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住崂山谚语

    1. 出自崂山的谚语有哪些

    创造幸福靠双手,前进还须攀高山。

    致富在于勤劳,知识在于积累。 路不怕远,只要不停地走。

    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怎能获得香甜的食物。 不埋头干点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从哪里来。

    本事不是来自天上,都是努力学习得来。 愚人做事喜欢看表面,能人办事表里一致。

    只要自己上进,哪怕别人轻视。 人要有志气,树要有硬皮。

    不从山脚起步,怎么到达山巅。 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有眼睛。

    喜欢说假话的人自以为高明,实际是自己欺骗自己。 聪明人办事爱与人商量,愚昧人一切自作主张。

    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有了狐皮帽,忘了羊羔皮。

    口说如风吹,实践是真金。 有钱是姐妹,无钱是主仆。

    好心待人,自己得好报。 说你好的人并非都是朋友,说你不好的人也并非都是仇人。

    诚实比珠宝贵重。 假话说一次,真话都无人信了。

    总爱发誓的人,往往最爱撤慌。 马在软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斗。

    金子是黄的,但它可以使人的心变成黑的。 人不知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会掉入深渊。 鱼儿贪食鱼饵,立即就会毙命。

    理不说不明,火不点不燃。 见强者不能惧怕,遇弱者不要欺侮。

    酒喝多了会发疯,话说多了要伤人。 路走长了脚要肿,酥油汤喝多了拉肚子。

    只要不忘本,管他如何穿戴。 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人生的道路有祸有福。

    舍不得吃,却被狗叼。 想要得到的食物给多给少都满意,不愿听到的话语说多说少都扫兴。

    男到五旬正当年,战马弓箭不离身。 骗子的嘴巴会讲经,小偷的眼光最敏锐。

    心里无鬼,岂怕鬼敲门。 与其庸人当家,不如能人守门。

    女人哭是赌气,男人哭是伤心。 人即使跳上了天,也要落在地上;马即使转游了四方,最终得回到家门。

    一张牛皮有厚薄,一家子女有好坏。 明知错了还不改,定是魔鬼缠了身。

    品德好坏看行为,籍贯何处听口音。 男人到拉萨也没有人说好坏,女人去背水也有人说闲话。

    没有见过雪山的猴子,看见马鸡就会眼花。 人要有骨气,马要有力气。

    乌鸦说猪黑,自己不觉得。 麦草浮在水面上,宝石却沉在水底。

    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水中的鱼儿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滩。

    懂得与别人协商相处,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风度。 喜欢吹捧的人,暂时也会占点便宜。

    人凭装饰美,鸟凭羽毛好。 连小河都不敢淌过的人,怎能越过宽广的大海; 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醉汉口里吐真言。 好话不好听,好心无好报。

    人老思家乡,乌老思窝巢。 人活一生,草长一春。

    说话伤心是罪过,扫把打人是侮辱。 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斗不过狗,却向猪扔石头。 水长滩多,路长弯多 中国民间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生产谚语。

    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如“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春雨贵如油”,“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等。

    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

    如先秦古谚:“兽恶其网,民恶其上。”汉谚:“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又如“一正压百邪”,“有钱能使鬼推磨”,“挂羊头,卖狗肉”等。③生活谚语。

    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如“七十二行,种田为王”,“人穷志不穷”,“自称好,烂稻草”,“若要精,人前听”,以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现代流传的谚语多数是从旧社会来的,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谚语。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水浇,官气消”,“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等等。

    旧谚语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误观念。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命定八尺,难求一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等。

    民间谚语形式短小,有的还押韵,讲究对称,具有诗的外形。研究谚语的专著有郭绍虞的《谚语的研究》(1948)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涓涓之水,汇成江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炮台云,雨淋淋。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棉花云,雨快淋。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煞人。 梭子云,定天晴。

    秋雾连阴冬雾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 关于崂山的俗语

    崂山地区,长期流传着“七张村,八下庄,离流落落韩哥庄”的俗语 “七张村”指:大张村、东张村、西张村、文张村、郑张村、南张村和张村河南。

    不过现在仅有张村、文张村、郑张村、南张村、张村河南五个村,大张村、东张村和西张村于1964年合并,统称为张村,但“七张村”的说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据说是有意取“七”之数,谓之“七元”(旧时律历家们的“天人感应”说中的重要内容,),取其安身立命、子孙绵延昌盛之意。 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约4公里处,张村河北岸。

