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黑的谚语

    1.黑的成语大全:解释

    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黑灯瞎火: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黑更半夜:指深夜。

    黑白分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黑天摸地: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粉白黛黑: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白纸黑字: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白往黑来:比喻变化极大。

    昏天黑地:昏:黑暗。形容天色昏暗或光线暗淡。也形容神志不清、头昏眼花或忘乎所以。也比

    喻社会黑暗混乱。

    白黑不分: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2.关于黑白的成语和俗语

    1.黑白混淆

    成语拼音:hēi bái hùn xiáo

    成语解释: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成语出处:《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2.黑白不分

    成语拼音:hēi bái bù fēn

    成语解释: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成语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3.颠倒黑白

    成语拼音:diān dǎo hēi bái

    成语解释: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4.雌黄黑白

    成语拼音:cí huáng hēi bái

    成语解释:雌黄:随便乱说;黑白:黑色和白色。指评头论足,胡乱指责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雌黄黑白,旁若无人。”

    5.黑白分明

    成语拼音:hēi bái fēn míng

    成语解释: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成语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3.形容很黑的成语

    漆黑一团、昏天黑地、黑灯瞎火、黑天摸地、黑天墨地

    1、漆黑一团

    【解释】: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例子】:有些人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的认识也漆黑一团。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昏天黑地

    【解释】: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郑蕊珠昏天黑地,不认得这条路是那里,离家是近是远。”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加以象现在的~,你若打开窗子说亮话,还是免不了做牺牲。 ◎鲁迅《两地书》九

    3、黑灯瞎火

    【解释】: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出自】:老舍《神拳》第二幕:“老二,这是怎么回事,黑灯瞎火 的把我找来。”

    【示例】:黑灯瞎火的夜晚,纯朴的村民们见到几个外地人感到有些意外,但当知道我们来意后,很热情地招呼我们。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4、黑天摸地

    【解释】: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四:“那王小二听言,一毂辘爬起来,黑天摸地,又是着忙的人,捞着裤子当衫子,左穿也穿不上,右套也套不上。”

    【例子】:郑州铁路公安局侦察员傅超美和孙广杰领命后,从省城坐长途汽车,颠簸了整整一天后,踏上项城这座城镇时已经黑天摸地了。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5、黑天墨地

    【解释】:谓漆黑一团。同“黑天摸地”。

    【出自】:《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张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张道:‘不知是恁缘故,叫我到此?’”

    【示例】:我俩知道要抬不起来就惨了,黑天墨地伸手不见五指。

    4.关于黑色的成语有那些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牝牡骊黄》 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青红皂白》 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泥而不滓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染蓝涅皁》 谓胡乱涂抹。涅,染;皁,黑色。

    《乌焦巴弓》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染蓝涅皂》 指胡乱涂抹。涅,染;皂,黑色。

    《朱轓皂盖》 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5.各写10个含“红、蓝、绿、黄、白、黑”的成语

    1 千红万紫 2 百紫千红 3 耳红面赤 4 面红耳赤 5 面红耳热 6 面红面赤 7 面红过耳 8 面红颈赤 9 万红千紫 10 万红千翠 1 青出於蓝 2 青过於蓝 3 蓝田出玉 4 蓝田生玉 5 出蓝 (附) 6 衣冠蓝缕 (附) 7 青出於蓝 (附) 8 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附) 9 青过於蓝 (附) 10 蓝田出玉 (附) 1 惨绿少年 2 绿野仙踪 3 大红大绿 (附) 4 水绿山青 (附) 5 回黄转绿 (附) 6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附) 7 花花绿绿 (附) 8 花红柳绿 (附) 9 青山绿水 (附) 10 柳绿花红 (附) 1 一枕黄粱 2 口中雌黄 3 加体黄袍 4 去如黄鹤 5 明日黄花 6 杳如黄鹤 7 直捣黄龙 8 青黄不交 9 青黄不接 10 青黄未接 1 白手空拳 2 白衣苍狗 3 白雪阳春 4 白云苍狗 5 白驹过隙 6 白头到老 7 白头偕老 8 阳春白雪 9 过隙白驹 10 苍狗白衣 1 混淆黑白 2 粉白黛黑 3 天下乌鸦一般黑 (附) 4 天昏地黑 (附) 5 月黑风高 (附) 6 以白为黑 (附) 7 白山黑水 (附) 8 白纸黑字 (附) 9 白黑分明 (附) 10 昏天黑地 (附)。

    6.谁有形容“黑”的歇后语

    关于黑的歇后语(精选)1.黑板上写字——抹掉了重来2.黑地里穿针——难过3.黑地里张弓——暗藏杀机4.黑蜂子扑火——有去无回5.黑毛乌鸦——不足为奇6.黑天过河——不知深浅7.黑瞎子[狗熊〕按键盘——乱弹琴8.黑瞎子打花脸——熊样9.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10.黑瞎子叫门——熊到家了11.黑瞎子举千斤鼎——身大力不亏12.黑瞎子扭身——大反扑13.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棘手14.黑瞎子耍门扇——人熊家伙笨15.黑瞎子跳井——熊到底了16.黑瞎子钻灶筒——难过17.黑瞎子坐轿——没人抬举18.黑瞎子坐月子——吓(下〖生〗)熊了19.黑夜里追人——无影无踪黑纸糊灯笼——不明不白20.黑李这碰见猛张飞——见面就崩21.黑头演花旦——一变了角色22.黑瞎子耍门扛——人熊家伙笨关于黑的歇后语(热门)1.黑瞎子吃石榴——满肚子熊点子2.黑瞎子上轿——谁抬你啊3.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4.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5.老鸽落在猪背上——个赛过一个黑(比喻一个更比一个坏)6.黄鼠狼钻烟囱——越钻越黑(比喻越陷越深。

    或越来越难看)7.吃了木炭——黑了良心(比喻心肠变坏)8.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虎自己(比喻自相惊扰)9.白纸黑字——黑白分明(比喻是非、善恶分明)10.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11.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比喻不分好坏、善恶与丑美)12.烟灰抹面皮——黑下脏来13.烟囱里的麻雀——黑道上来的14.夜耗子偷食——黑天于的事15.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16.白纸黑字——黑白分明吃了木炭——黑了良心17.炊事员行罩——替人背黑锅18.打上黑脸照镜——自己吓虎自己19.狗熊变黑瞎子——骗(变)自己20.隔日袋买猫儿——不知是黑是白关于黑的歇后语(最新)1.刚从水沟里钻出的泥鳅——黑不溜秋2.黄鼠狼钻烟囱——越钻越黑3.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4.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5.老鸽落在猪背上———个赛过一个黑6.李逵卖煤——人黑货也黑7.墨鱼肚肠河豚肝——又黑又毒8.石灰木炭一把抓——黑白不分9.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10.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猜清楚楚;一清11.白纸写黑字——黑自分明;更改不掉;改不了;变12.背着黑锅做人——直不起腰;伸不起腰13.蝙蝠看太阳——颠倒黑白;傻了眼14.补锅匠的脊梁——背黑锅15.蚕豆开花——黑心;黑了心16.吃了枯炭——黑心;黑了心17.初一晚上走路——漆黑一片18.蚕豆开花——黑心。

    黑的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