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谚语有哪些

1.常见的谚语有哪些
1.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邻居好,赛金宝。3.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5.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6.交人交心,浇花浇根。7.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1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12.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13.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14.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1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6.弱敌不可轻,强敌不可畏。二、时间与金钱17.不怕慢,就怕站。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9.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20.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21.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2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3.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24.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三、求知与学艺25.无事不登三宝殿。
26.精益求精,艺无止境。27.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31.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会落后。
3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33.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3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36.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37.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38.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三、学习方法3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4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41.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多思)42.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43.三人行,必有我师。
(多问)44.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45.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
(多读)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47.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
(多写)四、美好与丑恶48.人过留名,雁过留声。4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0.多行不义必自毙。51.家丑不可外扬。
5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53.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五、勤劳与懒惰54.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5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6.细水长流,吃穿不愁。57.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58.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59.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60.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61.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62.饭来张口,衣来伸手。63.天上掉下馅饼来。
六、诚实与虚伪64.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65.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66.挂羊头,卖狗肉。67.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68.猫哭老鼠假慈悲。69.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七、谦虚与骄傲70.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71.满招损,谦受益。
72.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74.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75.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76.满瓶不动半瓶摇。
77.好汉不提当年勇。八、礼貌与修养78.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79.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80.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1.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8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83.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小事做起。8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8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86.上梁不正下梁歪。
87.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九、生活哲理88.人心齐,泰山移。
89.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90.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91.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92.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93.办酒容易请客难。94.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95.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96.树挪死,人挪活。
9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98.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99.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100.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2.常用谚语有哪些
二字俗语 行家 流言 眼气 旮旯 惧内 免活 冒尖 亮相 滚蛋 较真 吃香 老练 白吃 白条 丢脸 草包 哭穷 小气 谋生 没得 晒台 三字俗语 清一色 打光棍 巴不得 老一套 不明白 小老样 绊脚石 丢面子 假斯文 倒插门 有气派 千里眼 打算盘 过日子 吃不准 要面子 想当初 老一套 书生气 不正派 不服气 差不多 一面倒 说大话 吃不消 钻空子 走着瞧 走时气 摸不准 明摆着 不公道 讲空话 露一手 留后路 不中用 卖人情 不开眼 吃不消 想不开 不留神 不出息 不露脸 虎着脸 不大离 靠得住 看不出 别难过 吃得开 不老实 不争气 顺口溜 玩得转 出洋相 怪不得 干瞪眼 关系户 门外汉 不够格 老相识 怕动弹 没本事 闲不住 不内行 不乐观 等于零 吃老本 死胡同 不二价 看不开 吃不开 小聪明 死对头 出外快 划得来 四字俗语 人要衣装 土洋结合 进口组装 没事找事 亲上加亲 行伍出身 一肚子草 故意作对 看得过去 死得其所 手下留情 插翅难飞 不讲面子 不要胡来 见不得人 说得过去 共同语言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有两下子 不要胡来 好者为乐 面上无光 顶头上司 小人之见 嘴上一套 没得说的 分勿清爽 年轻最嫩 死得着了 一行一户 假装在行 二话不说 说话带刺 念念有辞 死要面子 不见不散 从小看大 点火就着 婆婆妈妈 话说回来 装模作样 拉人下水 光杆司令 实在是高 相互拉扯 脸上无光 有伤风化 有伤和气 入门见喜 话里有话 贫不择妻 吊儿锒铛 模样大方 说话算数 天王老子 见好就收 说个没完 没老没少 俗气得很 说话嘴冷 弄不过去 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 大清巴早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老不正经 隔三差五 五字俗语 硬着头皮上 花钱买气受 大小是个头 不打不成交 跟人过不去 天生的一对 八九不离十 眼不见为净 老来这一套 一代传一代 明知山有虎 拉拉不下脸 有劲没处使 旧瓶装新酒 不看不知道 公说公有理 不打不相识 吃软不吃硬 秀才不出门 硬着头皮上 一报还一报 高低不答应 不服也得服 有话讲当面 少来这一套 