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谚语

1.熟语是谚语吗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较谚语范围更广,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语言都可被划归到熟语中如:饱汉不知饿汉饥 八竿子打不着等等,而这些语言显然是不能被称作谚语的。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2.熟语 歇后语 谚语
102、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103、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104、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05、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10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07、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108、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109、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110、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111、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112、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113、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14、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3.常见名言警句、格言、熟语、谚语、歇后语
激励人的名言给你,自己找找吧。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
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
●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脚步怎样才能不断前时?把脚印留在身后。
●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
●生活呆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 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彩云飘在空中,自然得意洋洋,但最多只能换取几声赞美;唯有化作甜雨并扎根于沃壤之中,才能给世界创造芳菲。 ●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
●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如果为了安全而不和大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行路人,用足音代替叹息吧!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好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耕耘者最信和过自己的汗水,每一滴都孕育着一颗希望的种子。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 ●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竹根---即使被埋在地下无人得见,也决然不会停止探索而力争冒出新笋。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站。
4.熟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有什么区别
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形式。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俗语,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由此看来,熟语包含的范围广,俗语的范围相对较窄;熟语既包括书面语又包括口头语,俗语则侧重在口头语。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所以它属于俗语。 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5.民间俗语、谚语
俗语
聋子打电话----大嗓门
头顶生疮----顶坏
月光下跳舞----形影不离
走夜路吹哨子----壮自己的胆子
烧屋赶老鼠----不划算
拿着鸡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
骨头喂狗----投其所好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带着救生圈出海----有备无患
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秋雾连阴冬雾雪。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打狗得看主人
6.熟语,习语,谚语,俗语,俚语有何区别
熟语idiomatic phrase 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 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习语(xíy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俚语(lǐyǔ)(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7.表达上很有得点的熟语,(歇后语,谚语)
广告语:丰田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更远更自由
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俗语: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南方吃雁,北方吃蛋。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年纪不饶人,节令不饶天。
念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工。
娘家的饭香,婆家的饭长。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鸟无翅不飞,鱼无水不游。
宁吃半餐,不吃断餐。
宁吃飞禽四俩,不吃走兽半斤。
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饥。
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
宁可锅里放坏,不可肚里硬塞。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种上丢,莫望不种收。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宁苦干,不苦熬。
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宁在锅里争,不在碗里争。
宁走封江一指,不走开江一尺。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牛能拉犁,狗能看家。
牛要脚圆,猪要脚粗
王八咬人 - 叼住不放
·王二麻子挨打 - 敲到点子上
·王二麻子打哈欠 - 全面动员
·王二麻子当军师 - 点子多;点子不少
·王府的丫鬟 - 低三下四
·王麻子的外号 - 坑人
·王麻子哭哥哥 - 凶(兄)啊
·王母娘娘得子 - 天大喜事
·王母娘娘开皤桃会 - 聚精会神
·王母娘娘请客 - 聚精会神
·王胖子的裤带 - 稀松平常(长)
·王婆坏了磨 - 设法推;推不得
·王羲之的字帖 - 别具一格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熟手;手熟;熟能生巧
·王瞎子看告示 - 装模作样;装样子
·王小二卖瓜 - 自卖自夸
·王爷的宅院 - 层层深入
·王字少一横 - 有点土
·乌龟出口 - 活宝
·乌龟的后代 - 龟儿子
·乌龟跌灰堆 - 憋气又窝火
·乌龟进沙锅 - 丢盔卸甲
·乌龟壳上贴广告 - 牌子硬
·乌龟请客 - 尽是王八
·乌龟上山 - 难上加难;难上难
·乌龟抬轿子 - 硬撑;死撑;硬顶
·乌龟遭棒打 - 缩头缩脑;不露头
·乌龟钻灶 - 扒灰
·乌江岸上困霸王 - 四面楚歌
·乌鸦唱山歌 - 不堪入耳
·乌鸦当头过 - 非灾即祸
·乌鸦落在雪堆上 - 黑白分明
·乌鸦笑猪 - 光看别人黑,不见自己黑;不知自丑;彼此彼此;彼此一样
·乌鸦一字飞 - 一溜黑货
·屋脊上蹲个猫 - 活受(兽)
·屋漏偏遇连阴雨 - 倒霉透了;真倒霉
·屋檐上挂马桶 - 臭名在外
·巫婆扮凶神 - 又丑又恶
·巫婆扮打把式 - 装神弄鬼
·巫婆跳神 - 故弄玄虚;鬼花招
·吴刚砍桂树 - 没完没了
·吴三桂引清兵 - 吃里爬外
·武大郎抱石柱 - 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