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台湾客家谚语的特点主要

    1.客家话有哪些特点

    首先,客家话有17个声母,74个韵母,和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6个声调。

    与广东的另外两种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相比,客家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特别是用客家话来念书面文字时,北方人也基本能听懂。

    客家人虽讲共同的客家话,但是,由于他们广泛分布在粤、闽、赣、湘、桂、川、琼、台、云、贵等省区,各地客家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也有所差异。为此,客家方言便以梅县话为标准语音。

    这不仅因为梅县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人口集中,文化发达,而且,在第四五次客家人大迁移和移居海外的华侨中,大多数也是从梅县地区迁出去的缘故。

    其次,在客家话中,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客家俗语反映了客家人的某些观念意识,体现了客家人的情操和精神境界。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客家先贤以智慧经验的累积,创作令人省思的谚语。如“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人心高过天,想哩皇帝想神仙”,“唔读书,瞎眼珠”,“读书爱专心,一字值千金”,“你有春风,涯有夏雨”,“相骂莫帮言,相打莫帮拳”,“坐成懒,睡成病”,“单丝唔成线,独木唔成林”,“白日喊打虎,夜晡怕老鼠”等。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客家话之间还有一定的互通性。客家方言内部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差异巨大的地方。包括梅县话、惠阳话、四县话等在内的75%的客家话可以共通。

    由于客家语的地方特色很强,环绕梅县的有平远、大埔、蕉岭、兴宁、五华、丰顺等县,几乎每个县的客家语都有其各自特色,可以看成一种独立的方言。

    客家话的分片,大陆、台湾、海外并不统一。台湾客家话划分,依清代移民至台湾的客家人之语腔及籍贯划分。

    2.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阅读答案

    1.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

    特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

    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在“放、管、疏、严”中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句子。

    教育孩子改掉不良习惯,“_____”永远比“堵”更为有效。

    【参考答案】

    1.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2.示例:对人宽容——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

    3.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一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的高尚品质。

    4.特色:全文紧扣(或引用)客家谚语来写;好处: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

    5.略(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6.疏

    3.台湾的文化特点

    台湾文化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种族群组成以及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兼具有最早的南岛文化,以及后来的日本、欧美文化等的特色。

    依族群来台时间,可大致分为:原住民文化、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外省族群文化、南洋移民文化。 依时代背景,可大致分为:史前文化、荷西殖民文化、明清闽南移民文化、日本殖民文化、大陆移民(1949年移民)文化等等。

    史前文化 旧石器时代:台湾东部与恒春半岛的长滨文化与西海岸中北部的网形文化。 新石器时代: 早期:大坌坑文化 中期: 北部:圆山文化、芝山岩文化、讯塘埔文化 中部:牛骂头文化 南部:牛稠子文化 东部:绳纹红陶文化 晚期: 北部:植物园文化 中部:营埔文化 南部: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 东部: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冈山文化 金属器时代: 北部:十三行文化 中部:番仔园文化、崁顶文化、大丘园文化 南部:茑松文化、龟山文化 东部:北叶文化、静浦文化 原住民文化 主条目:台湾原住民 台湾的原住民族属于南岛民族,目前约四十多万人。

    依据人类学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筑、火垦、吃槟榔、纹面、皮衣制作、轮舞等文化习俗,都与传统的南岛文化相近。过去大多数的原住民都是以传统游耕及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近年来靠近平地的原住民则与汉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组织的维系仍然保留着。

    布农族具有父系氏族制度;阿美族则属于母系制度,部落的头目拥有重要的权威与责任;鲁凯族与排湾族则有贵族制度、双系制度等。 原住民重视祖灵信仰,相信祖灵居住在山上,并且会保护族人收获丰盛。

    几乎各个原住民族都有丰年祭,各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祭典,例如布农族的射耳祭(以箭射兽耳祷求猎获丰收)与小米祭;赛夏族每二年举办一次矮灵祭,达悟族的飞鱼祭,排湾族人的五年祭。此外,卑南族重要的祭仪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锄草祭等。

    南邹族相信祖灵依附在收藏的贝珠中,因而有子贝祭;邹族则有战祭、收获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乐和工艺也具有相当特色。

    鲁凯族的陶壶及琉璃珠制作、雕刻艺术,布农族的皮衣制作技巧、邹族的揉皮技术。布农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无半音五声音阶则是其音乐特色。

