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谚语
1.源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汉语谚语有哪些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故事】古代卖油郎秦重爱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他很痴情。花魁也很喜欢他,为了筹集一夜十两银子的宿费,他拼命节俭积聚,连银铺的伙计也发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后来花魁跳出妓院火坑,嫁给秦重做老婆,两人恩爱一辈子。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故事】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事】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2.关于神话故事的歇后语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唐僧念经 —— 一本正(真)经
神话故事八仙过海的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的歇后语:
愚公居处——开门见山
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
神话故事济公的歇后语: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济公的扇子——神通广大
上吊的遇上济公--想死死不了
神话故事封神演义的歇后语:
姜大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算卦——好准啊
杨戬(二郎神)买眼镜——没有合适的
3.关于神话的名言警句,,,,,急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马克思)
●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够解释那直到现在还是不能超越的神话和史诗的深刻的美(高尔基)
●神话的创造在自己的基础上乃是现实主义的(高尔基)
●神话的美就是在种种小事情都替你找理由说明(勃拉恩脱)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鲁迅)
●纵使写的是妖怪,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里,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在人类中也未必没有谁和他们精神上相象(鲁迅)
4.关于诸葛亮的谚语,神话故事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 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使小技
诸葛亮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羹—— 神机妙算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