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谚语作用
1.急求农业谚语的来历和作用
谚语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的固定语言,在古代,对谚语的解释有许多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也有的学者称谚语为“鄙语”,《尚书·无逸》某氏传中说:“俚语曰谚”,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记载为:“谚,直语也”,《辞海》将谚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P451)《中国谚语集成编辑细则》里面将谚语定义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定型化的艺术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62383030句,它是人民智慧和生产斗争、对敌斗争以及各种生活经验之总结,是带有讽喻性、训诫性、经验性和哲理性特征的语言结晶。”尽管对谚语的解释十分繁多,而且都有着其不同的观点,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们都承认谚语是一种通俗化的、大众化的语言。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它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根据《古谣谚·凡例》记载,“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1]说明谚语在文字产生之前早就已经存在了,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记录了下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经有了谚语的存在,至宋、明、清时期,谚语进一步发展成熟,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谚语的研究更加得到了重视。斯大林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2]由此可见,谚语的创造自然和最具有生产经验的广大劳动群众的语言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当他的学生樊迟问起他如何从事农业活动的时候,他只好承认“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3]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谈到如何学习语言时,首先提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并提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4]
谚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财富,它以口语的形态,在广大人民的口头上,被广泛地流传和沿用,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并且在长期的、广泛的流传过程中,不断集中广大群众新的知识,不断经受实践的新的验证,从而不断地扬弃,不断地丰富的智慧之花。谚语是人民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人民大众,并且深深地根植于人民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土壤之中。学习谚语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汇,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谚语的内容包罗万象,学习谚语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最早记录下来的谚语是那些被称之为“农谚”和“气象谚语”的谚语。[5]它们涵盖了中国各地老百姓长期以来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来自生产斗争的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是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这两类谚语的科学性,也是人们最容易理解的。
2.农业谚语和所含的意义
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榆钱唰唰响,种子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种子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
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蚕做茧,快插秧。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
知了喊,种豆晚。 蚱蝉呼,荔枝熟。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燕子来,种苋菜。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大雁来,种小麦。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嘴哈气,麦下地。 肥料与农业 肥料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
3.农谚的意义和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
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
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
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4.气候 ·农业等谚语的目的和意义 气候
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不断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谚语是本乡人在农业劳动中不懂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语是本乡人民的精神财富,它激发着人民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它将更加发扬光大,其具体的通俗语如下:
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顿。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冬耕深一寸,强似多上粪。种地不使粪,尽是瞎胡混。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口粮不佳,多栽地瓜。人糊弄地,地糊弄人。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春干干不死,秋干一刀刮。过了芒种,不能强种。春争日夏争时。处署三日没青参。
有关小麦的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播种最合适。收割时又说: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5.农业谚语及其科学道理
时候太晚了,先跟你说一个常见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如果雪下的很大,覆盖在小麦上面像盖着被子,那样来年就会丰收;原因是因为冬天积雪覆盖地面,地面的温度在往外辐射的过程遇到雪的阻挡,使热量辐射出来较少,而大部分会被反射回去从而使地温高于空气温度;同时,化雪也能起到浇灌作用;主要还是温度的影响,这样小麦生长就会很旺盛,丰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再跟你说一个:“雷电发庄稼”
就是“自然固氮”的原理。
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最后生成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即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