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蕴含的哲学

    1.成语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

    刻舟求剑-不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形而上学了

    守株待兔——联系分为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不要将偶然当成必然

    无巧不成书——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内容决定形式;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

    胳膊扭不过大腿——矛盾对立面力量的不均衡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联系;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

    南辕北撤——不讲条件,超越范围·,真理就成谬误

    破中而立——新事物是从否定(辩证否定)中发展起来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旧事物即使气数已尽,仍有强大的力量

    田忌赛马——系统分析,着眼整体,事物构成的成分和组合量的变化可引起质的变化

    围魏救赵 唇亡齿寒 蝴蝶效应——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塞翁失马 鲶鱼效应 谦受益,满招损——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郑人买履——做事不能只讲教条,不从实际出发

    削足适履——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拔苗助长 欲速则不达——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矛盾具有特殊性

    置之死地而后生——矛盾的相互转化

    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抓住主要矛盾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口蜜腹剑 ——假象具有迷惑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短板效应——系统优化

    团结就是力量——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纸上谈兵 操千曲而后晓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将认识转化为实践,才能真正获得对该事物的认识

    坐井观天 望洋兴叹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一定的条件和范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人成长受社会环境制约

    2.常见的名言警句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恩格斯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按图索骥”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是从主观出发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表现,其错误在于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步步难行”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高中政治之成语,俗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这个问题太大了。成语中包含有哲理的,大量而且普遍。

    “审时度势”是说: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

    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

    “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要抓住主要矛盾 B.发挥主观能动性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抱薪救火 ②沧海桑田 ③唇亡齿寒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53836 ④覆巢无完 ⑤画饼充饥 ⑥挥汗如雨

    A.④⑤ B.③④⑤ C.①⑥ D.②③④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③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④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①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②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③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④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C.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舍卒保车”体现辩证法原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

    C.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整体高于局部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万事如意”从哲学上看违背了______哲理。

    A.世界的物质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特殊性 D.运到的绝对性

    “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否定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新陈代谢”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D.满招损,谦受益

    4.我国的俗语、谚语和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B

    试题分析:A.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中庸之道C.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D.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点评:对我国的俗语、谚语和诗句蕴含的哲理分析判断,是哲学试题中常考的题型。这种题目难度较大,既要求学生对题意深刻理解,还要求学生对学习的哲学道理有准确的把握。该题谚语、诗句等还比较好理解,错误选项与对应的哲理差距较大,难度适中。

    5.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俗语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谚语蕴含的哲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