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立夏的含义及谚语

    1.有哪些谚语是关于立夏的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蜘蛛)。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

    四月插秧(早稻)谷满仓,五月插秧一场光。

    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2.关于二十四节气立夏的谚语有哪些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立夏雨,涨大水(湘)。

    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立夏晴,雨淋淋(赣)。

    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立夏雷,六月旱(湘)。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3.24节气的含义和谚语

    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66336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01 立春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02 雨水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03 惊蛰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04 春分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05 清明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06 谷雨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07 立夏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08 小满 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09 芒种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10 夏至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下雨十八河。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11 小暑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12 大暑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13 立秋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

    14 处暑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15 白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16 秋分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秋分有雨来年丰。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17 寒露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

    18 霜降 晚稻就怕霜来早。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19 立冬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20 小雪 立冬小雪,抓紧冬耕。

    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

    压砂换土,冻死害虫。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

    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21 大雪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22 冬至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23 小寒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

    24 大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冻,冷到芒种。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4.立夏的农谚

    立夏(summer begins)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5.立夏是什么意思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已。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6.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

    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7.立夏的农谚

    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土肥长谷,猪肥长肉。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 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气象农谚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

    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要知明天热不热,就看夜星密不密。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东虹日头西虹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 早雾一散见晴天,早雾不散是雨天。

    雾里日头,晒破石头。 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

    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早晨落雨饭后停,饭后下雨不得晴。

    雨前麻花(小雨)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停。 一落(下雨)一个泡,落过就好跑;一落一个钉,落煞落勿停。

    蛇过道,大雨到;蛇上树,有大雨。 鸡啁风,鸭啁雨,蚂蚁拦路要落雨。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河底泛青苔,必有阵雨来;烟囱不出烟,一定阴雨天。

    正月八,二月八,小猫小狗全冻煞。(寒潮来临) 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十月南风转一轮。

    清明有雨正黄梅,清明无雨少黄梅。 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

    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多雨) 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未秋先秋,踏断蛮牛。

    (干旱需戽水)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气象蜂子朝王声,冰雹定降成。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东虹日头,西虹雨。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 青霞白霞,无水烧茶。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云绞云 雨淋淋 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星光含水 雨将临 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对时雨 连几天 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8.立夏各地的民俗及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的四时八节都与美食有关,立夏也是如此。

    立夏是个吃的节日,旧称为立夏尝新。立夏一般都在农历四月初,其时春去夏来,樱桃红透,新笋登场,新鲜的果蔬开始登场,人们又可一饱口福了,其实在江浙这一带,在立夏日民间还保留着祭神、尝新、馈节、称人、烹新茶这些习俗。

    立夏之日,南京人还喜食豌豆糕,并借以消夏。据民国时期南京的民俗大家夏仁虎先生在《金陵岁时记》里称:“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

    就是因夏令炎热,人们大多不思饮食,想借此时令以“压”之。当然压是压不住的,不过多吃点蔬菜水果和清淡食品,从今天的保健医学的角度来看倒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南京“三鲜”分水中、田里和树头 四月又是立夏时节,春光融融,蔬果鲜鱼应时而生,昔日苏南等地有“立夏尝三新”之俗。三新指樱桃、青梅、鲥鱼。

    “立夏尝三鲜”。南京人还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农历四月初,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和,万物欣欣向荣;三麦油菜已经成熟,樱桃、青梅、枇杷等鲜果陆续上市,各种菜蔬也应时而生。

    立夏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然以“尝鲜”为主,谚语曰:“立夏尝三鲜”。南京人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田里和树头,水中的三鲜是螺蛳、河虾、鲥鱼;地里出产的三鲜分别是苋菜、蚕豆、豌豆糕或乌米饭;树头上长的三鲜是樱桃、青梅、香椿头。

    水里的三鲜,螺蛳和河虾是平常之物,童年常得食之;鲥鱼就难以见着了,每年春夏之交,该鱼从沿海水域洄游上溯到江中产卵;史载:“鲥鱼三月出扬子江中,味极甘美,然多骨而速腐。”是长江中名贵鱼类之一。

