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腊八t谚语

    1. 腊八节诗句 谚语

    (1)诗句

    宋代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清代张问陶《腊八日过叙州 其一》:风掠晴云澹不收,夕阳吹影上扁舟。帖山楼殿平如画,插水林峦碎欲流。爆竹声繁逢腊日,荔枝香冷过戎州。船窗自击泥头酒,味谏轩南为少留。

    近现代胡云飞《腊八日有雪用海藏楼韵》:短巷深衢忘所归,寒灯薄晕雪初飞。有家天末庭芜老,为客岁除风息微。时弃命留心未死,负山填海梦终非。举头西北垂云翳,却对苍茫自敛衣。

    (2)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八冰,吃不坏人。

    2. 谚语俗语:有关腊八节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腊八节的谚语:

    1、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4、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5、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6、“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腊八粥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3. 有关腊八的民俗谚语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4. 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之类的谚语俗语

    八月初一下一阵,

    旱到明年五月尽。

    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5.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条谚语说明了是什么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谚语:

    1、三九四九冰上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2、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

    3、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

    5、八月初一下一阵, 旱到明年五月尽。

    6、腊九腊十儿,冻死小人儿。

    7、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8、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9、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10、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参考资料:人民网 .cn

    6. 类似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谚语

    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解释:如果当年冬天的气温低,害虫不能在低温天气下度过冬天,冻死了,就不会祸害粮食。

    2、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解释:腊七腊八是最冷的时候,冻的能冻掉下巴,是夸张的说法。

    3、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

    解释:冬至开始就是“数九寒冬”的开始,这个时候手拿不出来,都收在袖子里防止冻伤。

    4、头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

    解释:冬至开始每九天是是一个周期,一共是九个周期,这里说的是一九二九时,冷的不想伸手,三九四九时,冻的身上打哆嗦。

    5、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解释: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是“三九严寒”,最热的是“三伏天”。

    6、冬至到腊八,不冷也吓煞。

    解释:冬至节气到阴历腊八这段日子,就算不觉得寒冷也被吓的够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