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谣谚语
1. 谚语是什么
什么是谚语? 这乃是一个自古而今众说纷纭的问题。
我国古代见诸书面的谚语界说不胜枚举。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尚书》的“俚语曰谚”;《礼记》释文“谚,俗语也”;《国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汉书》颜注“谚,俗所传言也”;《文心雕龙》的“谚者,直言也”;《说文解字注》的“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及《古谣谚·凡例》的“谣训徒歌”、“谚训传言”,二者“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可以彼此互训”,等等。
另有一些典籍,还对谚语以里谚、俚谚、俗谚、鄙谚、野谚、口彦、里语、鄙语、俗话、古话、常言等相称。这些界说与称谓,各执其理,各遣其词,但大多流于片面,偏重管窥谚语的俗传性特点。
唯“前代故训”一说,多少点出了谚语的实质。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绍虞先生深入谚语若干本质特点,在《谚语的研究》中说:“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谚家群起,界说更丰,但迄今也未能定于一尊。可喜的是,这些界说业已广涉谚语实质的方方面面,大体勾勒出了谚语作为科学字眼的涵义和范畴。
在此情况下,博采众长,为谚语草拟一个较为妥当的定义,应该说是可能的;由于要编《集成》,确定一种协调工作的界说,无疑也有必要。据此,在《中国谚语集成》编纂方案中作了这样的界定:“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这个定义,未必尽善尽美,但实践表明,用它协调全国谚语集成工作,是基本可行的。当然,作为定义它只原则厘定了谚语的基本范围。
(摘自《中国谚语集成》总序)。
2. 什么叫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读起来很好听。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 求【近代】刘毓崧《古谣谚序》
辑录古代民谣和谚语的专书。清代杜文澜辑。全书100卷﹐其中正文85卷﹐附录14卷﹐集说1卷。书前有刘毓崧在咸丰辛酉年(1861)写的序。
《古谣谚》把大量古籍中保存的上古至明代的谣谚汇编成集﹐在宋代以来同类书中堪称集大成之作。书中的谚语主要是关于农事活动﹑气象占验﹑地方风土﹐以及各种社会生活经验等的作品。所收的一部分谚语和大部分民谣﹐都直接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包括农民起义)有关﹐或是赞美颂扬﹐或是讽刺揭露。童谣则多为预言或直接揭示某些朝代的兴亡﹑历史人物的成败﹐以及社会战乱﹑自然灾变的前兆或验证等等。
《古谣谚》辑录古代谣谚﹐以作品初作之时是否发乎语言为主要标准。对于歌谣﹐它根据古代有徒歌与合乐的分别﹐只收属于徒歌的谣﹐对于谚语﹐它兼收“彦士典雅之词”和“传世通行之说”。
《古谣谚》全书所收作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量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流传的百姓﹑郡民﹑时人﹐以及各种劳动者和少数民族的作品﹐这类作品属于民间文学的范围﹐它们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如《春秋左氏传》所引讽刺败军之将华元的《守城者讴》﹐《续汉书??五行志》所引《顺帝末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海防辑要》所引《漳人为俞大猷戚继光语》(“俞龙戚虎﹐杀贼如土”)﹐《辍耕录》所引《至正丙申松江民间谣》(“满城都是火”)等。另一类是古代帝王﹑名臣﹑文人﹑僧道等个人的创作﹐还有一些依托於古人和传说中的鬼神等的作品(这些依托的作品编入附录)。如《穆天子传》所载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互赠答的谣﹐《论语??微子》所载《楚狂接舆歌》﹐《战国策》所载《荆轲易水歌》﹐《史记??高祖本纪》所载刘邦的《大风歌》﹐《明史??方孝孺传》所载方孝孺的《绝命词》等。这一类作品不是民间文学﹐它们的思想倾向和精华与糟粕存在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
《古谣谚》在作品正文之外兼收异文(列於附注)。对于每一作品产生﹑流传的原委﹐原书引用时有关的上下文﹐以及某些作品“应验”情况等﹐一一予以叙录﹐或加以考辨。如关於明末李自成起义民谣各种异文产生和传播的经过﹐两广瑶族反对官府谣有关的地理情况﹐苏州民众颂扬清官况钟的始末﹐汉末荧惑星降为小儿传出童谣的情形﹐《芝麻谚》有关的民俗观念等等﹐都有所记载﹐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刘毓崧为本书写的序言﹐关於谣谚颇有一些精辟见解。《古谣谚》“凡例”17则﹐论述了古代谣谚的本义﹐分析了古籍中谣谚的种种名称和创作时的复杂情况﹐确立了比较严格的辑录标准和编选原则。其中一些分析和论述对於了解古代谣谚面貌具有参考价值。该书第一百卷集中了古人关于谣谚的论述80多则﹐其内容涉及谣谚的定义﹑特点﹑谣谚的科学价值和政治作用﹑古代关於采风的记述﹐以及统治阶级对歌谣的诋毁等等﹐是歌谣谚语研究的重要资料。
《古谣谚》中的作品按照所采书籍的性质﹐依经﹑史﹑子﹑集先后为序﹐因而时常割裂和颠倒某些谣谚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也给读者使用该书造成某些不便。另外﹐辑录者对於宋元以来戏曲﹑小说中的大量谣谚不加辑录﹐对作品中的迷信思想不予评论﹐还称农民起义为“贼寇”等﹐这都反映了他的阶级立场和思想局限。
《古谣谚》原刻为曼陀罗华阁丛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据原刻本出版了周绍良校点的排印本。
4. 宋词刘一水的小斋即事古文翻译
即事古文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Pity harp for string straight, love chess because JuFang.
