊”有着特殊的好感,认为“喜鹊枝头叫,家有喜事到”。

    但俄语中的сорока(喜鹊)给俄罗斯人的印象却是“搬弄是非”,相当于汉民族文化中的“麻雀”。此外,сорока在俄语文化中还有“贼”的引申义,常把сорока与воровка一起连用,译为(偷东西的喜鹊)。

    此外,汉俄的习惯用语、成语、俗语、谚语与典故都分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例如,茶炊和喝茶已经成了俄罗斯人殷勤好客的象征。

    俄国的第一批茶炊问世于18世纪。茶炊的主要产地之一图拉(Тула)市,享有“茶炊之都”的美誉。

    如果不了解该词所含有的文化含义,就会对下面的一则俄罗斯谚语莫名其妙:“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в Тулу неездят.”(去图拉不必带着自己的茶炊),转义为“多此一举”。这与我们汉语中“带着瓷器去景德镇”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不难发现,同样地含义的词汇在汉俄两种语言中借助的是不同的代表形象。若在翻译中没有注意到这些区别,就会造成读者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可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译者不了解其文化,就不能做到准确地翻译出句子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

    由于译者本身的素质造成的误译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是造成俄汉翻译中许多问题的客观原因,但译者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差误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俄语中的шляпа,除了表示“帽子”这个基本概念意义之外,还喻指“萎靡不振、软弱无能的人”。

    而在汉语中,“帽子”这个词怎么也不会引起上述同样的联想。俄罗斯人在开玩笑时,总爱讲“Я-шляпа”,这个句子对于初学俄语、没有掌握相应文化背景知识的人来说,肯定会感到疑惑不解,搞不清楚“帽子”怎么能同评价一个人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

    理解与表达历来被认为是翻译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表达是翻译的关键环节,是用译文的形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但是,在对外翻译中,望文生义和生搬硬套的确不少,一些经验不够丰富的译者更是会在没有吃透原文的情况下草率机械地翻译,这样的后果就是造成误译。

    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大凡有过翻译实践的译者,或多或少都有过对原文意义不知所云的经历,这并不奇怪,因为译者不可能无所不知,行行精通。但是如果译者以此作为借口来为自己错译开脱,就不足取了。

    因为很多理解上的难题,只要译者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考证,是不难解决的。核稿不认真,外文单词字母遗漏,出现语法错误 不久前,一位来自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汉语教员找一些本科俄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用俄语拼写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姓名,结果无一人能做到拼写全部正确。

    平时,有的朋友请人代为审核一下他们所译的俄文名片,几乎每次都能发现其中人名、地名等译名的拼写错误。甚至俄罗斯原文报刊中时而也会出现中国人名、地名的拼写错误。

    尽管有些错误并不是很严重,甚至外国人看后也明白,但却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外交流的效果,也影响了学校和城市的形象。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