说话兜圈子 把话说回来 真人不露相 无巧不成书 多没有意思 大眼瞪小眼 话不说不明 要钱不要脸 能上不能下 水火不相容 不是吃素的 操心不禁老 货卖一张皮 有点飘飘然 花钱买罪受 没用的东西 不放在眼里 别动手动脚 相当有一套 人多点子多 全凭嘴一张 到底是好人 不吃白不吃 一报还一报 官身不由己 打开话匣子 别来这一套 顾头不顾尾 有嘴就有路 嘴皮上功夫 未必不知道 瞒上不瞒下 人小心不小 还是老样子 同行是冤家 说不到一块 人生地不熟 对事不对人 包在我身上 好说不好听 曲里拐弯儿 大人有大量 两个狗东西 打虎亲兄弟 功夫不过关 六字俗语 与别人不相干 捆绑不成夫妻 名不正言不顺 活着干死了算 大白天说梦话 一条道走到黑 天不会塌下来 不要不好意思 先小人后君子 欠了一屁股债 人不知鬼不觉 一口吃个胖子 干打雷不下雨 说到哪里去了 水里来火里去 暗地里下刀子 一回生二回熟 想到一块去了 说时迟那时快 门难进面难看 干得相当出色 明人不用细说 快一点好不好 为下一代着想 有过之无不及 前有车后有辙 满嘴里跑火车 以失败而告终 做最坏的打算 不是省油的灯 话说到点子上 背后搞小动作 有点瞧不起人 文不文,武不武 拉出来,打进去 头发长见识短 不幸中之大幸 永世不得超生 吹得天花乱坠 阴一套暗一套 摸着石头过河 上有老下有小 耳闻不如一见 上气不接下气 跟别人过不去 有意跟你作对 生意不在早晚 打心里不愿意 有话往肚里咽 说得天花乱坠 眼不见心不烦 过一天算一天 光天化日之下 横考虑竖考虑 见凡人不说话 前言不搭后语 生命在于运动 高不成低不就 不是长久之计 死无葬身之地 话不能这么说 见啥人说啥话 咽不下这口气 抓一把扬一把 生怕人家知道 丑话说在前头 是非自有公论 不要不好意思 气不打一处来 说不出的高兴 吃不了兜着走 没有共同语言 不显山不露水 有个三长两短 活到老学到老 走那步说那步 不是平处落的 一本难念的经 不可同日而语 绝非等闲之辈 一步一个脚印 有钱的是爷爷 没钱的是孙子 空有一手绝活 七字俗语 满股文章不充饥 心有余而力不足 头发胡子一把抓 大人不记小人过 说得有鼻子有眼 不是冤家不聚头 鼻子底下就是路 人不出门身不贵 那壶不开提那壶 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功夫不负有心人 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好意思说出口 脸朝黄土背朝天 老虎屁股摸不得 生怕别人不知道 打开窗户说亮话 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不出来的高兴 身在福中不知福 书到用时方恨少 往自己脸上抹黑 大丈夫能屈能伸 置于死地而后生 大人不见小人怪 从眼皮底下溜走 这一下子可完了 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句话不离本行 矮子肚里疙瘩多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不看僧面看佛面 强中自有强中手 英雄难过美人关 有情人终成眷属 置之生死于度外 一口吃个大胖子 面不改色心不跳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八字俗语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家人不说客套 话走到哪儿,算到哪儿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这一回胜过那一回 会干的不如会说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十字俗语 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3.常见谚语有哪些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情人眼里出西施。
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各有心,物各有主。 人合心,马合套。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活七十稀,请教不为低。
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人家夸,一朵花;自己夸,人笑话。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4.常见的谚语
一、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一)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2.读一书,增一智。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4.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6.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7.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8.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9.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0.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11.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2.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4.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15.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1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17.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二、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二)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4.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5.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6.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7.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8.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9.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10.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11.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12.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15.多练多乖,不练就呆。16.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17.困难是人的教科书。18.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19.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20.先学爬,然后学走。
21.心坚石也穿。2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3.勤勉是成功之母。24.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25.百艺通,不如一艺精。26.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27.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2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9.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30.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31.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32.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
33.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3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3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36.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37.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38.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39.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40.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南斯拉夫谚语)41.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法国谚语)42.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
(亚美尼亚谚语)43.知识好像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麦谚语)44.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尼泊尔谚语)45.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日本谚语)46.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三、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三)1.时间是宝贵的财富。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少而不学,老而无识。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6.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7.有钱难买少年时。8.失落光阴无处寻。
