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谚语
1. 三伏天气谚语大全
在长江流域流传着“三伏不热有秋旱”的谚语。
夏至无雨三伏热 (川)
夏至无云三伏烧 (陕)
夏至鸣雷旱三伏(桂)
“三伏不热”往往是长江流域夏季环流形势不够强所造成。秋季时则整个环流形势也易较早转为冬季环流形势。因而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如南京、芜湖等地“三伏不热有秋旱”的关系较好。芜湖7月平均气温低于30℃,则10月雨量少于95毫米;7月平均气温高于30℃,则10月雨量多于95毫米。23年中有21年符合此关系,相关百分率达91.3%。
2. 夏天的谚语
描写夏天炎热的谚语:
有好食,就懒去
天气炎热,令人昏沈,形容人们懒得活动,即使美食当前,也不为所动.
夏至,爱呷不爱去
形容夏至燠热,人们慵懒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六月棉被拣人盖
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六月天,只有身体虚寒的人才盖得住棉被.
六月六,仙草水米苔目
吃消暑食品.
大暑小暑,有米也懒煮
天热人懒,连三餐都懒得煮.
其他跟夏天有关的谚语:
立夏补老父 / 立夏,稻仔做老父
立夏日要为年老的父亲进补.
立夏北,无水通磨墨
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小满雨水相赶
此时台湾正进入梅雨季,因此有此一说.
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
指芒种的雨水是丰收的预兆.
五月龙船北
端午节前后还有吹北风的可能.
芒种疯鲨
鹿港一带海域,芒种前后会出现鲨鱼.
芒种夏至,檨仔(芒果)落蒂
南部的热带水果芒果在芒种后上市.
芒种蝶仔讨无食
阴历五月以后,百花花期均过,此时之蝴蝶已无花粉可采.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当日的天气还影响著往后的气候.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五,六月份,梅雨面滞留在台湾,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还没有过端午节,冬天的衣服还是不可以收入衣柜内的,进入农历四月后天气逐渐变热,然而冷锋过境时,气温又下降.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夏至风从西比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夏至日吹西比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前后十天内,若有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出现红霞,表示将有台风.
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
大暑不热,气候不顺,会有水灾风灾.
3. 关于夏天的谚语
词: 酷热、闷热、炎热、火热、炽热、烈日炎炎、烈日当空、骄日似火、热气蒸人、热不可耐、热浪滚浪、五彩。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夏季的谚语
4. 关于大暑的谚语
1、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时天气还不算炎热,大暑时正是三伏天,是最热的时候。)
2、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小暑节气收割大麦正当时,大暑节气则适合收割小麦。)
3、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小暑时节适合吃黍,大暑则适合吃谷子。)
4、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时节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庄稼就会迎来大丰收。)
5、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时节炎热来得不够彻底,立秋之后还会有更热的天气出现。)
6、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大暑和小暑还不是最炎热的时候,立秋和处暑才是最炎热的时候。)
7、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还不到最炎热的时候,大暑热起来可以晒裂石头。)
8、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时节如果天气不够炎热,五谷就不能迎来大丰收。)
9、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时节如果下大雨,一百天内就会出现结霜的现象。)
5. 有趣的三伏天歇后语 有关三伏天的歇后语
1. 三伏天吃西瓜 —— 痛快
2. 三伏天的风 —— 一会儿西,一会儿东;捉摸不定;一会东,一会西
3. 三伏天烘木炭 —— 热火得很
4. 三伏天卖烂鱼 —— 臭货;货臭
5. 三伏天卖冷冰 —— 缺货
6. 三伏天穿棉袄 —— 里外发热
7. 三伏天饮汽水 —— 美滋滋的
8. 三伏天的高粱秆 —— 节节上升
9. 三伏天的黄狗 —— 张口喘气
10. 三伏天的煤炉子 —— 可热火了
11. 三伏天的馊豆腐 —— 变坏了
12. 三伏天卖不脱的肉 —— 臭货;肮脏货
13. 三伏天的冰棍 —— 人人喜欢;个个喜爱
14. 三伏天吃冰块 —— 浑身清凉
15. 三伏天癞狗的舌头 —— 耷拉下来
16. 三伏天的高梁 —— 节节往上升
17. 三伏天孵小鸭 —— 坏蛋;坏蛋多
18. 三伏天烤炭火 —— 热了又热
19. 三伏天燃着的煤炉子 —— 可热火了
20. 三伏天喝了杯冰汽水 —— 美滋滋的
21. 三伏天的硬壳辣椒 —— 嘴尖皮厚
22. 三伏天的芭蕉树 —— 大青叶
23. 三伏天烧煤炉 —— 热热火火
24. 三伏天的汽水 —— 人人爱
25. 三伏天絮棉袄 —— 闲时预备忙时用
26. 三伏天烧炉子 —— 真够热火
27. 三伏天喝凉茶 —— 正是时候
28. 三伏天喝冰水 —— 正中下怀
29. 三伏天的冰雹 —— 来者不善
30.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 —— 臭货
31. 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腊月买纸扇 —— 不识时务
32. 三伏天刮西北风 —— 莫名其妙
33. 三伏天的雷阵雨 —— 一会儿的事
34. 三伏天水牯钻塘 —— 赖着不动
35. 三伏天借扇子 —— 不识时务
36. 三伏天喝凉水 —— 点点在心
37. 三伏天的太阳 —— 人人害怕
38. 三伏无的电扇 —— 忙得团团转
39. 三九的火炉三伏的扇 —— 人见人爱
40. 三伏天下霜 —— 不常见
41. 三伏天的雨 —— 说来就来;一场大洗;一场大喜
42. 三伏天打抖 —— 不寒而栗
43. 三伏天掉进冰窖里 —— 从头凉到脚
44. 三伏天孵小鸡 —— 坏蛋;坏蛋多
45. 三伏天的庄稼 —— 一天变个样
46. 三伏天的狗 —— 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47. 三伏天的隔夜饭 —— 臭货
48. 三伏天的电扇 —— 忙得团团转
49. 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50. 三伏天的爆竹 —— 一碰就炸
51. 三伏天穿皮袄 —— 不是时候,不识时务;乱套了
52. 三伏天进水缸 —— 凉了半截
53. 三伏天抓住一块冰 —— 透心的凉
6. 关于大暑的谚语有哪些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小暑吃黍,大暑吃谷。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7. 帮我查一下有关于三伏天的歇后语
三伏天的冰雹 —— 来者不善 三伏天的爆竹 —— 一碰就炸 三伏天穿皮袄 —— 不是时候,不识时务;乱套了 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三伏天烧炉子 —— 真够热火 三伏天喝冰水 —— 正中下怀 三伏天的狗 —— 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三伏天的隔夜饭 —— 臭货 三伏天的电扇 —— 忙得团团转 三伏天的庄稼 —— 一天变个样 三伏天的冰棍 —— 人人喜欢;个个喜爱 三伏天絮棉袄 —— 闲时预备忙时用 三伏天喝凉茶 —— 正是时候 三伏天孵小鸡 —— 坏蛋;坏蛋多。
8. 有哪些关于大暑的谚语和诗句
1、谚语: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
2、诗句:
《晚夏》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山亭夏日》唐代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消暑》唐代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暮热游荷花池上》宋代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