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对少数民族的祝福语

    1.少数民族祝福语

    满族的端午节 满族过五月端五是为了忻福禳灾。

    相传很久以前,天帝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二葫芦三斤。”

    大家争先抢购,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等油卖完,者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说:“你是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可以躲过瘟灾。”

    老头听后就挨家挨户告诉所有的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无法降瘟灾,人们都得救了。五月端五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水族端五节 有吃素的习俗。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在此开荒种地,创家立业。

    某一年的秋后,远祖的四个儿子来探望,远祖上楼取肉款待他们时,不慎失足坠楼而身亡。自此以后,水族从端节的第一天开始,只准吃素,直至端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纳西族端午节 纳西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

    长辈要给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称“续命线”。男孩绕左腕,女孩绕右肮。

    续命线需戴一月的时间,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节最后一天才解下烧掉。节日里,集市上还摆设药摊,出售各类名贵药材。

    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粽包节 傣族民间节日。

    流行于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夏历五月初五日举行。

    节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至日落西天时才离去。

    采花节 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甘肃与四川交界的博峪一带。

    时在农历五月初五,节期两天。也叫。

    女儿节。俗传很久以前当地荒芜一片,是一位莲芝姑娘教会了人们种地,教会了人们采花治病。

    后来,莲芝姑娘在五月初五上山采花时失足摔死。人们为了纪念她,就逐渐形成了采花节。

    采花节的主要活动是抢水、采花和祝福。节日的早晨,人们要抢泉水洗身、饮用,俗说这一天太阳未照的泉水洗浴可以得到吉祥、饮用可祛除疾病。

    接着,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带上美味佳肴,到四十里外的阿里坎山上去采花。出发时,全村男女老幼欢歌送行,采花者则表达采花的决心和愿望。

    到达采花坪,姑娘采花,小伙砍柴、支锅、搭棚,傍晚开始歌舞,直到半夜方休。第二天返回村寨时,姑娘头上插鲜花、戴花环,背满筐鲜花草药。

    到村口时,全村齐聚村头,鸣枪致意,送酒送馍,祝贺采花青年归来;采花姑娘则向各户赠送礼物(葱花稠香柏),并祝福。 都阳节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

    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日。

    传说古时有一年天气炎热,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们惊恐万分。

    江边的汉族兄弟听说后就把端午节采的菖蒲、艾叶和雄黄送上山,用药给老人洗疮,用雄黄酒给阿依擦身,不几天,人们的病全好了。后来,彝族人备了厚礼下山感谢汉族兄弟。

    汉族人告诉他们说,端午节的草药能治百病,还能邂邪。从此,彝族也过起了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彝语把“端”念成了“都”,所以将端阳节叫做“都阳节”。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带上酒和培培肉,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神仙坡节 彝族、仡佬族、汉族等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省纳雍县和水城一带。

    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传说古代时,当地有一位叫木达的小贩,他买卖公平,不欺不诈,而且有一副成人之美的好心肠。

    在小贩差一天就一百岁的那一天,他通知周围四十八个村寨的各族青年人到今天的神仙坡上集中,为青年人穿针引线物色对象。后来便乘白鹤慢慢升天而去。

    以后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神仙坡。每年这一天,人们都集中到这里来,纪念这位成仙的老人,并歌唱娱乐。

    后便形成神仙坡节。届时,‘各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会纳雍和水城交界地的神仙坡,举行吹芦笙、赛马等娱乐活动。

    杨梅会 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民区一带和峨山彝族自治县高鲁山一带。

    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传说很久以前,有个道人路过高鲁山一带,在山路旁种下一片瓜,并在瓜地边撤下一把细米。

    后来,瓜藤变成了山脉,瓜果变成了村寨,细米则变成了杨梅。这里的人们便守着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

    到农历五月初五杨梅熟透的时节,人们便聚会到山上,一边采摘杨梅,一边尽情欢乐,以表对那位道人的纪念。这一天,人们除采摘杨梅,小伙子和姑娘们还聚集到一起,进行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

    一些小伙子和姑娘通过对歌交往,往往结下百年之好。 转山会 普米族传统节日。

    亦称“绕岩洞”。流行于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人居住区。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当地普米族群众视狮子山为女神,且为最高保护神,认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给人间以幸福与平安。

    是日,人们身着盛装,携带食品,聚集在泸沽河畔的狮子山下,唱歌跳舞,。

    2.急求少数民族的名言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 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 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 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 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 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 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 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 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 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 ---哈萨克族 志大的好汉,身心不闲;手巧的妇女,手眼不闲。

    --- 蒙古族 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 ---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蒙古族 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维吾尔族 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柯尔克孜族 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 ---哈萨克族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蒙古族 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朝鲜族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

    ---蒙古族 懒驴总嫌驮子重。 ---维吾尔族 话语用道理衡量,行为以实践检验。

    ---蒙古族 鹰看高飞,人看行为。 ---蒙古族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哈萨克族 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 ---藏族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苗族 宰只羊一瞬间。养只羊得一年。

    ---哈萨克族 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 ---满族 不敢翻越高山,哪能到达平原。

    ---藏族 只要比赛就有一胜,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蒙古族 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仫佬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塔吉克族 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门巴族 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土族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壮族 生存的价值在于战斗,青春的可贵在于学习。 ---维吾尔族 只有孜孜以求的人,才能够获得知识。

    懂得知识的价值者,才是有知识的人。 ---满族 功夫到家,石头开花。

    ---朝鲜族 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苗族 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彝族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毛难族 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