9.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10.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11.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12.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13.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14.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15.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16.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17.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19.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20.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21.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22.懒人嘴里明天多。
23.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四、意志、干劲、科学态度(一)1.有志者事竟成。
2.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3.志在顶峰的人,不在半坡留连。
4.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识是力量。5.没有松柏性,难得雪中青。
6.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7.决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8.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9.鸟有翅膀,人有理想。
10.有志飘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11.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12.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1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15.好儿女志在四方。
16.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17.人若无志,纯铁无钢。
18.没有铁锨挖洞难,没有志气进取难。19.不怕知浅,就怕志短。
20.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21.不怕人老,就怕心老。
22.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道路。(亚洲谚语)23.没有目标的生活,就象没有舵的船。
(英国谚语)24.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谚语)25.聪明人把希望寄托在事业上,糊涂人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
(阿拉伯谚语)26.宁可折断骨头,不可背弃信念。(蒙古谚语)27.通向崇高目标的道路,总是崎岖艰难的。
(朝鲜谚语)28.摔倒七次,第八次站起来。(日本谚语)29.山高不算高,人登山顶比山高。
(越南谚语)五、意志、干劲、科学态度(二)1.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2.铁要打,人要练。
3.老天不负勤苦人。4.艺高人胆大。
5.身经百战,浑身是胆。6.钢不压不成材。
5.常用的谚语100个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6.常见的谚语
吃一堑,长一智。
人穷只怕志气短。 前人栽树后人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远亲不如近邻好。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遗子千金,莫如教子一经(书)。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根桩。
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在春头。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吃饭勿忘种田人,喝水要想掘井人。
烟是虚空酒是痨,饭是根本肉长膘。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若是勿报,时辰勿到。
一口吃不完一只饼,一锹掘不出一口井。 一片磨子当场“锻”(断)。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一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
一只刺捕(昆虫名)害一镬羹。 一排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日三大笑,有病也会好。 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一艺不通一世穷。 一千银子坐吃两年半,坐吃山空海也干。
人在苦中炼,刀在石上磨。 人到四十五,还是出山虎。
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 力是活财,用脱了再来,三天早起当一工,三个黄昏抵半工。
三好搭一好,三坏搭一坏。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小水不防,大水难挡。 手脚勤快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
不要看红灯花轿,要看老来收梢。 不吸烟,不吃酒,病魔见了绕道走。
不吃苦,不赚钱,坐吃三年海也干。 不怕无能,只怕无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公鸡斗,头对头;夫妻吵,勿记仇。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冬吃萝卜夏吃姜,勿用医生开药方。 白露身勿露,受凉要泻肚。
叫人不蚀本,只要舌头打个滚。 只有懒人,呒得懒地。
节衣缩食摇钱树,省吃俭用聚宝盆。 吃滑嘴,用惯手,到仔老,空空手。
有算有用,一世不穷。 有理不在声高。
有钱常想无钱时,莫等无钱想有钱。 爷有娘有,不及自有。
早吃粥,夜独宿,勤洗足。 好男不吃分来饭,好女不穿嫁来衣。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夸旧功劳。 农家不养鸡,缺东又缺西。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忙做忙,写点帐;穷做穷,腌点酱。
两脚立得牢,不怕大风摇。 邻舍好,藏金宝。
每日省一钿,三年并一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快快活活活仔命,气气恼恼变成病。 败子收心土变金。
河水宽,井水满。 话听音头,行船看风头。
拥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 相打呒好拳,相骂呒好言。
看鸡做笼,量体裁衣。 便宜事少做,过头话少讲。
要活九十九,每顿省一口。 种田呒利息,不种呒得吃。
前半夜想想自家,后半夜想想别人。 饿来好吃饭,冷来好穿衣。
桑条自小育,到老育不直。 酒多伤人,气大伤心。
壶嘴塞得住,人嘴塞不住。 站得稳,立得正,不怕和尚尼姑合板凳。
做一趟乌子(傻子)学一趟乖。 船到岸,不要乱。
船到江心补漏迟。 救了落水狗,回头咬一口。
痒要自家搔,好要别人话。 铜钿要算了用,粮食要算了吃。
掌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越吃越馋,越困越赖。
揩台要揩四台角,扫地要扫四壁角。 路怕滑,人怕油。
路由人走出,事靠人做成。 睡前烫烫脚,胜吃安眠药。
摇船不对向,死摇不进港。 滴水汇成河,粒米聚成箩。
箱里货吃得完用得完,手里货吃不完用不完。
7.日常用谚语都有什么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
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
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
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
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
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
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
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
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
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
8.求常用谚语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9.日常用谚语都有什么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
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
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
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
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
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
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
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
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
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