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文化差异对谚语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外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 由于世界是一个整体, 这决定了人类众多的语言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 因而不同语言之间就存在着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 存在着可供参考的意义.正是由于该意义的存在, 不同语言之间的所指意义形象上.思维方式, 思维形象的异同会造成语言文化差异, 翻译时可采取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形象的转换与移植来处理. 又因为文 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 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 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着重从词义联想和意象, 理解和思维, 比喻和习惯表达, 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所谓翻译, 简单地说, 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 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因为" 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 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 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 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 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背景所 导致的. " 归根到底, 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两 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 " 可见, 在翻译这个千里之行的旅程中, 始于足下的应当是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这是翻译的一个主要任务, 也是一个难题.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 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 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 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才能跨越语言鸿沟, 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此,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义联想与意象对翻译的影响 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记忆, 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不同, 他的心 理反映也不 同, 在词义联想与意象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 异. 例如, 在东方文化中, " 红娘" 一词是指促成美好姻缘的人, 常会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的丫环; 而在西方文化中, go- between和 match- maker除 了表示" 媒人" 的意思外, 还有" 中间人" , " 掮客" 的含义. 人们也就不可能产生类似的文化意象. 可见, 产生词义联想失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 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的现象. 请看例句: 例1: One eye- 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 says. 这是一句谚语. 如果词义联想不当, 直译为" 一次目睹胜过十次耳闻. " 则译文没有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 在英语中, ten一 词除了表示具体数学" 十" 之外, 还用以泛指" 多" 的含义, 所以, 译为" 百闻不如一见" 更为妥当, 贴切. 例2: She is the boss s girl Friday. 这句话的关键是girl Friday一 记号, 如果望文生义, 想当然地译为" 情妇" , 就会错译. 在英语中, girl Friday是 个成语, 意为" 得力助手" (尤 指秘书), 因此, 正确译文是: 她是老板的私人秘书. 2 理解与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 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 在观察, 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同一事物, 往往因理解不同, 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对颜色词的理解和使用, 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颜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 但由于理解的差异, 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 请看下列一组单词 的英汉对比(参 照英语奥林匹克小学四年级分册主编包天仁吉林教育出版社) . 英语汉语 black tea 红茶 black coffee 浓咖啡(不 加糖或牛奶) black eyes 挨打后的黑眼圈 dark eyes 黑眼睛 brown sugar 红糖 blue film 黄色影片 in the black 赢利 in the red 亏损, 赤字 white sale 大减价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White elephant 贵而无用的东西 此外, 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 请看例句: 例3. 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若直译为: " 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 ,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体现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 其正确译文应该是: 今天, 无论你怎样出洋相, 都不算过分. 例4.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这也是一个体现为逆向思维的双重否定结构. 如果直译为: " 过高估计这项发明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 则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 正确的译文应为: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 由此可见,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细致的了解, 才能避免错译, 误译,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比喻和习惯表达对翻译的影响 比喻及习惯表达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份, 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 只有深入研究, 对比, 理解两种语言在比喻和习惯表达上差异, 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 真正达到译文" 入木三分" . 由于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 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 因而就会产生喻体不同, 比喻相似的现象, 即比喻的差异. 请看下列一组词的英汉对。