    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塔吉克族 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

    ---朝鲜族 聪明的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哈萨克族 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藏族 骑马要有缰绳,学习要有机灵。 --- 蒙古族 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

    ---柯尔克孜族 闲聊等于假死,思索等于磨石。 ---蒙古族 雨勤水草好,口勤学问高。

    ---蒙古族 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 ---蒙古族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壮族 有理不在高声,有才不在宣扬。 ---回族 有知识的人,在人前不说都懂;无知识的人,在人前都说学过。

    ---哈萨克族 自己不知道的问别人,大人不知道的问小孩。 ---哈萨克族 蠢汉话大,牛粪堆大。

    ---纳西族 还未长毛就想飞,肯定跌落在土堆。 ---朝鲜族 别把自己看成聪明伶俐,别把别人看成傻瓜笨蛋。

    ---蒙古族 学无老少,能者为师。 ---纳西族 空袋子竖不起来。

    ---乌玫别克族 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人前听。 ---满族 走路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蒙古族 眼睛望着天,走路会跌交。 ---乌玫别克族 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

    ---藏族 知识渊博的人,只讲知道的事。 ---维吾尔族 高高在上的人算得什么英雄?浮萍只会在水面上飘摆游动。

    ---维吾尔族 流水冲不走重石头。 ---乌孜别克族 早不起能误一天的事;幼不学能误一生的事。

    ---布依族 寅时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蒙古族 知道一分钟确实可贵,就应该珍惜每一秒钟。

    ---回族。

    3.关于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句子,多一些

    少数民族春节风俗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

    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

    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

    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

    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等八旗人。

    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

    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

    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

    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

    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

    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

    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

    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

    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

    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

    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

    4.少数民族的风俗,简单写一写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广西壮族人平时在家里吃饭时,晚辈要夹好菜给长辈吃。让好的櫈子给长辈坐,路上遇见老人便尊敬地称呼「大伯」、「阿婆」等,不能提及姓名或用「喂」来代替。

    蒙古族:蒙古族牧民的家常饭是手抓肉。手抓肉是按骨节拆开的带骨羊肉,煮熟后用蒙古刀剔著吃。羊大腿肉鲜嫩好嚼,敬奉老人,青年及孩子,妇女则吃羊肋、小腿和羊脯。

    藏族:不论是对待自己家里老人,还是对待素不相识的老人,都要有礼貌。老人一般都被安排在光线充足、温暖舒适的房间住;家中添置衣服,要先考虑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里要派人一道前往,老人骑马,陪同的人牵马步行。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民族风尚,见了老人要起立、让座、施礼问候。进门要让老人先进,吃饭请老人坐在首席,还规定晚辈不得在长辈面前吸烟、喝酒、口吐粗鲁的语言。

    苗族:苗族人对老人十分尊重,每当吃饭及盛大民族节日入席时,年轻人要让老人坐上席,老人吃菜后,年轻人才能举筷夹菜。当老人碗里的饭快吃光时,年轻人要起来主动添饭,老人饭毕,还要递毛巾给老人揩嘴擦手。

    锡伯族:锡伯族人见了老人和长辈要「打千」,就是把左脚向前迈半步,双腿下屈,双手按在左膝盖上问好,每逢过年,儿女们要给父母叩头拜年,然后再给其他长辈拜年。

    傣族:傣族人尊老敬老成风。分了家的兄弟都乐於赡养老人,老人要跟哪个儿女生活,全由老人决定。无儿无女的老人,可以投靠祖辈上有瓜葛关系的亲友,被投靠的晚辈把老人视若亲生父母,有的甚至以父母相称,养老送终。

    拉祜族:拉祜族家族里,老人一般都住在阳光充足、温暖舒适的房间。冬天早上,家人起床后要给老人准备好烤菜。每逢喜庆佳节,好茶好酒先敬老人。晚辈给长辈敬茶、酒,要双手举过头,以示敬重。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5.关于多彩的民族生活句子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分别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分化出来,保留了他们不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从而使德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神韵和蓬勃的生命力,构成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支奇葩。

    德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里民族风俗醇厚质朴,民族节日异彩分呈,民族建筑独树一帜,民族服饰五彩缤纷,民族史诗闻名于世,民族歌舞优美精彩,民族绘画艳丽生动,饮食文化和风味小吃别具一格,尤其是傣族的贝叶文化、景颇族的目瑙文化更是饮誉世界。 ……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泼水节",傣族少女柔情似水……学术界把傣族喻为"水的民族",说他们纯洁如水,温文尔雅,从容不迫。

    6.关于少数民族的作文怎么写,给一些材料

    可以写他们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

    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

    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

    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

    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

    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

    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

    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的活动 泼水节历时三日。

    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

    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

    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钅芒)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

    “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

    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

    7.写几句话,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民族简介】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其余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余县。

    人口102. 5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以后又相继成立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汉代称“滇越”、“掸”,唐、宋称“金齿”、“黑齿”、“白衣”,元、明、清则称作“白夷”、“摆夷”、“百夷”。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

    傣族有“傣仂”、“傣雅”、“傣那”、“傣绷”等支系。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

    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

    傣剧有100多年历史。傣族大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企业。 [编辑本段]【民族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问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

    祭把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 灯、唱歌跳舞。

    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 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编辑本段]【民族禁忌】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编辑本段]【民族饮食】 日常食俗: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

    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

    对少数民族的祝福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