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或熟语
1. 谚语与俗语的区别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⑥金子碎了分量在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⑨墨是可以磨浓的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①①人心齐,泰山移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①不认这壶酒钱②不知道哪头炕热③蝉曳残声过别枝④横挑鼻子竖挑眼⑤眉毛胡子一把抓⑥起大早,赶晚集⑦求爷爷,告奶奶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⑨摇头不算点头算⑩中看不中吃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
2. 谚语和熟语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熟语。熟语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另外还有一个判定依据是习惯用的词语的固定组合。 格言、谚语、名言和警句如何区别
比如:“苍桑”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都不是熟语。因为“苍桑”是一个词;“哈尔滨师范大学”在结构上不具有稳定性。
那什么是谚语呢?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语言的词汇单位。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借简单通俗的话来表达和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有自身的特点,它是群众口语中那些广泛沿用和流传的、表达了实际生活经验或认识的、简练通俗的、具有句子形式的熟语。
知识性是谚语区别于其它熟语的一个根本特征,不具备知识性就不能称为谚语。
3. 关于“不懂就问”的谚语或俗语有哪些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闻一以知十.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边学边问,才有学问.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讳疾忌医的人找不到良药.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若要精,人前听.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学无前后,达者为师.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好问不须脸红,无知才应羞耻.(日本谚语)。
4. 民间谚语或俗语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强扭的瓜果不甜。 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巧言不如直道,明人不必细说。 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勤能补拙。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情人眼里出西施。
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人老眼昏,鹰老爪钝。
人怕饿,地怕荒。 人怕话多,活怕人做。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信心齐,虎怕成群。
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人勤地长苗,人懒地长草。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
人是铁,饭是钢,三日不吃饿得慌。 人瘦脸皮黄,地瘦少打粮。
人投人,鸟投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微言轻。 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人心齐,泰山移。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 人越嬉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日长事多,夜长梦多。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日里闲游,夜里熬油。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若要不怕人,莫做怕人事。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若要好,大让小。
若要好,问三老。 若要健,天天练。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撒网要撒迎头网,开船要开顶风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三分种,七分管。
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三年不喝酒,家里样样有。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人四靠,倒了锅灶。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三早抵一工,三补抵一新。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山大压不住泉水,牛大压不死虱子。 山高树高,井深水凉。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闪光的不全是金子。 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上顿不吃饱,下顿省不了。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肠胃。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十帮一易,一帮十难。
十个梅子九个酸,十个官儿九个贪。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十年栽树,百年歇凉。
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 食鱼要肥,食肉要瘦。
食在广州,住在苏州。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是饭充饥,是衣遮体。 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树怕剥皮,人怕护短。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大湿不了船,火大烧不了锅。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水满自流,人满自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水涨船高,风大树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喊。 顺的好吃,横的难咽。
顺藤摸瓜,顺水求源。 顺着鸡毛找鸡,顺着蒜皮找蒜。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 说人别说短,打人别打脸。
说书的嘴快,演戏的腿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贪别人个花,误自己个家。
贪得一时嘴,受了一身累。 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天不严寒地不冻,人不伤心泪不流。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天冷不冻织女手,荒年不饿勤耕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经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条条道路通罗马。
5. 【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或成语最好有意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关于黄河的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6. 【有关雨的俗语或谚语】
俗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湖南俗语 大头大头,落雨打头,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小伢儿打喷嚏,三天打雷两天下雨.-湖南湘西吉首俗语 有雨四方亮,无雨头上光.-湖南湘西吉首俗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躲雨跳到河里 风里来,雨里去 干打雷不下雨 雷声大,雨点小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听风就是雨 屋漏又遭连夜雨 雨天借伞 ————————————————————————————————————— 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亮一亮,下一丈. 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云彩向南,大雨冲船,云彩向东,一阵大风.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大水无雷,浸崩屋”,“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西班牙有句关于雨的谚语 “六月雨千遍”,谚语云:“蚂蚁搬家要下雨” 朝虹雨,夕虹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雨打五更,日晒水坑.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头发响,风一场.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