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用一句谚语概括重视吃的人

    1.吃着没味道,扔了不舍得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2.关于吃的谚语

    1、“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2、“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

    3、“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4、“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5、“药补不如食补";

    6、“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

    7、“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8、“多吃不如细嚼”;

    9、“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 ;

    扩展资料:

    饮食文化及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菜式越来越丰富,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吃还是人们联系感情、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交际应酬活动多在餐桌上完成。

    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吃”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谚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文化

    用一句谚语概括重视吃的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