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潮州谚语

    1.关于潮州气候谚语

    关于潮州气候谚语: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

    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

    (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潮州的冬至谚语

    “冬至不离十一月”

    “冬至大如年”

    “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冬至无雨一冬晴”。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

    “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

    “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

    “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

    3.潮州民间谚语概述

    ^_^,我只知道潮州猪脚。^_^给你个网址吧/search?lp=%E6%BD%AE%E5%B7%9E%E6%B0%91%E9%97%B4%E8%B0%9A%E8%AF%AD+filetype%3Atxt&p=%E6%BD%AE%E5%B7%9E%E6%B0%91%E9%97%B4%E8%B0%9A%E8%AF%AD&pid=ysearch&ei=UTF-8

    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 吃了胡萝卜,百病化乌有。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苹果每日啖,不用去医院。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多食一点姜,不用开药方。

    热天半块瓜,药物不用抓。 早上喝盐汤,胜喝人生汤。

    辣椒尖又辣,增食助消化。 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

    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 豆腐配海带,常吃保健康。

    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 心虚气不足,桂圆米粥煮。

    口渴心烦躁,粥加猕猴桃。 好菜不过食,美酒不过量。

    葱是和事老,做菜不可少。 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4.潮汕俗语有哪些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谚语第二缉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谚语第三缉◆人有志,竹有节。◆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宁做穷人脚下土,不做财主席上珍。

    ◆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宁。

    5.潮汕地区的气象谚语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6.潮汕地区惯用语、谚语、歇后语

    全集 --------------------- 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

    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

    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

    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

    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

    (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

    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

    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

    (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

    (喻读死书) 世态人情在民歌民谣中得到更为立体的表现。如这首《唪嗄》,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买茶。

    吩咐娘仔着经布,吩咐细妹着纺纱。狗囝着知饲。

    咸菜哩着卤(腌)到够,唔到买鱼囝虾囝来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

    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

    (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

    (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

    (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灯歌》,是首叙说戏曲故事的歌谣,歌中四句一韵,一口气说了100个故事。

    此外还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戏曲故事同十二个月串起来,一叹一咏。这些歌谣上口可记,流传广泛,使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脍炙人口。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

    7.潮汕俗语歇后语方言

    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

    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

    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

    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

    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

    (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

    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

    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

    (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

    (喻读死书) 世态人情在民歌民谣中得到更为立体的表现。如这首《唪嗄》,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买茶。

    吩咐娘仔着经布,吩咐细妹着纺纱。狗囝着知饲。

    咸菜哩着卤(腌)到够,唔到买鱼囝虾囝来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

    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13030拍死江西王。

    (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

    (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

    (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灯歌》,是首叙说戏曲故事的歌谣,歌中四句一韵,一口气说了100个故事。

    此外还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戏曲故事同十二个月串起来,一叹一咏。这些歌谣上口可记,流传广泛,使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脍炙人口。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

    潮州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