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古代辟邪谚语

    1. 古代谚语有哪些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

    2. 有关辟邪的成语有哪些

    桃弧棘矢、放辟邪侈、除邪惩恶、除邪去害、愤世疾邪 1、【成语】: 桃弧棘矢 【拼音】: táo hú jí shǐ 【解释】: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拼音代码】: thjs 【用法】: 作状语、宾语;用于迷信 2、【成语】: 放辟邪侈 【拼音】: fàng pì xié chǐ 【解释】: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

    指肆意作恶。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举例造句】: 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 ★宋·程颐《上仁宗皇帝书》� 【拼音代码】: fpxc 【近义词】: 为非作歹、肆无忌惮、放僻邪侈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英文】: indulge in evidoings 3、【成语】: 除邪惩恶 【拼音】: chú xié chéng è 【解释】: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 鲁迅《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举例造句】: 他的小说大多歌颂除邪惩恶的英雄人物。

    【拼音代码】: cxce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消除邪恶 【英文】: remove noxious influences and get rid of evil 4、【成语】: 除邪去害 【拼音】: chú xié qù hài 【解释】: 清除邪恶,去掉祸害。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长国姑除邪去害,保忠良重镇关津。”

    【拼音代码】: cxqh 【近义词】: 除邪去恶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5、【成语】: 愤世疾邪 【拼音】: fèn shì jí xié 【解释】: 犹愤世嫉俗。 【出处】: 唐·韩愈《杂说》之三:“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举例造句】: 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 ★明·刘基《卖柑者言》 【拼音代码】: fsjx 【近义词】: 愤世嫉邪、愤世疾俗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憎恨世俗。

    3. 古代有哪些著名谚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由名人名言提供: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4. 古代的谚语都有什么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

    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

    5. 古人关于相互帮助的谚语

    1、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2、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4、在许多问题上我的说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识得归功于他们,也得归功于那些最先为这门学说开辟道路的人。 —— 哥白尼

    5、一燕不能成春。 —— 克雷洛夫

    6、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

    7、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

    8、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 毛泽东

    9、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

    6. 古代存在矛盾的谚语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8、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9、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10、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扩展资料:

    谚语是语言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集中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教训,言语简练而能直接表达出真实的语言意义,一般都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

    中古谚语有的来自民间,也有不少来自文人作品,其实有很大部分现在已经消失了,时过境迁,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有变化。

    生活不是单一的,矛盾随着事物发展而变化,所以谚语也适应不同的场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谚语

    7. 有哪些古谚语

    1.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唐太宗) 2. 贤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礼记>>) 3.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4.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5.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6. 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7.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孙子>>、<<紫钗记>>) 8.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中庸>>) 9.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10.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11.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2.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13.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15.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1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宋<<事林广记>>) 17.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俞文豹) 18.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19. 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比喻齐心协力) 20.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21.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明郑之珍) 22.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23.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24.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25.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6. 河狭水急,人急计(智)生。

    (徐 <<杀狗记>>) 27. 饱暖思淫逸(欲),饥寒起盗心。(明沈采<<千金记>>) 28. 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29. 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30.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明余翘<<量江记>>) 31. 劝君莫作守财奴,死去何曾带一文。 32. 名高妒起,宠极谤生。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33.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左传>>子产) 34. 大富由天,小富由俭。(清石天基<<传家宝>>) 35. 自恨枝无叶,莫怨日无阴。

    36.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37. 众口难辩,孤掌难鸣。

    (<<国语>>、<<韩非子>>) 38.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羊祜传>>、<<孟子>>) 39.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魏徵) 40. 一犬吠日,百犬吠声。

    41.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42. 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43.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44. 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菜根谭>>) 45.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46.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7. 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48.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照塔层层,不如暗处一灯。 49. 讳疾忌医,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 50.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警世通言>>、<<后汉书>>) 51. 礼义兴於富足,盗贼出於贫穷。(<<管子>>) 52. 天上有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54.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慢又遇打头风。

    (<<喻世明言>>) 55.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56.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57.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武王伐纣平话>>) 58.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古今概谈>>) 59.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潇湘雨 >>) 60.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刘祈) 61. 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明徐阳辉<<脱囊颖>>) 62.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63.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史记>>) 64.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6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66.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67.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书>>) 68.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壁>>) 69.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70.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71. 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

    72.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水浒全传>>) 73.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事林广记>>) 74. 鹬蚌相持(争),渔人得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战国策>>) 75.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论语>>) 76. (与)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明许时泉<<赤壁游>>) 77. 求人须求大英雄(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78.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79.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80.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81.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唐吕岩) 82.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 8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84.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85.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86.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87.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88.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89.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塔)。 90.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镜花缘>>) 91.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喻世明言>>) 92. 伤人一语,痛如刀割。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西游记>>) 93.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

    8. 古代谚语是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论语·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态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诚实,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这种诚实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如果以不知为知,不仅不诚实,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进步。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大意】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处】《墨子·修身》。 【大意】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

    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

    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处】《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

    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处】《荀子·性恶》。 【大意】善于谈论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现今寻找依据,善于谈论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寻找证明。

    【提示】无论说什么话,如果想要让别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而证据往往表现出事物的关联性,所以,一定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谨于言而慎于行。 【出处】《礼记·缁衣》。

    【大意】说话要严谨,行动要慎重。 【提示】这句话告诫人们,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虑,切不可凭一时冲动而鲁莽行事。

    君子强学而力行。 【出处】扬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励自己学习并且努力去行动。 【提示】强学和力行,都要求一个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努力读书学习,需要有毅力钻研进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要缜密思考,把所学和所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实事求是。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大意】从客观事实中去研究,得出规律。 【提示】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弟弟。

    他一生好学,不爱虚夸。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书,遇到民间送上善本书,他都找人来誊写一遍,然后把抄好的书给人家,自己保留原本。

    唐朝人颜师古评论他这种行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书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书中所讲内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实。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原意。

    后人把这句话引申为对一切事都应当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凭事实说话。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大意】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

    【提示】虽然“耳闻”与“目睹”都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许多情况下耳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怀疑,因为经常会被传言所蒙蔽,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更为确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大意】站在深潭边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去赶快编织渔网。 【提示】凭空想像而不去实践,正如想品尝鱼的美味却不想去编织渔网,而仅仅站在水边羡慕,是没有意义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标迈进,脚踏实地去争取,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出处】王充《论衡·薄葬》。 【大意】对一件事情最好的证明就是看其是否有效,对一个理论最好的检验就是看其是否有证据。

    【提示】王充是东汉哲学家,他最讲究实证。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虽然说得神乎其神,他也绝对不信。

    在《论衡》里,他不厌其烦地辩论,指出鬼之类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思想在古代独放异彩。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出处】荀悦《申鉴·俗嫌》。

    【大意】名声必须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 【提示】这句话提醒人们注意,有时候一个人有很大的名气,但却不一定名副其实;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有很好的初衷,但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