    村民绝大部分都姓王。据说王氏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大槐树里”迁至即墨县葛村,万历年间迁此建村,初名为“常村”,清朝初年,为了躲避一场灭村之灾,改村名为“张村”。

    文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3公里处,张村河北岸,村民大都姓王。据说文张的五世祖清初由即墨县葛村迁移至此,到乾隆年间,其四世祖长支(即家族中的大哥那一支后人)成仁、成贤兄弟由此迁到浮山后居住,当时浮山后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管辖,为与原张村名称区别,即取长支“文峰社”首字冠顶,故名“文张村”。

    郑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4.5公里处,张村河北岸。据说郑张村虽大都姓王,但却不是同一始祖,村西部分是从即墨后金沟搬来的,而村东部分则是从城阳区的石沟村搬来的。

    南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4.5公里,张村河北岸,株洲路以南,东南与郑张村、东北与张村相邻。村民大都姓王。

    张村河南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以东约3.4公里,张村河南岸,南与午山村接壤,西与刘家下庄、北与郑张村相邻。村民以王、辛两姓为主。

    “八下庄”是指:董家下庄、张家下庄、孙家下庄、刘家下庄、车家下庄、宋家下庄、李家下庄和于家下庄。但是现在于家下庄的名称已经逐渐湮没,与孙家、刘家下庄浑然一体,所以实际只剩下“七下庄”了。

    当年因为这八个村子大都位于平展地区,宽阔辽远,当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这里时,加上缥缈蒸腾的地气,宛如出现了若隐若现的七色彩霞,非常美丽,所以先人就认为这八个村庄应美名为“霞庄”,并在“霞庄”之前冠之以八个庄中的大姓以区别,后来,“霞”字逐渐被“下”字所代替,久而久之就成为“八下庄”了。 董家下庄(包含以前的小张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2.5公里,张村河北岸。

    保张公路贯村而过。张、董两姓占总数80%以上。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董氏祖由“云南大槐树里”迁此建村,因这里属于午山北岭和枣儿山两山脚下的张村河套地带,土地肥沃,地势低下,遂冠以董姓村名。 孙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侧3公里,张村河中游南岸,东与?家下庄毗邻,村民大多姓孙。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孙氏兄弟二人,迁徙到此,其中一人安家于现在的孙家下庄,另一个落户于现在的小埠东,繁衍生息至今。 刘家下庄位于今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东3公里处,张村河中游南岸,西与孙家下庄连为一体,新修的辽阳路于村南经过,保张路从村北穿越。

    村民大都姓刘。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刘氏祖“弼臣”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此立村,初名为“永刘家”。

    后来随着“七张村、八霞庄”的联名,遂改称为“刘家霞庄”。 车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南1.5公里处,张村河南岸。

    村民以车姓为主,约占50%以上。相传车氏祖兄弟四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来,其中老大迁至今山东头村北岭上居住,后来应山下的于姓家族之邀,搬下来与其共同开发山下的小平原,随着车家的人丁旺盛,逐渐的超越了于家,到万历九年(1583),命名时即为“车家霞庄”。

    宋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南1.6公里,张村河南岸。相传宋氏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大槐树里”迁到此建村,村民大都姓宋,而张村河北已有张家下庄,所以也以姓氏冠名,为宋家下庄。

    李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西南2公里,张村河南岸,宋家下庄以东,南与金家岭村、东与孙家下庄相邻。村民大都姓李。

    张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2公里,保张路南端,青银高速公路东侧,张村河北岸。村民以张、董两姓为主。

    “离流落落韩哥庄”是指:中韩哥庄村、西韩哥庄村和东韩哥庄村。后来大家为了简便,就习惯简称为中韩村、西韩村和东韩村。

    因为这三个村子建立的时间有一定间隔,而且当时三个村落之间虽相隔较远但又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相对“七张村,八下庄”数量也少,故有了“离流落落韩哥庄”之说。 中韩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驻地,308国道以南,南临张村河,北与海尔工业园为邻。

    据说其始祖是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来,村民大都姓王。 西韩村位于今崂山区的西北部,与李沧区、四方区、市北区接壤,东与中韩村濒临,处在308 国道、海尔路、保张路交叉的三角地带。

