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关于泰山的谚语

    1. 关于泰山的俗语

    1、有眼不识泰山。

    2、泰山压顶不弯腰。

    3、人心齐,泰山移。

    4、岱宗乃宗岳也,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

    5、登泰山而小天下。

    6、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7、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8、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9、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0、有眼不识泰山。

    11、挟泰山以超北海。

    12、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2. 关于泰山的名言

    泰山压顶、原做泰山顶上一青松、重于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十人十双手,抱着泰山走、人齐泰山移、当上皇帝想成仙,登上泰山想升天、稳如泰山、泰山若厉、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拒微尘,黄河不择细流、健步上泰山,一步一重天、理服泰山倒、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 杜甫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代 李白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元代 张养浩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 孟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 司马迁。

    3. 关于泰山的成语俗语

    泰山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166343966泰水 岳父岳母 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

    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

    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宋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泰山……今人乃呼岳翁。

    又有呼妻母为泰水,呼叔伯丈人为列岳。”也有人说,因为泰山上有块巨石叫“丈人峰”,而妻父俗称“丈人”,因此又称泰山。

    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欧阳修《归田录》:“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

    泰山北斗 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

    泰山吟 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泰山吟》,言人死精魄归于泰山,亦《薤露》、《蒿里》之类也。”(《薤露》、《蒿里》皆古挽歌名)。

    泰山梁木 《礼·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本来是孔子死前所作歌,后来用以比喻为人敬仰的人去世。又作泰山颓或泰山其颓。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悬殊,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曾引用此典故。

    泰山压卵 比喻以极强对极弱,弱者必无幸免。又称泰山压顶。

    挟山超海 “挟太山以超北海”的缩写语,比喻非常困难或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太山”即泰山) 一叶蔽(障)目,不见泰山 比喻被小的东西所蒙蔽,看不到全部或整体。

    语出《鶡冠子·天则》“夫耳之主聪,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太山即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上泰山之巅放眼远眺,天下的事物都变得很渺小了。比喻登高望远可以使眼界开阔。

    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泰山,东山即峄山) 泰山不让土壤 李斯《谏逐客令》:“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正因为泰山能够不拒绝任何细小的土石颗粒,它才能那么高大。比喻为人处世要谦虚好学、团结、宽容。

    又称泰山不让砾石或泰山不让。(太山即泰山) 安(稳)如泰山 形容安稳牢固,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只看表面现象而没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高或低估了对方的能力、本领。常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后向对方赔礼道歉的客气话。

    蚂蚁搬泰山 俗语,比喻人多力量大,只要齐心合力,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泰山石敢当 民间传说,石敢是泰山一樵夫,有一身好武艺和浩然正气,侠肝义胆,见义勇为,老百姓敬慕他,尊为“石敢当”。

    后人将“泰山石敢当”刻在石头上,再将刻石垒在房墙上,以求镇妖避邪。泰然自若、泰山压顶、泰山北斗稳如泰山、重如泰山。

    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登泰山而小天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压顶不弯腰。

    4. 有关泰山的俗语

    1.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注释: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

    2.泰山不让土壤,顾成其大。

    注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注释: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注释: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62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注释:实际指人的眼界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

    扩展资料:

    泰山的文化底蕴

    1.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2.历代文化名人也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相如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3.泰山还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泰山

    5. 关于泰山的名人名言

    游泰山六首 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⑴。

    四月上泰山,石屏【一作平】御道开⑵。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⑶。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⑸。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⑹。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一作览】八极⑺,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⑻。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⑼。

    清斋三千【一作十】日⑽,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暝。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36366338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一作摇】空碧⑾。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一作霄】汉。

    6. 关于泰山的名言佳句千万不要是古诗啊

    泰山压顶、原做泰山顶上一青松、重于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十人十双手,抱着泰山走、人齐泰山移、当上皇帝想成仙,登上泰山想升天、稳如泰山、泰山若厉、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拒微尘,黄河不择细流、健步上泰山,一步一重天、理服泰山倒、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 杜甫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代 李白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元代 张养浩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 孟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 司马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