Unused is gain and loss, it could remember palace quotient?
My old world more sparsely, an unexceptional everything hinder.
Although the two things, not attached to rise and fall over.
即事为诗,比较自由随便,不象军国大题目那么庄严。小斋即事.当然要与小斋生活情事相关。这首诗即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不过诗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舌,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但由于所言均出常情之外,便有一种新颖引入的力量。怜,是爱的意思。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弦直”。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局”即棋盘,方形。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作者在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后,曾官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他的为官态度正好作“方”、“直”的注脚。
次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有了这两句,上两句句意更加显豁,对“为弦直”、“因局方”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并非赘语。
以“方”、“直”自守,其结果如何呢?便过渡到下两联。
前两联言心之所尚,后两联言行之结局。古谣谚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在南北宋之交腐败现实中,方直自然更无容身之地。所以,年纪愈长,世也愈加疏远。不是诗人有意疏世,而是正直乃为浊世所疏,“拙”是与“巧”相对的。便佞应世,自能圆转自如,所以为“巧”;直道而行,百途不通,所以为“拙”。因此,一拙万事皆妨。二句字字是说己,却无字不是讽世,反语藏锋,颇多余韵。
末联将诗意再推进一步。虽然琴棋二物始终相随,方直之品持守不变,却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感慨由一己浮沉提升到了家国兴亡的高度,诗境更高了。方直主人无关国家兴亡,那么什么样人占据着有系国家兴亡之重位呢?联系到徽宗以来,蔡京等“六贼”当路,国事日非的时局,更可体会到这联感慨之深。但表现上又是多么含而不露.这联同时又回扣首联的琴棋,使首尾紧密关合。
全诗主要是以陈述语说理抒慨,这样的诗最不易写好。由于作者抓住琴棋二物生发,便饶有趣味,并赋予琴、棋的品格以鲜明的形象性,构思极巧。吕本中、陈与义曾评沦刘一止的诗说:“语不自人来”,大约也正是感受到了诗人标格甚高,较少俗味吧。
5. 什么是歇后语、什么是谚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
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
《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
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
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
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
"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
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
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
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
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
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
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什么是谚语? 这乃是一个自古而今众说纷纭的问题。
我国古代见诸书面的谚语界说不胜枚举。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尚书》的“俚语曰谚”;《礼记》释文“谚,俗语也”;《国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汉书》颜注“谚,俗所传言也”;《文心雕龙》的“谚者,直言也”;《说文解字注》的“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及《古谣谚·凡例》的“谣训徒歌”、“谚训传言”,二者“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可以彼此互训”,等等。
另有一些典籍,还对谚语以里谚、俚谚、俗谚、鄙谚、野谚、口彦、里语、鄙语、俗话、古话、常言等相称。这些界说与称谓,各执其理,各遣其词,但大多流于片面,偏重管窥谚语的俗传性特点。
唯“前代故训”一说,多少点出了谚语的实质。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绍虞先生深入谚语若干本质特点,在《谚语的研究》中说:“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
半个多世纪以来,谚家群起,界说更丰,但迄今也未能定于一尊。可喜的是,这些界说业已广涉谚语实质的方方面面,大体勾勒出了谚语作为科学字眼的涵义和范畴。
在此情况下,博采众长,为谚语草拟一个较为妥当的定义,应该说是可能的;由于要编《集成》,确定一种协调工作的界说,无疑也有必要。据此,在《中国谚语集成》编纂方案中作了这样的界定:“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这个定义,未必尽善尽美,但实践表明,用它协调全国谚语集成工作,是基本可行的。当然,作为定义它只原则厘定了谚语的基本范围。
6. 谚语是什么
什么是谚语?
这乃是一个自古而今众说纷纭的问题。我国古代见诸书面的谚语界说不胜枚举。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尚书》的“俚语曰谚”;《礼记》释文“谚,俗语也”;《国语》韦注“谚,俗之善谣也”;《汉书》颜注“谚,俗所传言也”;《文心雕龙》的“谚者,直言也”;《说文解字注》的“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前代故训”;及《古谣谚·凡例》的“谣训徒歌”、“谚训传言”,二者“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可以彼此互训”,等等。另有一些典籍,还对谚语以里谚、俚谚、俗谚、鄙谚、野谚、口彦、里语、鄙语、俗话、古话、常言等相称。这些界说与称谓,各执其理,各遣其词,但大多流于片面,偏重管窥谚语的俗传性特点。唯“前代故训”一说,多少点出了谚语的实质。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绍虞先生深入谚语若干本质特点,在《谚语的研究》中说:“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半个多世纪以来,谚家群起,界说更丰,但迄今也未能定于一尊。可喜的是,这些界说业已广涉谚语实质的方方面面,大体勾勒出了谚语作为科学字眼的涵义和范畴。
在此情况下,博采众长,为谚语草拟一个较为妥当的定义,应该说是可能的;由于要编《集成》,确定一种协调工作的界说,无疑也有必要。据此,在《中国谚语集成》编纂方案中作了这样的界定:“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这个定义,未必尽善尽美,但实践表明,用它协调全国谚语集成工作,是基本可行的。当然,作为定义它只原则厘定了谚语的基本范围。
(摘自《中国谚语集成》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