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粮食的谚语

    1. 有关粮食的谚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参见白居易 其他回答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人唯虚,始能知人。 满招损,谦受益。

    满必溢,骄必败。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

    (朝鲜谚语)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

    (拉丁美洲谚语)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以人为师能进步。

    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若要精,人前听。

    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怕问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

    (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观刈麦》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2. 爱惜粮食谚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现代格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4、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5、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6、〈〈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1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

    1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4、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 15、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16、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7、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18、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19、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20、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21、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22、自备碗筷,保护环境。 23、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24、相互谦让,亲如一家。 2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26、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27、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28、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9、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30、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3. 我要5条关与庄稼的谚语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

    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

    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

    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

    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

    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

    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4. 节约粮食的谚语

    节约粮食是美德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君子以俭德辟难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