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映成语谚语

1.映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相映成趣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
金碧辉映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同“金碧辉煌”。
金相玉映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质”。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霞明玉映 如霞光明艳,如玉色映现。形容光彩耀人。
映雪囊萤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遮天映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珠联玉映 本指一种天象。同“珠联璧合”。
2.儿童学习成语有什么意义呢
一、直映成语教材特点
《儿童直映高速学成语谚语》简称《直映成语》。成语教材收录了常成语600个,常用谚语100句。它能让儿童每天只花10分钟,一个月就熟记于心。本书同时也是《直映认字》的第二配套读物。它基本涵盖了《直映认字》中学过的2000个字,是对认字效果的又一次巩固。
《直映成语》与市场上的一般成语、谚语书相比,具备以下特点:
1、实用。书中收录的都是常用成语、谚语。生僻的、不常用的一概不收。有关成语、谚语的出处,大多比较繁冗、难懂,儿童不易理解,更不爱读,该书也一概略去,追求实用性。
2、易懂。每个成语、谚语注明意义,再配上造句,简明易懂。意义的描述尽量运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所造的句子也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把造句的内容通过图画表现出来。图文并茂,儿童一看图就能明白成语、谚语的意思,便于学以致用。
3、有趣。成语四字一句,琅琅上口。儿童特别喜欢一口气连读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或者与老师、父母、同学对读。本书就是根据儿童的这一学习特点来编排的。书中的编排格式可以让儿童在极短的时间里记住大量的成语,使他们充满成就感。
4、量大。市场上一般的成语故事书收录的成语在100—300个之间,而本书收录了600个。成语部分每页有九个,谚语部分每页有五个。
二、直映成语阅读培训班特色
直映成语阅读培训班主要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为培训班专门编写了《儿歌》、《中国故事》、《外国故事》、《直映成语谚语》四本书。通过阅读既养成良好的习惯又积累了600个成语和100条谚语,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直映成语”的理论依据与“直映认字”的理论相同。成语班是认字班的延续和巩固。孩子不仅能积累600多个成语,并能在生活中进行迁移运用,同时又能复习学过的生字。
在教材中,我们把成语的意思都儿童化了,把成语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图片表现出来。这些场景都非常接近孩子的生活,就是孩子生活中碰到过的事。看着这些和自己的生活密切关联的图片,对成语的意思一下子明白了。生活中,孩子走到街上看见汽车很多就说:“汽车川流不息的。”想到了好办法就说:“我想到了一个锦囊妙计。”饭吃好了就说:“我吃得一干二净。”运用直映法学习,把每个成语图一一对应。孩子学起来轻松牢固,理解深刻。
学过认字的孩子可以进入成语班学习,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可以把600个成语背熟,明白成语的意思。80%的成语在同样的情景中会迁移,40%的成语在不同的情景中也会迁移。小朋友特别喜欢成语课,绝大部分孩子觉得学成语比学认字更轻松有趣。成就感进一步加强,受到家长的啧啧称赞。
培训班里,我们还编写了浅显有趣的100多个故事和60首儿歌,鼓励学生回家阅读,许多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读几个,家长催他睡觉了,他还不肯把书放下。
3.映的成语有哪些
映,有什么词语 :
倒映、
映照、
掩映、
辉映、
反映、
上映、
播映、
映衬、
开映、
映现、
衬映、
公映、
汇映、
首映、
晖映、
相映、
映带、
映射、
放映、
郁映、
交映、
照映、
幽映、
炳映、
炤映、
重映、
蔚映、
映雪、
暐映、
瞥映、
4.直的成语有哪些
心直口快、复
单刀直入、
勇往直前、
长驱直入、
横冲直撞、
理直气壮、制
扶摇直上、
是非曲直、
直截了当、
直言不讳、2113
直抒胸5261臆、
直来直去、
直上青云、
奋起直追、
直接了当、
扭直作曲、
事核言直、
好谀恶直、
恶直丑正、
青霄直4102上、
木直中绳、
言讷词直、
直壮曲老、
竿头直上、
急起直追、
直言正谏、
举直错枉1653、
不直一文、
沽名卖直、
直眉怒目
5.比较有益儿童学习的成语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一心一意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聚精会神 秉烛达旦 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发奋图强、持之以恒、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韦编三绝、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姬穿灌费弑渡鬼杀邯辑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6.歇后语 成语 谚语 名人名言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