    4.客家当地的谚语警句

    客家人励志谚语:

    1、后生多劳碌,老来好享福。

    2、会2113划会算,钱财不断。

    3、食唔穷,着唔穷,么划么算一生穷。

    4、人勤地献宝,人懒地生草。

    5、读书肯用功,茅屋出相公。

    6、唔5261怕穷,就怕朝朝睡到日头红。

    7、人穷志不穷,蝻蛇脱壳变4102成龙。

    8、六十六,学唔足。

    9、后生唔肯学,老里么安乐。

    10、人怕么志,树怕么皮。

    11、后生唔做家,老哩1653正知差。

    12、路唔行唔平,人内唔学唔成。

    13、勤俭耕作,有食有着(穿)。

    14、唔同人家赛过年,要同人家赛耕田。

    15、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16、子弟唔读书,好比没眼珠。

    17、家容才万贯,不如薄艺在身。

    5.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有什么独特之处

    客家谚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谚语所描述的内容,是祖先的处事原则和经验教训之总结。

    它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重视品行的处世观念、崇文重教的向学观念、报本寻根的伦理观念、团结协作的群体观念、清洁澡世的卫生观念。

    早起三朝当一工(天)

    想爱(要)光景好,日日巷(起)得早

    唔怕穷,就怕朝朝睡到日头(太阳)红

    田要日日到,屋要朝朝扫

    廖成的阿官(无能),练成的角子(能手)

    有几多晴就有几多雨,有几多甜就有几多苦

    熬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瘸有用,瞎有用,懒人就冇用

    晓食唔晓动,金山也食空

    天上冇落,地下冇捡。

    6.客家语的特点

    客语各方言地方特色很强,环绕梅县的有平远、大埔、蕉岭、兴宁、五华、丰顺等县,几乎每个县的客家语都有其各自特色,可以看成一种独立的方言。

    举例说:兴宁话并没有以[-m]或[-p]声结尾的字,而是把它们溶入了[-n]及[-t]音里。再举例,远离梅县的香港口音,中元音[-u-]已经消失了。

    因此,以“光”为例,梅县读作[kuɔŋ44],香港的客家人会把它读成[kɔŋ33],与邻近的深圳的客家人的口音相近。在不同的客语方言里,声调也有所不同。

    绝大多数的客语都具有入声,共有6~7个声调。在长汀城关话里,入声消失了;东江本地话(水源音)等方言则保留了早期客语去声分阴阳的声调特点,而共有七个声调。

    台湾的海陆客家人迁自海丰与陆丰。海陆腔有汉语难找的后齿龈音龈音([ʃ],[ʒ],[tʃ])。

    而台湾的另外一种主流客语四县腔,则是来自嘉应州(现为梅州市)的蕉岭、平远、兴宁和梅县四个县的腔口。 声母 一、古浊塞音和塞擦音(并、定、群、从、澄、崇)声母字,不论平仄,大都变为送气清声母。

    例如“别、辨”的声母是p[pʰ],“地、敌”的声母是t[tʰ],“旧、件”的声母是k[kʰ],“昨、捷、浊、住、助”的声母是c[ʦʰ]。二、古晓、匣母的合口字声母,多变读为f[f]。

    例如“灰、辉、怀、谎、花、虎、婚、回、呼”的声母是f[f]。三、部分古非、敷、奉母字,口语中念重唇音声母b[p]、p[pʰ],保留了“古无轻唇”这一上古语音的特点。

    例如“飞、斧、肥、吠、浮、符”。四、古见组声母细音今读大都保持舌根音g[k]、k[kʰ]、h[h]。

    例如“基、记、九”的声母是[k],“欺、谦、求”的声母是[kʰ],“希、喜”的声母是[h]。五、大都有唇齿浊擦音声母v[v]。

    它来源于古微、影、云母和少数匣母的合口韵字。例如:“物、务、碗、蛙、威、屋、湾、窝、王、往、话、黄、皇、还”。

    此外,古喻母合口三等字闽西客家语(闽西语)也有念[v]声母的,例如:“云、域、疫”。六、古知、照精组声母在客家语内部的分化情况比较复杂。

    例如: 广东多数地区,这三组声母合流,念z[ʦ]、c[ʦʰ]、s[s];部分地区知、照(章)组声母念d[t]、z[ʦ]、c[ʦʰ]。照(庄)组、精组声母念[ʦ]、[ʦʰ]、[s]。