    田里的苋菜、蚕豆可以到自家的菜地里面去采摘,其食法也是多种多样,如苋菜烧豆腐、苋菜清炒、蚕豆炒蒜苗、豆瓣蛋汤、豆瓣炒腊肉、豆瓣咸菜。乌米饭曾经在回味童年的小吃食里面详细写到过,而豌豆糕儿时吃过,只记得是淡绿色,好像用糯米粉加豆粉发酵而做成,甜甜的、糯糯的;如今,乡间人家也不大做了,此种豌豆糕大约就这样失传了。

    树头之三鲜,最喜欢的就数樱桃了。青梅,指未成熟的梅,味酸而脆,可与蜜糖相拌食用之,能稍解其酸;不敢多食,多食之,牙齿会酸得吃不动嫩豆腐。

    香椿头是我敬而远之的东西,对其吃法也就不怎么关心了。靠近南京的镇江有“立夏尝八新”的饮食风俗。

    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延的贡物,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苏州地方也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之。

    曹雪芹家曾给皇帝送樱桃和鲥鱼 樱桃一名含桃,性温,味甘微酸,能调中益脾,美人面颜,泄精水壳痢。深红色者叫朱樱;紫色有细点者叫紫樱,味美。

    古时用以祀宗庙,献皇亲,朝廷亦用以赐百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抵达江宁(今南京)时,江宁织造府郎中曹寅当夜进贡康熙的就是玄武湖樱洲所产的时令佳品樱桃。

    康熙一见,十分喜悦,即说:“先进皇太后,朕再用。”随即差官送樱桃限二十四个时辰(即48小时)到达北京。

    鲥鱼,《雨航集录》上说:“鲥鱼者,夏以时至,故名。”鲥鱼明清两朝一直作为贡品。

    曹寅曾兼任过监督运送鲥鱼去北京皇宫的贡使。他曾写过一首《鲥鱼》诗:“手揽千丝一笑空,夜潮曾识上鱼风。

    涔涔江雨熟梅子,黯黯春山啼郭公。三月齑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

    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含桃”即樱桃。

    曹寅虽以鲥鱼为题,诗中却囊括了樱桃、青梅等三新,亦见他对江南风俗民情了解之深切。 小儿吃豌豆糕又要称体重 《金陵岁时记》中有记载:“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食豌豆糕,谓不疰夏。”

    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多不思饮食,让小孩吃豌豆糕可望于整个夏季不厌食。儿时,每年立夏父母都要做一些豌豆糕,特意让我和弟弟两个骑在门槛上吃;吃完豌豆糕后,还要给我们称一下体重,谓之“称人”。

    当时,除了觉得豌豆糕好吃外,只把“称人”当成一种游戏,心里还暗暗笑话父母之迂腐,当然不懂什么“疰夏”不“疰夏”之说。后来才知道,立夏日“尝新”、“称人”之习俗在清代就流传了,《吴门补乘》就写到“立夏日,家家以大秤权人轻重。”

    夏日受称之人可以不“疰夏”,“疰夏”也叫“苦夏”。中医上的疰夏是指夏季长期发烧的一种病,患者多为小儿,由排汗机能发生障碍引起。

    入夏以后身体不适、眠食不服,日渐消瘦,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症状;如此看来,“称人”与“疰夏”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人们借立夏之机称称孩子的体重,以示提醒,炎炎夏日来了,要多注意身体的健康。最好的办法,当然更要多吃点新上市的时鲜果蔬食物,这样也算是一种食疗保健之法也。

    至于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相传与孟获和刘阿斗的故事有关。据说孟获被诸葛亮收服,归顺蜀国之后,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要来看望蜀主一次。诸葛亮嘱托之日,正好是这年立夏,孟获当即去拜阿斗。

    从此以后,每年夏日,孟。

    立夏的含义及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