    2.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外文化差异与翻译 〖摘要〗 由于世界是一个整体,这决定了人类众多的语言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因而不同语言之间就存在着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存在着可供参考的意义.正是由于该意义的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所指意义形象上.思维方式,思维形象的异同会造成语言文化差异,翻译时可采取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形象的转换与移植来处理.又因为文 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 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 只有重视文化内涵, 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障碍. 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本文着重从词义联想和意象, 理解和思维, 比喻和习惯表达, 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等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所谓翻译, 简单地说, 就是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但是这简单的一句话, 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因为" 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 因此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 在英汉翻译的实践中, 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 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 并运用这些特点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 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 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背景所 导致的. " 归根到底, 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因为两 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 " 可见, 在翻译这个千里之行的旅程中, 始于足下的应当是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这是翻译的一个主要任务, 也是一个难题.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 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 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 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才能跨越语言鸿沟, 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此,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 词义联想与意象对翻译的影响 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记忆, 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不同, 他的心 理反映也不 同, 在词义联想与意象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 异. 例如, 在东方文化中, " 红娘" 一词是指促成美好姻缘的人, 常会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的丫环; 而在西方文化中, go- between和 match- maker除 了表示" 媒人" 的意思外, 还有" 中间人" , " 掮客" 的含义. 人们也就不可能产生类似的文化意象. 可见, 产生词义联想失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 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的现象. 请看例句: 例1: One eye- 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 says. 这是一句谚语. 如果词义联想不当, 直译为" 一次目睹胜过十次耳闻. " 则译文没有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 在英语中, ten一 词除了表示具体数学" 十" 之外, 还用以泛指" 多" 的含义, 所以, 译为" 百闻不如一见" 更为妥当, 贴切. 例2: She is the boss s girl Friday. 这句话的关键是girl Friday一 记号, 如果望文生义, 想当然地译为" 情妇" , 就会错译. 在英语中, girl Friday是 个成语, 意为" 得力助手" (尤 指秘书), 因此, 正确译文是: 她是老板的私人秘书. 2 理解与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理解和思维方式, 英汉两个民族也不例外, 在观察, 理解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同一事物, 往往因理解不同, 而产生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对颜色词的理解和使用, 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颜色的所指是完全一样的, 但由于理解的差异, 使其文化含意完全不同. 请看下列一组单词 的英汉对比(参 照英语奥林匹克小学四年级分册主编包天仁吉林教育出版社) . 英语汉语 black tea 红茶 black coffee 浓咖啡(不 加糖或牛奶) black eyes 挨打后的黑眼圈 dark eyes 黑眼睛 brown sugar 红糖 blue film 黄色影片 in the black 赢利 in the red 亏损, 赤字 white sale 大减价 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White elephant 贵而无用的东西 此外, 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 请看例句: 例3. 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若直译为: " 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 ,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体现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 其正确译文应该是: 今天, 无论你怎样出洋相, 都不算过分. 例4.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这也是一个体现为逆向思维的双重否定结构. 如果直译为: " 过高估计这项发明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 则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 正确的译文应为: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 由此可见,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细致的了解, 才能避免错译, 误译,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比喻和习惯表达对翻译的影响 比喻及习惯表达都是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成份, 也是翻译过程中导致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 只有深入研究, 对比, 理解两种语言在比喻和习惯表达上差异, 才能摆脱理解障碍造成的困境, 真正达到译文" 入木三分" . 由于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世界的认识, 可以有不同的透视角度, 因而就会产生喻体不同, 比喻相似的现象, 即比喻的差异. 请看下列一组词的英汉对比。

    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我们在学习汉语时很少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困扰,如:“三顾茅庐”、“调虎离山”等成语不会影响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辞职“下海”去经商,就业的“双向”选择等新词的涵义一般都能充分地领会。但在学习英语时,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句子或词组,即使对每个单词词义了如指掌,也很难译出它所表示的真正含义,就是译出来也是面目全非,有的译文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比如:He was in the seventh heaven last night . 许多译者把它译为“他昨晚到七重天去了”,“他昨晚去极乐世界了”或“他昨晚升天了”。人们往往运用汉语文化知识将in the seventh heaven 同汉语中的“升天”、“死”的概念联系起来,必然导致以上十分荒谬的译文,究其原因,是由于译者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既是社会人,也是文化人,“言语的使用总是参照特定的文化,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这种社会文化对人的言语行为均具有客观存在的制约。”

    因为人们在特定的文化体系中生活,一言一行无不受该文化模式的制约,许多活动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对他方文化的了解是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指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英语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英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词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乃至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

    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文化差异引起的词汇歧义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影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素,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上体现的最为突出,涉及的面亦最为广泛。”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其各自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上的烙印使得两种语言很少有绝对对应的词汇。大部分词汇不是在概念意义上而是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给英语翻译带来极大的影响。

