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八的谚语
1. 关于学习的十条谚语
学习的谚语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到处留心皆学问。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4、三人行,必有我师。
25、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8、失败是成功之母。
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1、问遍千家成一家。
32、知识就是力量。
33、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34、光说不练,枉学百年。
35、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36、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古作舟。
38、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9、学不可以已。
40、温故而知新。
关于学习的古诗
1.《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关于农谚的谚语
农谚谚语 反映气温变化 过了惊蛰没硬地。
四月八,冻死黑豆荚。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反映降水 蚂蚁搬家蛇过道,三天之内雨来到。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 大署小署,灌死老鼠。
八月雷,不空回。 东明西暗,等不到吃饭。
青蛙齐叫,大雨即到。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
狗洗澡,雷雨到。 农事活动与气候 立夏乱种田。
闰月年,宜早田。 谷雨前,植早棉。
过了四月八,有花没疙瘩。 芒种忙糜不忙谷。
糜黄种麦,麦黄种糜。 七月十五高挂锄。
秋分糜子寒露谷。 白露前十天不值(早),后十天不迟(言种麦)。
反映天气变化 黑云黄梢子,必定有雹弹子。 雹打一条线,霜打一大片 。
日落乌云口,半夜里山水吼。 黑云有雨,红云生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猪衔草,寒潮到。 鸡群上架早,明日天气好。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反映灾丰年 十三月儿圆,米粮不值钱。
三月雷,麦圪堆(丰年),二月雷,墓圪堆(灾年)。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饭饭。
反映植物成熟期 蚕老一时辰,麦熟一晌午。 立秋一十八,百草结疙瘩。
七月二十三卖花红枣。 五月端午吃新麦。
九月九,荞麦KE TU炖羊肉。 过了霜降杀百草。
?si=1 农谚谚语 反映气温变化 过了惊蛰没硬地。 四月八,冻死黑豆荚。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反映降水 蚂蚁搬家蛇过道,三天之内雨来到。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
大署小署,灌死老鼠。 八月雷,不空回。
东明西暗,等不到吃饭。 青蛙齐叫,大雨即到。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 狗洗澡,雷雨到。
农事活动与气候 立夏乱种田。 闰月年,宜早田。
谷雨前,植早棉。 过了四月八,有花没疙瘩。
芒种忙糜不忙谷。 糜黄种麦,麦黄种糜。
七月十五高挂锄。 秋分糜子寒露谷。
白露前十天不值(早),后十天不迟(言种麦)。 反映天气变化 黑云黄梢子,必定有雹弹子。
雹打一条线,霜打一大片 。日落乌云口,半夜里山水吼。
黑云有雨,红云生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猪衔草,寒潮到。
鸡群上架早,明日天气好。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反映灾丰年 十三月儿圆,米粮不值钱。 三月雷,麦圪堆(丰年),二月雷,墓圪堆(灾年)。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饭饭。 反映植物成熟期 蚕老一时辰,麦熟一晌午。
立秋一十八,百草结疙瘩。 七月二十三卖花红枣。
五月端午吃新麦。 九月九,荞麦KE TU炖羊肉。
过了霜降杀百草。 ?si=1。
3. 关于民风民俗的谚语
民风民俗:
1.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2. 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3. 讲土特产: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4.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 宁夏红有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6. 讲自然风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7. 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8. 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弯。
9. 不到长城非好汉。
10.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11.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12.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
13.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14.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4. 求这些谚语和歇后语的解释
1.一年的收成就在于春天的种植,不然秋后就不可能有收获。一天的学习就在于早晨的用功晨读,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2.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3.是要想庄稼长势好,必须多加施肥
4.早上有红色云霞(火烧云)的话就预示今天有雨,晚上太阳下山的时候有红色云霞的话就是预示明天晴天
5.雹子都是按照一条线下
6.如果冬季雪下的够大,会冻死这些潜伏在地里的害虫,来年的农业收成就会比较好.又因为冬季主要的作物是小麦
7.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9.: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0.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11.钢必须用铁来炼,而人要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12.意指事业或学业越来越好,一步步达到顶峰. 忐忑不安,属偏正短语,意思是心里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定.
13.对别人的话无法理解,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回事,找不到方向
14.于事物主要表示心神不安
15.打灯是为了照亮,为什么是外甥打呢,舅是为了衬托出舅舅,组合一起舅是照舅,照旧的意思
16.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
17.做事是清明的,很清清白白的事或者人
18.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楼主啊!我弄完了。..累啊。
。..要给分啊。。.
