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的应用

    1.10个运用谚语的句子

    1. 过年下雪了,“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 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3. 困难很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 要每天开开心心,“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5. 不要干坏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6. 仇人相遇,难以相容,“狭路相逢勇者胜”。

    7. 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 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9.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0. 春天枣树开始发芽时就是棉花播种的最好时机,“枣芽发,种棉花”。

    2.歇后语的应用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

    懒婆娘的裹脚 -- 。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小葱拌豆腐 -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冷水发面 -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棋盘里的卒子 -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曹操吃鸡肋 -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3.气象谚语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应用情况

    气象谚语出源于生产第一线,是劳动群众在生产斗争中长期观察积累的看天经验的结晶。

    这些经验以谚语形式,长期流传,多数有一定使用价值和科学道理。流传较广的“冬暖春寒夏雨多和“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谚语,并应用于实际预报。

    用这些谚语作长期气候趋势预测,结合其他信息资料,应用到专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初雷百日雨”说的是一年中初次打雷后的第100天前后会有一次降水过程出现。

    利用阜阳1953~2003年资料,统计每年初雷之后的第100天前后(允许一天误差)天气情况。在总共统计的51年中,有45年对应的出现了降水,占88%。

    因而“初雷百日雨”从统计上说有一定广泛意义,可以用于过程降水的长期预报。从韵律学的角度考虑,可以引伸到初雷的第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前后也会有降水过程,这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的验证。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

    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

    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这条谚语,说的是冬至节气期间(约12月22日至次年1月6日),如果出现强冷空气活动(包括西北大风、雨雪、寒潮等),那么在夏至节气期间(约为6月21日至7月6日)就可能出现一个降雨集中期,甚至会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

    一下有一些气象谚语:一、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三、看天象识天气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四、看物象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以上转自广西玉林市气象局)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9、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13、云交云雨淋淋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20、云结亲,雨更猛观。

    4.10个运用谚语的句子

    过年下雪了,“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困难很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要每天开开心心,“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不要干坏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仇人相遇,难以相容,“狭路相逢勇者胜”。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春天枣树开始发芽时就是棉花播种的最好时机,“枣芽发,种棉花”。

    5.谚语“运用一分知识”后一句是什么

    后一句是:需要十分积累。

    出自:伊朗谚语。

    意思:主要是说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而薄发"。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多了,写作、交流的时候,知识就像泉水一样喷薄而出。

    中国类似的谚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扩展资料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

    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2、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5、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6、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6.名言警句的运用

    名句出处: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唐 温庭筠《滕王阁》

    运用(造句):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顺着这条小径,我来到了在山下看到的烟云深处的地方。烟云早已不见,向上看去,小径消失在茂密的松柏中,山顶离我还很远……

    名句出处: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意思翻译:爱惜自己娇嫩芬芳的花蕊,莫要轻易吐蕊,何必象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呢?

    运用(造句):当今许多加重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去读这班,学那班的,其实啊,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盲目跟风与拔苗助长只能使娇嫩的花儿凋零的更快。

    谚语的应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