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瞎子
1. 有关瞎子的歇后语有那些
语面 语底
冲瞎子问路 找错了人
臭媚眼做给瞎子看 莫名其妙
丢了东西打瞎子算卦 闹了个白瞪眼
对着瞎子打俏眼 白费劲;枉费工;白费工夫
狗熊变黑瞎子 骗(变)自己
黑瞎子(狗熊)挨鞭子 耍坏啦
黑瞎子按键盘 乱弹琴
黑瞎子掰苞谷(玉米) 掰一个,丢一个
黑瞎子摆手 不玩了
黑瞎子吃人参 不知贵贱
黑瞎子打花脸 熊样
黑瞎子打立正 一手遮天
黑瞎子打人 架不住那一巴掌
黑瞎子叫门 熊到家了
黑瞎子蒙红头巾 冒充新娘子
黑瞎子扭身 大反扑
黑瞎子捧刺猬 碰到棘手事
黑瞎子披大氅([chǎng]大衣) 不像人样
黑瞎子敲门 熊到家了
黑瞎子上房脊 熊到顶了
黑瞎子耍扁担 老一套
黑瞎子耍门扇 人熊家伙笨
黑瞎子跳井 熊到底了
黑瞎子头上长犄角 还是那个熊样子
黑瞎子照镜子 熊样
黑瞎子装弥勒佛 面善人不善
黑瞎子坐花轿 冒充新娘子
[xiē hòu yǔ]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2. 歇后语 瞎子点灯——( )
瞎子点灯——白费蜡
其他关于瞎子的歇后语:
瞎子逛商店 —— 目空一切
瞎子过河 —— 摸不着边;心里没底
瞎子过索道 —— 提心吊胆
瞎子有耳病 —— 闭目塞听
瞎子架电线 —— 胡扯
瞎子叫好 —— 随声附和
瞎子进赌场 —— 瞎鬼混
瞎子进书房 —— 不认输(书)
瞎子敬神 —— 盲目崇拜
瞎子看书 —— 观点不明
扩展资料:
歇后语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