    英文里出现的Hippies , yippies ,“me”generation , hot dog ,overkill 对我们来讲是生疏的,即使译作“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热狗、超过所需的杀伤威力”,仍不能表达原英语词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使同一个词具有不同的内涵,如propaganda 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

    Olive branch 象征和平,而汉语“橄榄枝”原本与和平无关。spiritual civilization 有强烈的宗教意义,而“精神文明”本身则与宗教毫不相干。

    再如我们常将porridge 释为“粥、稀饭”,其实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英国人吃的porridge 是将燕麦片(oatmeal) 放入牛奶或水中煮成的,而我们通常吃的“粥”或“稀饭”则多是用稻米、小米或其它谷物加水煮成的,显然中国的“稀饭”没有porridge 的内涵。

    另外,有许多词,如landlord (地主) 、capitalist (资本家) 等在西方国家中往往有积极的涵义,但对中国人来讲,却带有强烈的贬义。从跨文化的角度看,词义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价值的差异。

    在西方法律文化中,所追求的个体权利意识源自于个人本位的法律观。这种由商业社会导致出来的人化精神,一方面作为一种主体需求而具有生命力地存在着,体现着自由、公平、竞争、奋进的思想内涵,并极大地影响和震憾着东方传统法律文化意识的地位。

    这种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个人。“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它所表达的是崇尚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

    然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原则“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实践理性”、“中庸之道”相排斥的词语,其中文的词典意义往往被表述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体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仅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观念和作法,它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于这种“喻于利”的小人,当然要受责、挨罚、入刑。因此,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就“个人主义”而论,认识的角度则大相径庭。

    如果不注意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尽管都是一个词,从其自身而译,必然谬之千里!二、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是英语翻译最大的障碍“知识的占有是翻译的前提。”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在各自民族的发展中,又都积累和创造了很多具有各自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象生动的语言,这些语言更具有鲜明的文化知识内涵特色,它们只表达某种语言所独有的事物和现象,无论形式和内容上在另一种语言中都不容易找到相对应的比较现象。

    这就需要在英译汉中理解原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典故和专门术。

    4.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4333238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对宗教与典籍的影响

    这个题目可能还好写些。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宗教与典籍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问题关键可能在于资料不好找、以及自己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的个案,不好把握。(当然,如果你资料找的足够多,自己的个人研究很多的话,一篇标新立异的文章,可能会收到更好效果,争得高分)

    如果想论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比较好写论文,如果是大学的毕业论文 ,思路如下:

    1、绪论,概述自己对于论题的看法和主要观点。

    2、列举一些著名翻译家、学者对于翻译工作中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影响的看法。

    3、列举一些翻译中的案例,比如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文翻译成外文、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个案,比如一些翻译造成了原始资料的缺失、理解上和原文的存在差异等。并且指出在这些个案中,是哪些文化差异因素,造成了翻译的不足。

    4、阐述自己在实际的翻译工作或实际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盲点。

    5、根据自己的经验,论述自己对于著名学者或翻译家所说观点的看法。

    6、总的阐述,文化差异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如果是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话,一本书咋写,你只能自己努力了。

    补充:

    之前地回答就考虑到了,你补充的内容。

    现在的毕业论文,的确不让学生立题过大,而且希望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好有实际的案例。我说的,翻译对宗教与典籍的影响,这个选材范围就已经是压缩了, 至于你的题目,宗教与典籍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我只是觉得不好找到相关资料、也不好把握个人实践方面的论述。

    无论选择何种题目,基本上,写作模式都大致和如同我说的相同,除非你有创新精神,想拿高分。

    毕业论文,都是先找参考资料、借鉴一下以前的学者对你所选择的题目的见解、再把你的个人实践经验阐述一下、最后根据实践经验发表一下你对于课题的见解和对前人观点的应用。

    在学校图书馆查查有关资料吧,也可以在超星数字图书馆网上、国家数字图书馆网上,查查有关的内容,一般学校都可以用,数字图书馆。

    《宗教与典籍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恕我孤陋寡闻,基本上没有看到类似的文章,所以我说不好写。

    回答者:oxhu119 的回答,应该更适合作为"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对宗教与典籍的影响" 这个课题的论据

