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谚语教学教案

    1. 【大班语言《歇后语》教学设计及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歇后语. 2.丰富幼儿的想像,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几组歇后语的图片. 1.出示歇后语图片(猫哭老鼠),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引导幼儿分析猫为老鼠的死而伤心和哭泣是假象,引出“假慈悲”. 2.分小组让幼儿讨论几个歇后语的意思: ①大海里捞针. ②猪八戒照镜子. ③黄鼠狼给鸡拜年. ④老虎挂念珠. ⑤飞蛾扑火. 3.分别请几位小朋友讲出自己组所讨论的歇后语的意思. 4.请幼儿玩连线游戏——歇后语找朋友.大海里捞针——无处觅.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老虎挂念珠——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5.请幼儿再找出其他歇后语. 6.鼓励幼儿创编一些合理的歇后语. 各领域渗透 艺术: 让幼儿为歇后语配画图. 生活中渗透 请幼儿用对答的形式,和别人配对歇后语. 环境中渗透 图文并茂表达多组歇后语. 家庭中渗透 让家长指导幼儿领悟更多更有趣的歇后语.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一下.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2. 如何培养幼儿言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分类结构。从纵向的层次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从横向的分类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通过倾听、表述、阅读、欣赏四大块面来体现的,而每一块面又包括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

    以倾听为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要求“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结合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情况,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态度、能力和技能三个维度对倾听总目标进行分解。即: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和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情感和态度目标——乐意听,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力地听;能力和技能目标——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

    3. 谁有关于俗语、谚语、歇后语的教案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

    红刀子:带血的刀子。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

    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

    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

    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

    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

    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

    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

    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

    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

    4. 西师版小学语文农谚两则怎样写教案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写本课生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

    学生: 准备日历,了解或收集农谚若干条。 教材简析 本课由两则农谚组成:一则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歌,另一则是《看云识天气》,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生产经验总结而成的气象知识。

    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知识,来指导人们做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体会中,了解简单的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感受农谚的趣味性和功效性,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习惯。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结构较复杂,教师在教学时要坚持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在读读玩玩中轻松识字。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写生字,背诵课文。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课文中的多数字都代表一个节气,个别的代表两个节气。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大暑、小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小寒)大寒。* 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结合课后第二题,了解24个节气的名称。

    “处”是多音字: (处暑、处理),(用处、住处)。 * 本课数字重点是识字和背诵。

    不要把时间花在理解上。只要记住节气,学生随阅历的增长会逐渐地了解内容。

    * 教学这则谚语要通过朗读大致了解它的意思。“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 早上天空出现云霞就会下雨; 傍晚天空出现云霞,第二天则是晴天。“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山头上有云雾,说明要下雨;如果云雾环绕在半山腰,说明不会下雨。 *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可采用自己读、小老师教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检测。检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帮助学生纠正字音。

    特别要读准翘舌音: “暑”、“朝”; 后鼻韵:“惊”; 边音: “连”、“露”。对字形的记忆,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字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如: “暑”可用想象记忆,人的头上顶着日头,说明天气很热,所以就是“暑”; 也可带领学生比较熟字和生字,以加深对字的记忆,如:车—连、忘—芒、腰—要; 而对于“寒”等笔画复杂的字,要分清部件,记住字形。 * 可与第一则谚语联系起来思考。

    * 首先请学生边读边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再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教师要抓住不容易写好的字重点示范。

    写字时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连”是半包围结构,写在田字格中,布局要匀称;“秋”、“惊”、“腰”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朝”也是左右结构,但左右一样宽,左边稍高;“霞”、“露”是上下结构,注意提醒学生 “雨”字作偏旁时“横折钩”变成“横钩”。

    教学思考与设计(参考) 一、简介节气的由来 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24段,每段的开始叫做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编了节气歌。

    先听老师读读节气歌。 二、学习《节气歌》 1. 借助拼音读通句子,把生字多读几遍。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 出示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读一读。

    4. 学生自学,对照课文认识24个节气。 5. 看看年历表,说说今年的24个节气分别在哪一天。

    三、学习这部分词语 1. 出示这部分的相关词语,请学生认读。 2. 扩词。

    3. 记忆字形,重点指导“寒”、“降”。 四、学习《看云识天气》 1. 自己读《看云识天气》,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 3. 出示相关生字,请学生认读。

    4. 记忆字形。 五、拓展练习 把你收集到的农谚介绍给大家。

    六、写字 1. 重点指导写“暑”和“霞”字。 2. 学生认真观察,再自己写。

    参考资料 ★ 节气的来历和划分 我国很早就使用夏历,但在夏历中,每年的日期和四季的变化,总是不能很密切地配合起来,不能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因此,我们祖先又根据丰富的农业气象经验,创造了节气,以弥补夏历的不足。

    它是一部简要、明确、灵活而又紧密结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历,与夏历配合使用又很方便,因此长期以来为农民所乐用。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24段,每段约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12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反映季节的,用来划分一年四季。其余都是反映气候的,如直接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用它们表明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

    白露、寒露、霜降等反映了水汽的凝结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与程度。此外,反映降雨、降雪时期和程度的为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至于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等四个节气,则反映了有关自然季节和有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现象。

    ★ 农谚一则 燕子趴地蛇过道, 蚂蚁搬家山戴帽, 水缸出汗蛤蟆叫, 必是大雨到。

    5.

