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鄂温克族的谚语

    1.风俗习惯谚语

    赫哲族谚语: 下江敬江神,入山拜山神。

    夏天穿鱼皮,冬天穿狍皮。 穿滑雪板狩猎,坐桦皮船叉鱼。

    比武招婿,能者娶媳。 三月三跳萨满,九月九跳鹿神。

    鄂温克族谚语: 猎人崇敬白纳查山神。 狐狸再狡猾,也跑不出山神和猎神的手。

    鄂温克人的根子在撮罗子里。 凡是有烟火的地方都有人。

    祭敖包,敬神求雨;求山神,猎获野兽。 蒙古族谚语: 喝什么地方的水,随什么地方的俗。

    无献哈达之礼,无射冷箭之仇。 牧民身上三种宝,火链、鼻烟、蒙古刀。

    好骏马要看驰骋的速度,好牧手要瞧饮酒的数量。 见了马奶酒,不喝不能走。

    戴帽不戴他人帽,赠衣不赠无扣衣。 猎人进包枪口朝外,牧人进包套鞭放外。

    装饰敖包越新鲜,牛马驼羊越繁衍。 婆婆重儿子,娘家重姑娘。

    男女不换烟壶,僧俗不换衣物。 炒米奶茶手把肉,客人来了吃个够。

    2.关于民间风俗习惯的谚语

    关于民间风俗习惯的谚语

    1、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满家转

    2、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苏州的丝绸,杭州的风景,广州的饮食,柳州的棺木都是天下最好的。)

    3、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旧时说法,东北三种特产是宝物,人参是珍贵的药材,貂皮是珍贵的皮料,乌拉草则是旧时东北穷人在冬天取暖的好东西,放入毡靴中,能御寒)。

    4、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宁夏红黑白“三宝”黑(发菜),红(枸杞) 白(二毛皮) )

    6、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写新疆的气候和经济特点。形容雁门关外早晚温差变化大,同时也说明新疆的瓜果资源极其丰富,不仅夏季吃瓜果是常事,而且到了数九寒天吃西瓜也不觉稀罕。)

    7、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流行在陕北的俗语,米脂的女子美,绥德的汉子俊,清涧的石板好,瓦窑堡的炭烧得精。)

    3.各少数民族的谚语

    少数民族谚语选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塔吉克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维吾尔族 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

    ---哈萨克族志大的好汉,身心不闲;手巧的妇女,手眼不闲。 --- 蒙古族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

    ---蒙古族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蒙古族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维吾尔族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柯尔克孜族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

    ---哈萨克族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蒙古族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朝鲜族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 ---蒙古族懒驴总嫌驮子重。

    ---维吾尔族话语用道理衡量,行为以实践检验。 ---蒙古族鹰看高飞,人看行为。

    ---蒙古族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哈萨克族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

    ---藏族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苗族宰只羊一瞬间。

    养只羊得一年。 ---哈萨克族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

    ---满族不敢翻越高山,哪能到达平原。 ---藏族只要比赛就有一胜,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蒙古族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仫佬族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塔吉克族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门巴族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土族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壮族生存的价值在于战斗,青春的可贵在于学习。

    ---维吾尔族只有孜孜以求的人,才能够获得知识。懂得知识的价值者,才是有知识的人。

    ---满族功夫到家,石头开花。 ---朝鲜族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苗族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彝族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毛难族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塔吉克族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 ---朝鲜族聪明的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哈萨克族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藏族骑马要有缰绳,学习要有机灵。

    --- 蒙古族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 ---柯尔克孜族闲聊等于假死,思索等于磨石。

    ---蒙古族雨勤水草好,口勤学问高。 ---蒙古族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

    ---蒙古族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壮族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回族有知识的人,在人前不说都懂。

    4.各民族的谚语

    牛马羊群肥壮的好,品质性格诚实的好。(鄂温克族)

    一个阴险的人有四十个心眼,四十个诚实的人只有一个心眼。(维吾尔族)

    布用线缝,木用胶粘,心用诚连。(藏族)

    买马要试步伐,看人要看心眼。(珞巴族)

    说话要诚实,办事要公道。(藏族)

    诚实人常在,刁钻人不到头。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蚀本。

    刁巧伶俐奸,不如忠厚老实戆。

    巧诈不如诚拙。 老不哄,少不瞒。

    心口如一终究好,口是心非难为人。

    贪是诸恶源,诚为万善本。

    奸险是万恶之端,老实是万善之源。(蒙古族)

    5.鄂温克族的性格特征

    鄂温克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学艺术。他们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谚语、谜语等。其中传达着古代鄂温克人的信仰观念、历史秩事、理性思维,蕴含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进取的情感[5] 。

    鄂温克族多信萨满教,牧区的居民同时信喇嘛教。1945年前还保留有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残余,部分氏族以鸟类和熊等为图腾崇拜对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巫师“萨满”,多由头人(酋长)担任[7] 。

    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1] 。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2] 。

    鄂温克族的谚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