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俗语分类

    1.谚语分类大全

    主要内容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气象谚语。气象谚语是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等。

    (2)农业谚语。农业谚语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枣芽发,种棉花”、“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3)生活谚语。生活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等。

    (4)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

    2.分类的谚语、俗语、格言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

    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

    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

    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

    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

    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

    (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

    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

    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

    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

    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

    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

    如: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

    3.谚语分类大全

    一、知识学习 实践经验(一)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7.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9.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11.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13.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15.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二、知识学习 实践经验(二)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4. 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5. 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

    6.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7.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8.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9.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10.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11. 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12.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1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15. 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16.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17.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18.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19.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20.先学爬,然后学走。21. 心坚石也穿。

    2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23. 勤勉是成功之母。

    24.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25. 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26. 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27.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28.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9. 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30.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31.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32. 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33. 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34.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35.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6.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37.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38. 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39.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40. 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南斯拉夫谚语)41. 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

    (法国谚语)42.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43.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丹麦谚语)44.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45.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

    (日本谚语)三、知识学习 实践经验(三)1.时间是宝贵的财富。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而不学,老而无识。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6.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7. 有钱难买少年时。8.失落光阴无处寻。

    9.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10.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11.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12.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13.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14.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15.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16.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17.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19. 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20.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21.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22.懒人嘴里明天多。

    23.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四、意志、干劲、科学态度(一)1.有志者 事竟成。

    2.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3. 志在顶峰的人,不在半坡留连。

    4.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识是力量。5.没有松柏性,难得雪中青。

    6.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7.决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8.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9.鸟有翅膀,人有理想。

    10.有志飘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11.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12.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1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15.好儿女志在四方。

    16.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17. 人若无志,纯铁无钢。

    18.没有铁锨挖洞难,没有志气进取难。19.不怕知浅,就怕志短。

    20.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21. 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22. 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道路。(亚洲谚语)23.没有目标的生活,就象没有舵的船。

    (英国谚语)24.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谚语)25.聪明人把希望寄托在事业上,糊涂人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

    (阿拉伯谚语)26. 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蒙古谚语)27.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总是崎岖艰难的。

    (朝鲜谚语)28.摔倒七次,第八次站起来。(日本谚语)29.山高不算高,人登山顶比山高。

    (越南谚语)五、意志、干劲、科学态度(二)1.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2.铁要打,人要练。

    3.老天不负勤苦人。4.艺高人胆大。

    5. 身经百战,浑身是胆。6.钢不压不成材。

    4.谚语大全

    谚 语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可不算,不可全算。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打虎要力,捉猴要智。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弹琴知音,谈话知心。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隔行如隔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狗急跳墙,人急悬梁。狗记路,猫记家。

    姑娘讲。

    5.搜集各种俗语、歇后语、谚语、成语、并分类

    909个熟语+20:百度答案不得超过9999字,只能把解释去掉: 1、哀莫大于心死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 12、拔赵帜立赤帜——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7、百思不得其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19、百闻不如一见——闻: 20、百星不如一月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24、版版六十四——版: 25、半部论语治天下 26、邦以民为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 28、饱暖思淫欲。 29、卑卑不足道 30、卑之无甚高论 31、杯酒释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3、彼一时,此一时 34、毕其功于一役 35、闭塞眼睛捉麻雀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37、鞭长不及马腹 38、表壮不如里壮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0、冰炭不同炉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42、兵败如山倒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46、兵在精而不在多 47、病急乱投医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

    49、不打不相识 50、不到黄河心不死 51、不得已而为之 52、不得已而用之 53、不登大雅之堂 54、不法古不修今 55、不费吹灰之力 56、不分青红皂白 57、不敢越雷池一步 58、不管三七二十一 59、不见棺材不落泪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 63、不能赞一词(辞 64、不念僧面念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 66、不期然而然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70、不识庐山真面目 71、不是冤家不聚头 72、不为五斗米折腰 73、不问青红皂白 74、不幸而言中 75、不以辞害志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 77、不以人废言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0、不知老之将至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82、不知天高地厚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84、不知者不罪 85、不自由,毋宁死 86、不足为外人道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88、步步生莲花。

    89、防患于未然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91、河东狮子吼 92、河海不择细流。 93、河水不洗船 9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9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96、拆东墙补西墙。

    97、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98、长安居大不易。 99、长江后浪推前浪 100、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101、朝里无人莫做官。

    102、嗔(chēn)拳不打笑面 103、陈谷子烂芝麻 104、成败在此一举 10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10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10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08、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1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1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111、秤砣虽小压千斤 112、吃不了兜着走 113、吃力不讨好 114、吃粮不管事 115、吃软不吃硬 116、吃一堑,长一智 117、吃硬不吃软 118、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119、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1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1、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22、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123、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124、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125、出淤泥而不染。

    126、初生牛犊不怕虎 127、杵臼交 128、杯中物 129、百世师 130、传闻不如亲见 131、船到江心补漏迟 132、船到桥门自会直 133、船多不碍路 134、吹皱一池春水 135、春蚕到死丝方尽 136、春秋无义战 13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138、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139、此地无银三百两 140、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141、此风不可长 142、此一时彼一时 1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44、聪明反被聪明误 145、存十一于千百 146、东西南北客 147、东窗计 148、东道主 149、东方不亮西方亮 150、东风吹马耳 151、东风压倒西风 152、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153、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 15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5、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5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57、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58、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15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160、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16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62、打边鼓 163、打开天窗说亮话 164、打破沙(砂)锅问到底 165、打蛇打七寸 166、打鸭惊鸳鸯 167、打鸭子上架 168、打肿脸充胖子 169、大旱望云霓 170、大开方便之门 171、大事不糊涂 172、大树底下好乘凉 173、大水冲了龙王庙 174、带着铃铛去做贼 175、丹之所藏者赤 176、单丝不成线 177、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178、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7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80、当面锣,对面鼓 181、当面输心背面笑 182、道不同,不相为谋 18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84、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185、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1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7、得饶。

    6.谚语有哪些种类 格言分类

    谚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格言分类大全

    格言分类

    1、人生格言

    2、事业格言

    3、生活格言

    4、时间格言

    5、爱情格言

    6、友情格言

    7、成功格言

    8、青春格言

    7.谚语分哪几类

    1. 谚语的分类: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歇后语、俗语。

    2. 简介: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有的是事理谚语;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类别繁多,不胜枚举。

    3. 影响: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4. 举例:

    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8.汉语谚语歇后语俗语分类大词典》属于

    我的理解是,俗语是歇后语、谚语、顺口溜等的总称。

    歇后语是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固定性口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

    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

    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等。

    谚语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

    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格言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一股出于名人之手,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例如“穷不失义,富而不骄(《孟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格言意在阐发事理,多为警策之辞,所以在议论中引用格言,能够给人以启示,更富于说服力。格言在形式上与谚语解相似,都是完整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都具有教育意义。

    但二者又有区别:从来源看,谚语多出自群众集体创造,格言则往往出自名人之手;从语体看,谚语多为口语,而格言多为书面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