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 > 文化
  • 吃豆的谚语

    1.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讲得是什么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各种豆的特点,以便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药食两用。

    鹰嘴豆:鹰嘴豆盛产于我国新疆,因豆子的外形酷似鹰嘴而得名“鹰嘴豆”。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常用它来治疗支气管炎、黏膜炎、便秘、痢疾、肠胃胀气、皮肤瘙痒、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鹰嘴豆榨出的油适量内服可湿润皮肤和咽喉,外用可治疗关节痛。它富含异黄酮、鹰嘴豆芽素等活性成分和膳食纤维,可辅助降低血糖、血压、血脂,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食疗佳品。此外,鹰嘴豆还含有丰富的抗炎症功能因子,特别适合各种急、慢性炎症患者食用。

    豌豆: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利小便的功效,是脱肛、慢性腹泻、子宫脱垂等中医辨证属中气不足者的食疗佳品。《日用本草》有豌豆“煮食下乳汁”的记载,哺乳期的妈妈适当多吃点豌豆可增加奶量。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食用后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而有润泽皮肤的作用。但豌豆多食易腹胀,故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黑豆还有“乌发娘子”的美称,黑豆制成的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也是肾虚所致的须发早白、脱发患者的食疗佳品。

    蚕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但蚕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少数人食蚕豆后,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俗称的“蚕豆黄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此外,因频繁吃火锅导致的咽干、咽痛、便秘、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用绿豆或红小豆煮汤喝,可起到辅助“灭火”的作用。对于那些经常受“上火”青睐的朋友,如果经常喝点绿豆汤,也能防患于未然。

    2. 关于吃的谚语

    谚语: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若要身体康,饭菜嚼成浆。

    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

    每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常吃素,好养肚。

    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精细粮食巧搭配,少荤多素有营养。

    肉生疾来鱼生疮,青菜豆腐保安康。

    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学会吃饭千顿香,切莫贪吃一顿伤。

    挑食偏食害处大,损害身体碍健康。

    若要饭菜吃得香,细品慢咽嚼成浆。

    饭前应宜先喝汤,胜似健身良药方。

    3. 急

    有一种民谚“鸡儿不吃豆,豆儿是它舅”。

    字面意思很清楚,而且表达了对舅舅这一家族地位的尊敬。不过我小时候可没想那么多,翻出大小数种豆子,耐心的喂。

    实践证明,体积小的豆子,比如绿豆红豆,鸡是吃的,但是呢,吃下去之后不久,鸡会胀到……因为鸡通常是先把食物吞到嗉子里,然后慢慢磨烂消化,因为鸡没有牙齿么~但是豆子遇水会膨胀,所以鸡如果按照自己正常饭量吃了豆子,那么等下就是三倍四倍的胀,所以豆子试验里面,有两只鸡不幸殉职——好在是邻居家的鸡,而且也没人想到谁会特地拿豆子去喂,所以邻居大妈还曾经送来一碗鸡肉给我,而我想到这些鸡吃了豆子,本着对豆子的反感,所以基本没吃。至于蚕豆黄豆这种体积较大的豆子,鸡不吃,不是不想吃,而是吃不消。

    二月二,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

    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当时及其后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籽、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动。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

    ….”,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

    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主要祭祀土地神。节日当天,家家杀鸡敬祖,吃两色(黑、白)糯米饭,祈求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

    是日有许多关于龙的活动,故称龙抬头日。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

    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

    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又,古以为龙为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

    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

    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

    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这往往被人忽略。 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

    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

    “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

    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

    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

    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

    4. 饮食谚语大全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烟酒不尝,身体必强”;

    “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学习要深钻细研,吃饭要细嚼慢咽”;

    “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少食多餐,益寿延年”;

    “天时虽热,不可食凉;瓜果虽美,不可多尝”;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多吃不如细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5. 饮食习惯的谚语

    1、吃萝卜喝茶,气的医生满街爬。

    2、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 3、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4、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5、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6、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 7、药补不如食补。

    8、气大伤神,食多伤身。 9、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10、多吃不如细嚼。 11、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12、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1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4、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15、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6、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17、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18、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 19、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0、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21、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22、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23、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24、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5、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6、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27、若要身体康,饭菜嚼成浆。

    28、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 29、每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0、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31、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2、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33、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4、常吃素,好养肚。 35、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37、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38、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 39、精细粮食巧搭配,少荤多素有营养。

    40、肉生疾来鱼生疮,青菜豆腐保安康。 41、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42、学会吃饭千顿香,切莫贪吃一顿伤。 43、挑食偏食害处大,损害身体碍健康。