    例如:古晓、匣三四等字和个别溪母字,在兴宁话中念[h]声母。例如:晓[hiau],希[hi]、虚[hi]、休[hu],气[hi]、器[hi]、弃[hi];以母字和不少影、云母字念y([j]或[i])声母,例如:羊[iɔŋ]、样[iɔŋ]、盐[iam]、医[ji]、衣[ji]、音[jim]、英[jin]、约[iɔk]、援[ian]、圆[ian]、员[ian]、袁[ian]、怨[ian]、远[ian]、院[ian]。

    广西陆川(南部乌石话除外)、贺县、贵县客家语大体上古精、照(庄)组声母念z[ʦ]、c[ʦʰ]、s[s],知、照(章)组声母念d[t]、z[ʦ]、c[ʦʰ]。例如:津[ʦin]、珍[ʦin]、侵[ʦim]、深[ʦʰəm]、旬[sun]、绳[sun]。

    古知组一部分字的声母闽西(汀北片)念[ʦ]、[ʦʰ],例如:知[ʦi]、猪[ʦu]、竹[ʦʰu]、珍[ʦʰen]、张[ʦaŋ]、中[ʦɔŋ]、池[ʦʰi]、超[ʦʰau]、抽[ʦʰiu]。古章组一部分字的声母闽西念[ʦ]、[ʦʰ]、[s]。

    例如:纸[ʦi]、诸[ʦu]、真[ʦen]、春[ʦʰun]、昌[ʦʰɔŋ]、蛇[sa]、书[su]。 台湾省的美浓客家语知、照、精组合流。

    例如:灾、斋、猪、章的声母是[ʦ];猜、差、丑、昌的声母是[ʦʰ];三、沙、书的声母是[s]。桃园客家语古精组和照(庄)组字的声母念[ʦʰ]、[ʦʰ]、[s]。

    例如:精、庄、从、初、心、生;知组和照(章)组字的声母念[ʦ]、[ʦʰ]、[s]。例如猪、章、丑、昌、船、书。

    四川华阳凉水井客家语古知、照、精组字的声母大都念[ʦ]、[ʦʰ]、[s];但有部分精组字的声母念[ʨʰ],例如:亲、戚、祭、枪、尽、刺。 七、鼻音声母比较丰富。

    不少地区除有[m]、[n]、[ŋ]声母外,还有[ȵ]声母。[ȵ]声母出现在古疑、泥(娘)母三四等细音字和部分日母字中。

    例如:语、宜、人、牛、年、迎、日、眼、娘。八、古来母字大都念[l]声母,但古来母齐齿呼的小部分字的声母闽西长汀客家语白读念[t],这是很特殊的。

    例如:李[ti]、六[tiu]、笠[ti]、鳞[teŋ]、卵[tɔŋ]、聋[tɔŋ]、力[ti]、两[tiɔŋ]、林[teŋ]、刘[tiu]。 韵母 绝大部分地区客家语方言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与齐齿呼混读。

    例如:鱼、语。 以au[au]或o[ɔ]为主要元音的韵母较多。

    例如:好、高、老、脑。 古流开一厚、侯韵和开三尤韵字多数地区读êu[ɛu]韵,一部分地区读iu[iu]韵,个别地区读ou[əu]韵。

    例如:厚、休等。 古鼻音韵尾[-m]、[-n]、[-ŋ]和塞音韵尾[-p]、[-t]、[-k]在客家语方言中不同程度保留下来,其中广东和广西、台湾等地保留得比较完整。

    例如:兴宁话只保留[-n]、[-m]、[-t]、[-k]韵尾,例如:团[tʰɔn]、甘[kam]、鸽[kak]、夺[tʰɔt];四川华阳凉水井只保留[-n]、[-ŋ]、[-k]韵尾,例如:饭[fan]、放[fɔŋ]、夹[kiak]、笔[pik]、木[muk];闽西长汀话等(汀北片)只保留[-ŋ]韵尾,例如:甘[kaŋ]、团[tʰɔŋ]、半[paŋ]、横[vaŋ]、鸽[kɔ]、别[pʰie]、白[pʰa]。 声调 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

    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家语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共6个声调;闽西客家语的永定话,上杭话保。

    台湾客家谚语的特点主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