5. 关于谚语的
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
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
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
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
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乌头风 白头雨 “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
“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
“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早虹雨 晚虹晴 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
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
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
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
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
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
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乌云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
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气象谚语集锦] 天象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26.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8.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鱼鳞天(鲱鱼鳞),不雨也疯癫。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梁。 19.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
6. 武术十八般兵器的谚语
十八般兵器的谚语 剑走青,刀走黑 “青”、“黑”是术语,出自武林《春点》(即黑话)。
“青”,是轻的通假,指轻捷便利。交手之时,能干净利索地躲闪对手的进攻,谓之“走青”;进退不灵,躲闪不疾,谓之“沾青”。
剑器本身轻、短、细、薄,对付粗重兵器,难以硬挡硬架硬格,只可逢坚避刃,遇隙削刚,仗着身法便利,招法变化取胜。所以说,“剑走青”。
“黑”,狠毒凶猛之意。“走黑”,就是说刀法要狠、要猛。
刀本身面宽而背厚,在常用短兵器中仅仅是较重。交手之时,可大劈大砍,硬挡硬架,刀锋过处,如滚瓜切菜。
所以说“刀走黑”。 临阵使用,当依此谚;套路演练也当依照此谚要求去做。
剑术套路着重在进退闪躲,腾挪轻疾方面,也是“走青”。刀术演练,风声如吼,气势猛烈,“狠”字当头,仍是“走黑”。
谚语“刀如猛虎,剑如飞凤”是对刀法剑法形象化的描写,其意与“剑走青,刀走黑”的意思完全相同 鞭是一条绳,全靠缠得清 这条谚语通用于鞭类的软器械,如流星锤、绳镖、杆子鞭、铁练等兵器。如果缠绕不清,势必打不着人而打自己。
软兵器鞭讲究纵打一线,横打一扇,收到手中是一团,抡将出去是一片。收回时劲力要软,要柔;打出时要刚,要快。
所以又有这样的谚语解释鞭法:“收回一团放出一片。收回如虫,放出如龙。
收回如鼠,放出如虎。”练鞭一定要鞭法清晰,步法稳健,鞭随身转,亦随步换,收放自如,快而不乱。
双鞭单鞭,均不易练。有鞭法歌一首可供参考:“七节一抖放亮光,架拨抽打走四方。
前打浪子踢球式,后打背锏披脊梁。左打跨虎蹬山脚,右打片马扣里裆。
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滚地躺。金丝盘头养脑力,缠肘舒胃养心肠。
拦腰围蛇通三气,分水提步好良方。” 近代神鞭李良臣、花鞭吴斌、飞鞭陈金镜都是精于鞭法的武林前辈。
锤槊之勇不可敌 锤,代表了冷兵器中的重兵器;槊,代表冷兵器中的长兵器。在格斗技术远没有达到影响武术发展的时代,格斗只凭勇力取胜,因此对于兵器便特别重视长度和重量。
古代兵器重得惊人,三国?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三国志.魏书》),折合现代重量有35斤多。宋时李全、元时隋世昌用的是40斤重的铁枪,合今47斤多。
这些兵器虽重,但均不如锤,锤又作椎,又称骨朵。古时有石锤、铜锤、铁锤。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锤在军中是主要兵器之一。据《辽史.兵志》载,当时契丹族凡年15以上50以下隶兵籍,必备战马、铁甲和一套兵器,其中就有“ ”,即锤。
宋时岳云使锤,“每战,以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宋史.岳飞》)。
宋代的80斤折合现代重量为95.5斤。锤,如此的沉重,使锤的人必是力大超人,勇猛无比,因此不可不觑。
古代兵器讲求长度,也是出于克敌制胜的需要。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周礼.考工记卢人》)。
后来盛行的蛇矛长一丈八尺。东晋陈安一手持“七尺大刀奋如湍”,一手持“丈八蛇矛大王左右盘”。
丈八矛,也称槊,或称 。那时的一丈八尺,约合今一丈三尺三寸,却也不算短了。
岳飞“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宋史.岳飞》)他的丈八铁枪约合今制一丈六尺五寸,明代最长的沙家竿子长二丈四尺,合仿二丈二尺多。能使用这样长的兵器,没有 力是不行的。
所以古人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锤槊之勇不可敌。”千万不可轻视使用这类兵器的人,因为他们的力量入入超出常人数倍。
由于格斗技术的不断发展,格斗不再单凭勇力取胜。明清以后,象锤这样过重的兵器和槊这样过长的兵器在军中越来越少,现在武林已难得一见这类兵器,也难得一见能使用这类兵器的人物了。
百日袖箭千日镖 袖箭和镖都是暗器。镖,钢制,锐三角形,通常长三寸六分,重六两。
重一斤镖,俗称“金镖”。抛掷击人,有扬手镖、阴手镖等法。
袖箭是含机械装置的暗器,圆筒中装箭,筒内设弹簧,一按机括,箭即发出,筒长六寸,箭长四寸六分。两种暗器虽大致相同,但袖箭用来省力,射程远近全凭弹簧弹力大小,而镖的掷程远近全凭手腕力量的强弱。
二者又都要求掷射准确,因此,使镖显而易见要难于用袖箭了。 枪怕摇头棍怕点 遇见使枪的,要警惕枪摇头;需提防棍点头。
摇头,是指枪尖被抖成一个个圆圈。枪若发挥威力,需将搬、扣、刺三动一气呵成。
搬、扣即为左防、右防,刺是突击。三动迅捷完成,枪尖便被抖成一个圆圈,枪法云:“圈为枪法之母。”
圈抖得快、圆、中、生风、枪扎得便有力、突然,令人防不胜防。摇头,还指枪要运用抽打的招数。
抽打之前,枪头必做摇摆动作。枪法中突用抽打的棍法,易使对手上当,所以务必留神。
棍,虽重使两端,但一旦揉进枪法,则威力倍增。棍若点头,那必是持者已将双手移至棍的末端,其意在以棍当枪使了,无论是扎、挑、抽、劈、此时皆可灵活运用。
若不提防,仍以其为棍,为祸便不远了。 刀为百兵帅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
《古史考》称“燧人氏铸金作刀。”《二仪实录》称:“黄帝作刀。”
什么是刀呢?《逸雅》称:“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刀击之也。”《二仪实录》讲述了刀的形制:“刀之制,有四阵之刀起自蚩。
7.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广西贵县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广西贵县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河南开封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苏常州
反了春,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山东即墨、河南太康
民谚: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在四川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