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谚语骂人
1. 骂人的歇后语
骂 人 歇 后 语
1.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
2.苍蝇采蜜--装疯(蜂)
3.茶壶里的水--滚开
4.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5.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6.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7.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8.裁缝不带尺--存心不量(良)
9.《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0.鼻孔喝水--够呛
11.车祸--乘人之危
12.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13.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14.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15.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
16.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17.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18.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9.五百块分两下--二百五
20.牛屎虫搬家--滚蛋
21.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22.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23.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24.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25.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26.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27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28.狗咬叫花子--畜牲也欺人
29.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30.骆驼生驴子--怪种
31.种地不出苗--坏种
3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33.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34.强盗画影像--就你那副贼形
35.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36.瞎子拉琴--瞎扯
37.上打口红--装纯(唇)
38.春哥敲门--蠢(春)到家了
2. 歇后语骂人大全
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 2.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3.鳖下的东西--王八蛋! 4.布袋里失火--烧包! 5.苍蝇采蜜--装疯(蜂) 6.茶壶里的水--滚开! 7.大火烧竹林--一片光棍! 8.床单作尿布--够大方! 9.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0.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12.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13.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14.裁缝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15.曹丕的钱--未必(魏币) 16.《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17.爱克斯(X)光照人--看透你了! 18.拔了塞子不淌水--死心眼! 19.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0.报幕员上场--调戏 21.鼻孔喝水--够呛! 22.车祸--乘人之危! 23.城墙上的守卫--高手(守) 24.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5.产妇进产房--要升(生)了! 26.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27.蚕宝宝的嘴--出口成诗(丝)! 28.蝉不叫蝉--知了! 29.唱戏的淌眼泪--可歌可泣 30.吃核桃非砸了不可! 31.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32.广州的癞蛤蟆难缠(蟾)! 33.保护视力小心眼! 34.爆竹店里起火自己庆贺自己! 35.抱着孩子推磨添人不添力。 36.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37.船舱里装太阳度(渡)日 38.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39.肮脏他娘哭肮脏肮脏死了! 40.床底下点蚊香没下文(蚊)! 41.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42.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43.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44.三角坟地---缺德 45.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46.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47.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48.大车拉王八---载你 49.阎王被挖了眼---瞎鬼 50.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51.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52.天落馒头---狗造化 53.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54.牛屎虫搬家---滚蛋 55.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56.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57.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58.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59.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60.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61.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62.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63.阴间出赏格---寻鬼 64.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65.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66.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67.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68.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 69.豆豉口袋---臭东西 70.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71.披着狗皮---不是人 72.范进中举---喜疯了 73.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74.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75.狗打喷涕---三日晴 76.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77.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78.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79.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80.骆驼生驴子---怪种 81.种地不出苗---坏种 82.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83.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 84.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 85.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86.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87.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88.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89.雪地画梅---狗脚板 90.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91.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92.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93.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94.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95.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96.瞎子拉琴---瞎扯 97.阎王的爷爷---老鬼 经典搞笑骂人歇后语 查看更多:爆笑短信 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 大姑娘养的---丑东西 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 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 浴缸里放屁---自以为乘风破浪 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 天上落豆渣---该猪吃 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 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 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老虎拖蓑衣---无人气 瞎子拉琴---瞎扯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 豆豉口袋---臭东西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骆驼生驴子---怪种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种地不出苗---坏种 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 东岳庙里二胡---鬼扯 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 茅厕里题诗---臭秀才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范进中举---喜疯了 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 阎王的爷爷---老鬼 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 大车拉王八---载你 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雪地画梅---狗脚板 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 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凉衣架凉口袋——装疯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母牛不生崽儿-牛逼坏了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天落馒头---狗造化 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 狗打喷涕---三日晴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 阴间出赏格---寻鬼 牛屎虫搬家---滚蛋 披着狗皮---不是人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三角坟地---缺德 厕所里点灯——找死(屎)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 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歇后语。
