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农事谚语
1.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一) ●正月初九寒,早秧多满田﹔正月初九好,早秧无处讨 农历正月初九那天如果天气寒冷,以后多雨,有利于秧苗生长﹔如果那天气候暖和,以后缺雨,则不利于秧苗生长,二十四节气与农事谚语作文。
●正月初一早,壶山缚腰,秫谷丰收 壶山缚腰指山腰有云雾,是有雨的征兆,因为秫谷需早插,且喜雨,所以农民在开春时盼望春雨的来临。 ●二月春分,种子头春 春分时节,气候转暖,各处农作物大约都在这个时候陆续播种。
●清明谷雨,大小麦无熟也“厄”(会)死 清明谷雨时节,大小麦最忌晦雨天气,要是连月不开,就会严重影响大小麦的生长和收成。 ●有利无利,但看三个十二 三个十二指农历二月十二、三月十二、四月十二,如果这三天是晴天,则对农作物有利,如果是雨天,则对农作物不利。
●三月种豆清明前,二月种豆清明后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如遇闰年也只差一天,但阴历有的在二月,有的在三月。种春大豆一般是在清明节前,最迟也只能拖至清明后四、五天,再拖下去就种不好。
●早稻“厄”(会)熟“捌”熟,但看四月二十六 阴历四月将近夏令,四月底要是晴雨得宜,则可望早稻丰收,反之就会歉收。 ●芒种雨,日曝路 芒种那天下雨,夏收时就不会遇到淫雨,收成就一定会好。
“日曝路”是晴天的意思。 ●雨落四月八,果子有花无荚 四月正是各种果树开花的时期,如果连续下雨,就会影响蜜蜂传粉,造成有花无荚(无果)的后果。
●四月初一雨,车咿咿﹔四月初二雨,车架起 农历四月是春耕最紧张的时候,需要雨水,即使初一下雨,还不能保证是否继续下雨,所以必须用人力水车来车水,要是初二后连续下雨,就可以把水车架起不用。水车是一种木制的抽水农具,有脚踏和手摇的,随著抽水机的普及,现此农具已停止使用。
因水车在转动时发出“咿咿”的声音,故言“车咿咿”。 ■经诗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二) ●五月十九有雷,番薯旺 农历五月十九俗称蕃薯王生日,此时如有雷阵雨,番薯长势就会旺。
●六月“倒湖”,花生烧土 农历六月,如果雨水过多,花生就不能结实,只能作为肥料。 ●交夏秫,没一“佛”(粒) 秫谷必须早插,一般都在谷雨立夏时,如果拖到立夏插秧就误了季节,不会有收成。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莆田夏季插秧,平原在大暑前后,山区在立秋前后。此言意为在生产季节骤转关头,大家要努力加油赶季节。
●末伏立秋齐,田种再翻犁 夏有三伏,初伏是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起,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此言是指末伏与立秋同日,节气不合,所以田种了,还要犁翻再种。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立秋之后,稻作物生长正需要大量的水,这时如不下雨,谷物就要枯萎。 ●栽菜惊八大 八月大,据说地气不合于栽菜。
●九月立冬开始动工,十月立冬满洋空 立冬是秋收冬种转季生产的一个繁忙时节,立冬在阳历十一月七日左右,每年不会相差很远,如以阴历来算,有时在九月,有时在十月,莆田大多在立冬前后割晚稻,如果立冬在九月底,那么在九月中还有一部分迟熟的未割,十月初立冬算到十月底,则到处都割完了晚稻。“满洋”指莆田南北洋平原产粮地区。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意亦然 端阳下雨,一般接下会连续下雨,对夏收夏种有利﹔芒种时节下雷阵雨也是丰产的征兆,因为此时农作物需要水,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甘薯需水灌溉。 ●端阳牛吃露草,越吃越吼,只怕长吃烂草 这是从端阳湿气重来推测今后会多雨,造成六月“雨涝”,稻草不易晒干,且易烂草。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如: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多学习一些谚语,既能增长知识,陶冶情趣,又能为作文添彩。 莆田民间农业谚语(四) ●雷鸣惊蛰前,烂田曝双排 一般都说“雷鸣惊蛰前,四十日不见天”,指春雷响得早,雨水便多,但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一般南方气团发生较早,初雨之期也可能提早,南方气团向北而去,下雨机会较多,这里所说的“烂田曝双排”情况则完全相反。
●雷鸣惊蛰迫,早秧放生节 惊蛰鸣雷未下雨,容易发生春旱,早秧插不下去,暂时堆放一起容易生节。 ●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 夏至鸣雷有西北雨,这种气候对早稻生长有好处。
●雷打秋,低田无收;雷。
2.农事节气的谚语
1、春光一刻值千斤,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2、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3、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
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5、冬至油菜,年大麦。 6、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7、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九三,冻破砖。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8、立夏不下,犁杖高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撒盖菜。打了春莫欢喜,还有40天冷天气。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 9、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10、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草不生 11、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12、雨春笋一冬必定暖哄哄 13、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14、清明短雪,谷雨断霜 15、反了春,冻断筋 16 立夏不下,犁杖高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撒盖菜。 打了春莫欢喜,还有40天冷天气。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
3.农事节气的谚语
1、春光一刻值千斤,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2、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3、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5、冬至油菜,年大麦。
6、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7、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九三,冻破砖。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8、立夏不下,犁杖高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撒盖菜。打了春莫欢喜,还有40天冷天气。腊七腊八冻死寒鸭。
9、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10、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草不生
11、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12、雨春笋一冬必定暖哄哄
13、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14、清明短雪,谷雨断霜
15、反了春,冻断筋
16 立夏不下,犁杖高挂。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撒盖菜。
打了春莫欢喜,还有40天冷天气。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
4.小暑节气的农事谚语有哪些
1、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2、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3、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4、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5、卡脖旱,少干饭。
6、六月稻,大水泡。
7、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8、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9、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10、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5.惊蛰节气农事谚语知多少
惊蛰描述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
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关于惊蛰,还有很多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6.24节日农事的谚语
节气,物候与谚语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 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它包括三个方面: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 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 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进灶,雪就到. 猪衔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布谷布谷,种禾割麦.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 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 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 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 露水重,天气晴. 霜夹雾,旱得井也枯. 霜后南风连夜雨.。
7.惊蛰节气农事谚语知多少
惊蛰描述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关于惊蛰,有不少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
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关于惊蛰,还有很多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不藏牛。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