    5.文化的差异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五个方面,请举例说明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影响的几个方面 文化是语言活动的背景,而语言又是翻译的手段。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关注的仅仅是语言本身就很难有效地交流,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对文化差异不了解或对于背景知识所知甚微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影响翻译质量的方面分类如下:1.不同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不同的语言体系。

    当表达时间空间概念的时候这种差异极为明显。举例来说,当谈到具体地点和日期时,英语中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如“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英语翻译为“Xi'an Shanxi China”;再比如日期,中国人习惯年、月、日的顺序而西方则正相反。

    可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能够对其语言产生影响。英语中重视的是通过词与词之问的安排体现其完整性,其修饰词常放在关键词后。

    如:something good(好事)things to be discussed(有待商议之事)。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英语中的倒装。

    我们知道有时逐字逐句的翻译并不可取,中文里没有冠词,另外代词介词和连词也很少应用。例如:1)Original text:Don't hesitate to come when you needhelp. Translation:你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尽管来找我。

    (Inversion)2)Original text: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Translation: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Adding connectives)3) Original text: As it is late, you had better go home. Translation:时间不早了,你该回家了。

    (Deleting connectives)4)Original text:A camel is much inferior to an elephant. Translation:骆驼的力气远不如大象。(Deleting articles) 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之处,我们就应该多注意倒装,句子结构等规律,这样才能够避免逐字翻译的生硬和尴尬。

    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翻译的目的并不是为翻译而翻译,其终极目的是为读者服务,所以只有读者认可的翻译才是好的翻译。2.不同风俗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不同国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特有的风俗习惯。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解释出与本国文化存在差异的风俗习惯,尽量忠于原文表达出文章的实际含义。比如在某些国家点头代表不同意,但翻译的时候如果翻译成“点头不同意”就会令人费解,所以按照通常的习惯译为“摇头不同意”就更容易被接受。

    另外颜色词也一直是中英互译中的难点。在西方白色代表着纯洁与忠诚,所以在婚礼上新娘往往身着白纱;但在中国却在葬礼上披麻带孝。

    中国传统的婚礼新娘通常穿红色旗袍以示喜庆,而在西方正相反,红色一直都是血腥与灾难的代表。有时有些句子可以直译,如as thin as rake.(骨瘦如柴)但有时这种做法却并不可取,如在“Fore.st Gump”中有这样一句“From that day on,we are like peas and carrots.”这里“Peas and Carrots”代表的就不是两种蔬菜而是形影不离。

    习俗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它们拥有本民族所独有的习语、谚语和俚语,也正因为这种多样性对翻译者就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忠于原文,并根据读者群体和目标语言的特点使翻译尽量贴切生动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直译。

    3.不同宗教信仰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由人们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宗教活动中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有很多谚语习语是与宗教有关的。在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对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三大宗教,所以中国宗教文化的基础也由此构成。

    “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说法早已深入人心。而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翻译为英语就不能直译,因为西方人不理解我们的宗教信仰,“When one wears fine clothes.he looks handsome and full of vigor.”就更容易被接受。

    与之不同的是,基督教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西方也有很多与基督相关的典故和谚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几乎所有的英语小说和杂志都存在大量与宗教相关的词句,尤其是来自圣经里的典故更是常见。

    这些典故对西方人来说耳熟能详而对中国人来说却会感觉不知所云。这就需要翻译者补充与宗教相关的知识,在这两种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

    4.历史典故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典故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而由典故、习俗、神话、诗歌、书籍、音乐构成的文化更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只有对这些典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举例来说,“meet one'S Waterloo”可翻译为“惨遭失败”如果直译为“碰到滑铁卢”就会让不了解这一典故的人感觉茫然。“I'ITI not Hamlet.”也是一样。

    如果对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了解,不知道他是个对为父报仇犹豫不决的人的话,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不再犹豫了。”同样,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与典故有关的习语如“毛遂自荐”就可以翻译为“recommend oneself”;“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可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由此可见,熟识不同文化历史典故会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我们的翻译更地道,更符合原文和读者的。

    文化差异对谚语翻译的影响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