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荆轲刺秦王谚语

    1.荆轲刺秦王名言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出处】:《荆轲刺秦王》出自两汉的刘向编制的《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2.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成语,名句

    《荆轲刺秦王》

    一、相关成语

    危在旦夕——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怒发冲冠、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二、名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成语、名句有哪些

    《荆轲刺秦王》

    相关成语共有以下几个:

    1、图穷匕见 [ tú qióng bǐ xiàn ]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悲歌击筑 [ bēi gē jī zhù ]

    【释义】: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3、切齿拊心 [ qiè chǐ fǔ xīn ]

    【释义】: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4、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5、变徵之声 [ biàn zhǐ zhī shēng]

    【释义】: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出处】:出自《战国策·燕策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名句只有以下】: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出处】:《荆轲刺秦王》出自两汉的刘向编制的《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赏析】:本文记述战国时期荆轲剌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

    【荆轲】: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4.荆轲刺秦王的成语是啥

    1、图穷匕见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到最后显露出了真相。

    近义词: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反义词:显而易见、扑朔迷离

    2、悲歌击筑

    拼音:bēi gē jī zhù

    释义: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近义词:悲歌易水、悲歌慷慨

    反义词:靡靡之音。

    3、变徵之声

    拼音:biàn zhǐ zhī shēng

    释义: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出处:出自《战国策·燕策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指的是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

    事后秦王政大怒,命令大将王翦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兵抵抗,无奈非秦军的对手。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国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王又派大将李信率军追击,非要将太子丹拿住,否则不肯罢休。

    燕王喜听从了代王嘉的计策,被迫缢死太子丹,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军求和。暂缓了危局。秦军便南下攻打魏国和楚国,当魏楚两国被灭之后,便转而收拾燕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攻打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

    5.荆轲刺秦王对译

    译文: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

    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

    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可以一报将军之仇,二雪燕国被欺侮的耻辱。

    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现在才能够听说!”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

    于是打点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没有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送了很多的礼物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荆轲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

    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

    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

    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

    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

    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

    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

    6.《荆轲刺秦王》中的重点句子及句子翻译

    1、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解释】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意思】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3、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意思】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4、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 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意思】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意思】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意思】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7、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意思】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8、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意思】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9、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意思】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

    10、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意思】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7.《荆轲刺秦》台词完整版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行了?”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采取行动了。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

    现在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外加一万户人口的封邑来悬赏他的头。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地接见我,那么我才有办法来报答太子。”

    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实在不愿意因为我太子的缘故,而伤害了尊长,希望您能够重新考虑一下!”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悄悄地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十分地刻毒。父母宗族,都被杀害。

    如今听说用万户邑、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可以一报将军之仇,二雪燕国被欺侮的耻辱。

    将军你可愿意?”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到现在才能够听说!”于是自杀。 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

    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 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用百两黄金从赵人徐夫人那儿买到,派人将匕首用毒药浸泡。

    于是打点行装送荆轲出发。 燕国有勇士叫秦武阳的,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

    于是命令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和他一道去。 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就一直在等他。

    过了一些时候,还没有出发,太子嫌荆轲动身太晚,怀疑他可能反悔,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不想去吗?就让我先打发秦武阳动身!”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如今拿着一把匕首到生死难测的秦国,我之所以留下来,是想等我的朋友一道。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

    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给他送别。 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了。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音乐发出悲凉的声音,大家都流着泪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发出激愤的声音,大家都圆睁着眼睛,头发向上顶起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而去,始终没有回头。 到了秦国之后,带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送了很多的礼物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风,不敢派兵来抵抗大王您,,愿意拿全国的百姓来做您的臣子,排在诸侯的行列,像秦国的郡县那样向秦国进贡,只求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非常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现在谨斩杀荆轲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装好,燕王很慎重的在朝廷将它送出,派人来把这些告诉大王。

    一切听大王您吩咐。”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于是穿上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的头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

    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把秦武阳的地图给我拿来。”

    荆轲拿来地图之后捧着,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荆轲乘机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去刺秦王。

    没有刺到,秦王非常吃惊,耸身站了起来,挣断衣袖。拔剑,但剑太长,于是拿起剑鞘。

    当时非常危急,剑插得太紧,没办法抽出来。 荆轲在后面紧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群臣非常吃惊,事情突然发生,根本没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俸的群臣,不能带一点点兵器;那些带了兵器的侍卫,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命令不得上殿。

    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急召来侍卫,因此荆轲不断地追逐着秦王,而大家在惶急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仅仅只是用手来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

    秦王正绕着柱子跑,惊惶之中,不知所措。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靠在柱子上大笑,两腿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痛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捉你呀,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

    荆轲刺秦王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