    相传明初永乐年间,韩、郭两姓在此建村并以“韩郭庄”命名。后又搬来徐、刘两姓,因刘姓兴旺,所以刘姓又以“刘家韩哥庄”命名。

    为了与东边的“中韩哥庄”相区别,遂以方位名之为“西韩哥庄”,而今简称“西韩”。 东韩村位于今崂山区的北端,与李沧区接壤,西边和中韩村相连,南临张村河,张保公路穿村而过,把村子分为南北两。

    3. 关于崂山的俗语

    崂山地区,长期流传着“七张村,八下庄,离流落落韩哥庄”的俗语 “七张村”指:大张村、东张村、西张村、文张村、郑张村、南张村和张村河南。

    不过现在仅有张村、文张村、郑张村、南张村、张村河南五个村,大张村、东张村和西张村于1964年合并,统称为张村,但“七张村”的说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据说是有意取“七”之数,谓之“七元”(旧时律历家们的“天人感应”说中的重要内容,),取其安身立命、子孙绵延昌盛之意。 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约4公里处,张村河北岸。

    村民绝大部分都姓王。据说王氏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大槐树里”迁至即墨县葛村,万历年间迁此建村,初名为“常村”,清朝初年,为了躲避一场灭村之灾,改村名为“张村”。

    文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3公里处,张村河北岸,村民大都姓王。据说文张的五世祖清初由即墨县葛村迁移至此,到乾隆年间,其四世祖长支(即家族中的大哥那一支后人)成仁、成贤兄弟由此迁到浮山后居住,当时浮山后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管辖,为与原张村名称区别,即取长支“文峰社”首字冠顶,故名“文张村”。

    郑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4.5公里处,张村河北岸。据说郑张村虽大都姓王,但却不是同一始祖,村西部分是从即墨后金沟搬来的,而村东部分则是从城阳区的石沟村搬来的。

    南张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北4.5公里,张村河北岸,株洲路以南,东南与郑张村、东北与张村相邻。村民大都姓王。

    张村河南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以东约3.4公里,张村河南岸,南与午山村接壤,西与刘家下庄、北与郑张村相邻。村民以王、辛两姓为主。

    “八下庄”是指:董家下庄、张家下庄、孙家下庄、刘家下庄、车家下庄、宋家下庄、李家下庄和于家下庄。但是现在于家下庄的名称已经逐渐湮没,与孙家、刘家下庄浑然一体,所以实际只剩下“七下庄”了。

    当年因为这八个村子大都位于平展地区,宽阔辽远,当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这里时,加上缥缈蒸腾的地气,宛如出现了若隐若现的七色彩霞,非常美丽,所以先人就认为这八个村庄应美名为“霞庄”,并在“霞庄”之前冠之以八个庄中的大姓以区别,后来,“霞”字逐渐被“下”字所代替,久而久之就成为“八下庄”了。 董家下庄(包含以前的小张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2.5公里,张村河北岸。

    保张公路贯村而过。张、董两姓占总数80%以上。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董氏祖由“云南大槐树里”迁此建村,因这里属于午山北岭和枣儿山两山脚下的张村河套地带,土地肥沃,地势低下,遂冠以董姓村名。 孙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侧3公里,张村河中游南岸,东与?家下庄毗邻,村民大多姓孙。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孙氏兄弟二人,迁徙到此,其中一人安家于现在的孙家下庄,另一个落户于现在的小埠东,繁衍生息至今。 刘家下庄位于今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东3公里处,张村河中游南岸,西与孙家下庄连为一体,新修的辽阳路于村南经过,保张路从村北穿越。

    村民大都姓刘。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刘氏祖“弼臣”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此立村,初名为“永刘家”。

    后来随着“七张村、八霞庄”的联名,遂改称为“刘家霞庄”。 车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南1.5公里处,张村河南岸。

    村民以车姓为主,约占50%以上。相传车氏祖兄弟四人于明朝永乐三年(1405),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来,其中老大迁至今山东头村北岭上居住,后来应山下的于姓家族之邀,搬下来与其共同开发山下的小平原,随着车家的人丁旺盛,逐渐的超越了于家,到万历九年(1583),命名时即为“车家霞庄”。

    宋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南1.6公里,张村河南岸。相传宋氏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云南大槐树里”迁到此建村,村民大都姓宋,而张村河北已有张家下庄,所以也以姓氏冠名,为宋家下庄。

    李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西南2公里,张村河南岸,宋家下庄以东,南与金家岭村、东与孙家下庄相邻。村民大都姓李。