    半夜吃黄连——暗中叫苦半夜吃甘庶——不知头尾半衣敲钟——一鸣惊人空喜欢了一场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半天云里打麻雀——空对空半天云里挂日袋——装疯(凤)半天云里点灯——高招(照)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半天打不出喷嚏来——难受半天云里翻筋斗——终久要落地半天云里挂锅铲——吵(炒)翻(飞)了天半天抓云——一句空话飞)了天半天云里骑仙鹤——远走高飞半空中的火把——高明半路天小差——有始无终半路上杀出个杨排凤——妈厉害的”r头绑着腿的青蛙——跳不了啦磅秤上放粒芝麻——无足轻重棒打鸭子——呱呱叫棒打鸳鸯——两分离棒相当针——粗细不分(比喻没深没浅,分不出好坏。)

    棒槌吹火———窍不通棒糙上天——总有一头落地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包公的铡刀——不认人(比喻大公无私。)包公的衙门——好进难出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己包脚布围嘴——臭了一圈包单布洗脸——大方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块几包子出了糖——露了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包子馒头做一笼——大家都争气包工头监工——动曰没动手剥皮的独头——太露骨保险柜里安家——目的是安全(比喻使安全得到保障。)宝剑出鞘——锋芒毕露宝玉出家——一去不回抱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抱着琵琶进磨房——对牛弹琴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比喻办事非常准确或有把握。)

    抱着枕头做好梦——空喜一场抱着枕头跳舞——自得其乐抱着机器人亲嘴——你有情他无意赐竹的脾气——一点就炸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

    6. 如何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小学生的言语发展教案

    教师作为语言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有四种有效方法:

    一、反复读书,感受语言

    反复读书是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最基本策略。“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小学生内部语言尚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所以需要依靠反复地读来感受语言的节奏,情绪的色彩,内在韵律和气势,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得他滋味”。反复读书,不仅指读书的时间要充分,读书的方式要多样,还包括读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容量。至于读什么,读多少,读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做到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

    二、揣摩掂量,品味语言

    揣摩掂量,这是一种在反复读书基础上潜心专注策略。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体现作家艺术匠心。面对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不可以弃之不顾或置之不理,而是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去品味语言,体会这些言语的表达效果。

    比如对遣词炼句富有特色的语言加以揣摩推敲。《燕子》中的一句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了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凑”,它有“聚集,组成”的意思,但“聚集,组成”有人为加工之意,“凑”却给人自然天成之感。

    当然,我们也绝对不是要求教师去给学生大讲什么语言运用的理论,而是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况,采用比较、增删补换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的揣摩掂量中,品评语言的独特魅力,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

    三、背诵复述,积累语言

    先说背诵。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必须输入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没有输入就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背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它不仅能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更有助于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学习写作方法。可以说,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策略。因此,教师在阅读课上要尽可能地精讲,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典型语言实例。比如,对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工笔细描处,对环境的鸟瞰式的扫描处,蕴含节奏美、音律美、色彩美的语段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去记忆,去背诵。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背诵方法和背诵情况的检查,天天坚持背诵练习,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使蓝本中的语言珍品在记忆里生根。

    再来谈谈复述。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策略。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有要求对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复述的方式很多,要根据年级实际和教材特点适当选用。如中低年级可采用模仿复述性质的段落复述、看图复述、师生合作复述、表演复述等形式;中高年级则除上述形式外,对篇幅长的课文可采用抓主要内容或关键词语的概括复述法,对其它有某些特点的课文,可有针对性地调整结构、变换文体、转换人称等变式复述法。

    背诵和复述是积累语言,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最直接的策略。经常性对学生进行背诵和复述训练,可以有效地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并及时将课文中表现力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当然,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策略远不止这两种,像摘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反反复复地诵读、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等都是语言积累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需要选择有效的积累方法。

    四、尝试运用,发展语言

    学习语言是为使用语言,尝试运用是学习语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将学生积累的消极语言转化为极积语言,是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重要策略。尝试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仿写、缩写、续写、补白,也可以写读后感,导游词,采访记,还可以改写课本剧等;可以是直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还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等。

    7.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对联,格言,谚语,歇后语的复习教案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妙(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里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费心(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筋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里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里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霉(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歇后语: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光棍佬教子——便宜莫贪 财到光棍手——一去无回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