3. 一些骂人的俗语
一、二百五的由来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
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
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2、源于唐朝故事。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
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4、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
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
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二、“十三点”的由来第一种说法:“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
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第二种说法:“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癫癫地”。
第三种说法:上海滩上对“十三点”另有一种“戏说”性的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
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其它: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
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
4. 歇后语骂人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矮子推掌——出手不高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母牛不生崽儿-牛逼坏了厕所里点灯——找死(屎)凉衣架凉口袋——装疯浴缸里放屁---自以为乘风破浪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三角坟地---缺德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刚孵出的小鸡——嘴硬腿软大姑娘养的---丑东西大车拉王八---载你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天上落豆渣---该猪吃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天落馒头---狗造化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牛屎虫搬家---滚蛋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东岳庙里二胡---鬼扯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老虎拖蓑衣---无人气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阴间出赏格---寻鬼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豆豉口袋---臭东西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披着狗皮---不是人范进中举---喜疯了茅厕里题诗---臭秀才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狗打喷涕---三日晴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骆驼生驴子---怪种种地不出苗---坏种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雪地画梅---狗脚板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猫儿攀倒甑---狗得福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瞎子拉琴---瞎扯阎王的爷爷---老鬼。
5. 骂人的歇后语,很多,不能重复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一个耳朵大,一个耳朵小---猪狗养的一把粉打在后颈窝---釉子上反了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三角坟地---缺德三年不洗口--- 一张臭嘴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大姑娘养的---丑东西大车拉王八---载你土地老爷挖了眼---瞎鬼天上落豆渣---该猪吃元宵滚进锅里---混蛋一个天落馒头---狗造化五百钱分两下---二百五牛屎虫搬家---滚蛋头顶上长疮,脚底下化脓---坏透了东岳庙里二胡---鬼扯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老肥猪上屠---挨刀的货老虎拖蓑衣---无人气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阴间出赏格---寻鬼吊死鬼打粉插花---死不要脸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肉锅里煮汤圆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73738---荤(昏)蛋后背梁长疮骨脐眼流脓---坏透了豆豉口袋---臭东西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披着狗皮---不是人范进中举---喜疯了茅厕里题诗---臭秀才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狗打喷涕---三日晴狗咬叫化子---畜牲也欺人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屎壳郎打哈欠---一张臭嘴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骆驼生驴子---怪种种地不出苗---坏种看衣服行事---狗眼看人看见菩萨屙屎---讲鬼话高梁撒在粟地里---杂种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菩萨的胸怀---没有心肝雪地画梅---狗脚板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猫儿攀倒甑---狗得福强盗画影象---就你那副贼形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墙头上跑马---不回头的畜牲瞎子拉琴---瞎扯阎王的爷爷---老鬼。
6. 一些骂人的俗语
一、二百五的由来
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二、“十三点”的由来
第一种说法:
“十三点”来源于赌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两张牌。这两张牌都是“短对”,碰在一起不配对,暗指人的言行“不对”。六和七加起来是十三,还可成为一句歇后语,如“他这个人有点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点”这个不入耳的话“歇”去。
第二种说法:
“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因为解放之后大量上海人南移,才变成趣怪广州话。“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系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唔通有十三点不咩?当然系出咗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所以,“十三点”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癫癫地”。
第三种说法:
上海滩上对“十三点”另有一种“戏说”性的解释。《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反复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几次三番向梁表露求爱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无动于衷。这是剧作者的艺术手法,故意为后来的悲剧所作的铺垫和伏笔。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戆搭搭!”
其它:
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
7. 骂人的成语`俗语`歇后语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水仙不开花——装蒜
礼义廉——无耻
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
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
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
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
坐井看天---见识太少
眉毛上吊钥匙---开眼
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
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
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
老鼠子眼睛---一寸光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
飞机尾巴---翘得高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手电筒---专照别人,不照自己
头顶上长眼睛---旁若无人
头顶生目,脚下生手---眼高手低
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
关上门做皇帝---自尊自大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寿星老爷卖妈妈---倚老卖老
泥牛掉在河里---架子不倒
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
驼子翻筋头---两头翘
参天大树---高不可攀
城门楼上挂狗头---架子大
脑门心长眼睛---望天
猫尾巴--越摸越翘
裁逢师傅的尺---只量别人
喜鹊尾巴---老翘着
瞎子坐上席---目中无人
鲢巴头鱼---脑壳大
戏台上喝彩---自吹自擂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