    张家下庄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东2公里,保张路南端,青银高速公路东侧,张村河北岸。村民以张、董两姓为主。

    “离流落落韩哥庄”是指:中韩哥庄村、西韩哥庄村和东韩哥庄村。后来大家为了简便,就习惯简称为中韩村、西韩村和东韩村。

    因为这三个村子建立的时间有一定间隔,而且当时三个村落之间虽相隔较远但又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相对“七张村,八下庄”数量也少,故有了“离流落落韩哥庄”之说。 中韩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驻地,308国道以南,南临张村河,北与海尔工业园为邻。

    据说其始祖是从“云南大槐树里”迁来,村民大都姓王。 西韩村位于今崂山区的西北部,与李沧区、四方区、市北区接壤,东与中韩村濒临,处在308 国道、海尔路、保张路交叉的三角地带。

    相传明初永乐年间,韩、郭两姓在此建村并以“韩郭庄”命名。后又搬来徐、刘两姓,因刘姓兴旺,所以刘姓又以“刘家韩哥庄”命名。

    为了与东边的“中韩哥庄”相区别,遂以方位名之为“西韩哥庄”,而今简称“西韩”。 东韩村位于今崂山区的北端,与李沧区接壤,西边和中韩村相连,南临张村河,张保公路穿村而过,把村子分为南北两。

    4. 描写崂山的名言有什么呀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

    但是,螃山的主要特点还是“奇”:山峰像骆驼,像狮子,像乌龟,像蛇头,像鹰嘴,像竹节,真是无奇不有。崂山有黄山的气派。

    可是黄山七十二峰,都有路可通,而螃山奇峰林立,都可望而不可及。崂山的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山。

    崂山因此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在山顶观看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崂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崂山的海真清啊,清得好像能看到海底的鱼虾;崂山的海真静啊,静得好像一块透明的大玻璃;崂山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崂山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倒掉下来。

    这样的山,这样的海,令人陶醉。“太清水月”是崂山十二景之一。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真是别有一番情趣。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

    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

    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崂山是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地下水系中心之一。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

    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

    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

    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

    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崂山的上清宫附近景色也很好。

    多奇峰异石,古树清泉。崂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名泉胜水是崂山一大特色,巨峰顶上的“天乙泉”、太清宫的“神水泉”、上清宫的“圣水洋”等都是崂山名泉。

    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

    5. 青岛的俗语、谚语、顺口溜、方言俗字收集(急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千好万好不如青岛.

    “天是蓝的,海是深的,嫁给你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是有钱的,我们还是有缘的。”

    大难不难,大乱不乱,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

    哈哈,养个孩子“傻”三年(青岛俗语)

    民谣: 瞭儿,瞭儿,你别愁,进了青岛住洋楼。 汽炉子,烧猪肉,锅里蒸着白馒头。

    气象农谚: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重阳无雨一冬晴,立春落雨至清明”,“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扔”,“立夏立不住,刮到麦子熟”,“早晨雾露,中午晒破葫芦”。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属大白菜的———心在里边;

    蒸的饼子———不用抢(城阳人称把饼子从铁锅上取下来为“抢”);

    海西村打虾子———越小的越精(指用网捕虾,小虾一个个从网眼里逃掉了,被称为精明);

    姓陈的跟着个卖枣的———趁早(陈枣);

    苍蝇跟着个卖盐的———操些闲(咸)心。

    很多---海儿多了、海儿了(可能“海而”就是“很、、”的意思吧)

    坏了----踢蹬了

    修理----扎固

    烦人----误人

    摔倒——卡倒

    你——嫩

    讨厌——隔恙

    我们——俺

    烦人——各样银

    不舒服———不欲做

    我教育你----我周里你

    自行车----决扎车子

    暖和----恼呼

    休息——歇着

    恶心——倚赖

    6. 衣食住行的谚语

    放蜂人百毒不侵.人的名,树的影,风吹扬花远扬名.人要忠心,火要空心.上有天,下有地,当中有良心.树怕空了心,人怕没良心.好心人不出坏点子.(哈萨克族)正直的人直走,调皮的马胡整.(哈萨克族)人活脸,树活皮.人怕江脸,树怕没皮.做人难,难做人.见官莫向首,做官莫在后.英雄死了名气大.饭桶死丁挨顿骂。

    但能依本分,后来无烦恼.好心有好报,歪心腔子上留一刀.一个鸡蛋吃不饱.一身臭名背到老;全国一盘棋.先人后自己.金钱如粪土,人格值干金.人面值千金.要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当面鼓,对面锣.明打蚊.响撞钟.话要摆到桌面上讲.走的端,立的正.明人不做暗事.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身正不怕影子歪.走端行正,野狗不敢钝。木匠的墨斗一条线.河水不倒流,男人不回头.好狗不挡路,挡路没好狗.心要热 头要冷,胆要大,心要细宁可种花分天下,不可栽刺害别人,世人搁@得厚,修桥又铺路.借债还债,剜肉补.——亦作还债没钱剜肉补心里没病,不怕吃冷馍.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打门心不惊。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天山不是堆的,好名声不是吹的.不见船翻不跳河.有头发谁愿装搔头.兔子不吃窝边草.四十四,眼生刺知思不报不如猪,恩将仇报不如狗.吃人一口.还人一斗.将心比,都一理.不学灯笼千只醒,要学蜡烛一条心.有权要想无权时,台上应思台下人.新官上任夸前任.夸的夸的得人心.无知讲斯文,衙役装丞相.事事装好人,到了投亲朋.人恋旧物,马恋旧槽.一臣不保二君.一人无二心,一心无二用.(哈萨克族)人护短,狗护食.吃水不忘挖井入.吃饭不忘种田人.两眼盯着左右手看你拱手不拱手;兢兢业业看不见,溜尻拍马记心间.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吃人家的饭,跟人家转.吃了哪家酒,就说哪家话.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看风使船.顺水推舟.有金就往脸上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死要面子活受罪吃官饭,打官腔.吃人饭,拉狗屎.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盐的不说盐甜;愿挨打的嘴巴不痛,夜长睡梦多,时久有变招人有过错,马有失蹄家丑不可外扬.误人躁皮,隔墙邻居.有粉不住尻子上擦.刀子嘴,豆腐心。在家像只虎,出门象老鼠,在家像条龙,出门像条虫.穷嫌富不要.干肉没有直,谎话没有脸.(哈萨克族)宁可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瓜地里面不提鞋,穷人面前不提钱.有仇不报非君子.贪了别人的花,误了自己的家。

    宁穿朋友衣,不沾朋友妻,勤谨留下榜样,舍勒出尽洋相.(哈萨克族)贪财者爱牲畜,知耻者顾面子。(哈芦克族)宁当懒汉,不去拐骗.宁给好汉拉马缒蹬,不给孬熊出谋定计.能忍自安,能静自凉.退后一步路自宽.若是饶人祸事消,让人一步最为高.让人是个礼,锅里没有米多栽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好办事.金鸾殿能坐,胯布裆能钻.害人如害己.亏人贪黑利,终究亏自己。

    害人如害己,终究害自己。吃亏人常在,占便宜死得快.干撩乱,湿撩乱,边也没沾上.鞭打快牛,枪打出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溜尻子,小报告,提拔重用两大宝.见了领导.事事说好.千臭万臭,马屁不臭.眼不见,心不烦,留着闲心延寿年.宁喂狗,不喂人.养人养只狗.回转身来咬一口,心软不惜白眼狗,给了馍馍咬一口。

    狗急跳墙,猫急窜房.人让你一寸,你让人一尺.性急吃不了热豆腐.——亦作性急吃不了热包子或热馒头.人急悬梁,狗急跳墙;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捞不着.多吃饭,身体好,少管闲事没烦恼。说大话,放空炮.吹牛拽大话,吹死了牛再吹马.说胀话,使尕钱.前脚走,后脚到,一步错,步步错.前笑王和尚,后面紧跟上.好死不如赖活着.冷尿饿屁穷扯谎.人高兴了唱戏,驴高兴了放屁.小人发狂必有祸.人狂没好事,狗狂一泡屎.人轻没好事,狗轻把给一泡热稀屎.人比人活不成,马比骡子驮不成.人比人,气死人;听人话,没法活.天阴了不知道迟早,没胡子不知道老少.嘴上没毛毛,办事不牢靠.口善心不善,妄把弥陀念.——弥陀亦作佛经.狗肉包子上不了席.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赶中游。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黑心做财主,杀心做皇帝.耳聋三分寡.人大烧,狗大呆,包子大了是韭菜.黑老鸦落在猪身上,光说别人黑不说自己黑。羊瘦怨草场,马生鞍疤怨马鞍.出门观天色,进门看眼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