    44、若要饭菜吃得香,细品慢咽嚼成浆。 45、饭前应宜先喝汤,胜似健身良药方。

    46、吃千吃万,不如吃粥吃饭。 47、五谷杂粮身体壮,青菜萝卜保健康。

    48、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 49、主粮掺杂粮,蒸饭喷喷香。

    50、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51、吃要有所节制,饮需适可而止。

    52、好吃不痴胀,痴胀伤五脏。 53、饱食终日是万恶之源。

    54、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 55、早上吃好,中午吃饱, 56、晚上吃少,饮食节制身体好。

    57、早餐天天有,晚上减一口, 58、饮食宜清淡,低盐可延寿。 59、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60、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61、晚餐宜清淡,益身防早衰。

    62、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 63、吃饮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64、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65、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66、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67、三餐不过饱,无病活到老。

    68、谷贱伤农,饭多伤胃。 69、干活细心,吃喝当心。

    70、闲话不可乱讲,东西不可乱吃。 71、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72、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 73、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74、饭前一碗汤,不用进药房。 75、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76、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77、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78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

    79、少吃多得味,多吃伤脾胃。 80、少吃荤,多吃素,健康又幸福。

    /z/q778202626.htm 1、“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身体各系统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来说,更有积极意义。 “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

    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给宝宝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其措手不及,难于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秋冻”就是就在秋季,气温稍凉爽时,不要给宝宝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炎热的夏季,人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千方百计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以防受热中暑。

    进入凉爽的秋季,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缓点劲,这对它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以产生一种舒适感。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这叫“低温习服”。

    就是说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体内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常不稳定,秋风乍起,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给宝宝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提醒人们注意吃饭的量,把握好饮食的“度”。 有的谚语则提示人们吃哪些东西才有益健康:“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

    “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这些谚语,对老年人的养生益寿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

    6. 临夏民间有“经常吃点豆,大夫把步留”的谚语,多吃蚕豆真有这么神

    据《中华医学大辞典》介绍,蚕豆有健脾除湿、通便凉血 的功能,对治疗小便频繁,咳血有显著疗效。

    临夏蚕豆营养十分 丰富,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检测:临夏蚕豆蛋白质含量达 28.2%,淀粉含量达49%,脂肪仅0.8%,是一种多淀粉、低脂 肪、高蛋白的食物,氨基酸含量达9. 71%,尤其是谷物中“先 天不足”的赖氨基酸高达2%,不仅是小麦的7. 7倍,玉米的 6. 4倍,马铃薯的6. 25倍,而且超过了畜禽肉的含量,故民间 有“经常吃点豆,大夫把步留”的谤语。临夏民间就有给面黄肌瘦、消化不良的婴儿喂蚕豆的验方。

    目前,临夏蚕豆以“西 北蚕豆”著称于世。

    7. 饮食习惯的谚语

    1人同问饮食习惯的谚语 2010-8-1 14:20 提问者: yan99990000 | 浏览次数:1095次 谁有关于饮食习惯的谚语?我来帮他解答 插入图片插入地图 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1、吃萝卜喝茶,气的医生满街爬。

    2、男人不可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糖。3、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4、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5、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6、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7、药补不如食补。

    8、气大伤神,食多伤身。9、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10、多吃不如细嚼。11、食不厌精,刽不厌细。

    12、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13、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4、不干不净,吃了生病。15、人想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6、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17、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18、要想身体好,早餐要吃好。19、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0、饭后散步,不进药铺。21、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跑。

    22、能忌烟和酒,活到九十九。23、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24、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25、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26、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27、若要身体康,饭菜嚼成浆。

    28、饭前一口汤,胜过良药方。29、每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0、欲得长生,肠中常清。31、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2、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33、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4、常吃素,好养肚。35、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6、多吃咸盐,少活十年。37、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38、佳肴美味贵有节,每餐定时又定量。39、精细粮食巧搭配,少荤多素有营养。

    40、肉生疾来鱼生疮,青菜豆腐保安康。41、臭鱼烂虾是冤家,饮食干净百病防。

    42、学会吃饭千顿香,切莫贪吃一顿伤。43、挑食偏食害处大,损害身体碍健康。

    44、若要饭菜吃得香,细品慢咽嚼成浆。45、饭前应宜先喝汤,胜似健身良药方。

    46、吃千吃万,不如吃粥吃饭。47、五谷杂粮身体壮,青菜萝卜保健康。

    48、食五谷杂粮,保身体强壮。49、主粮掺杂粮,蒸饭喷喷香。

    50、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51、吃要有所节制,饮需适可而止。

    52、好吃不痴胀,痴胀伤五脏。53、饱食终日是万恶之源。

    54、三餐不合理,健康远离你。55、早上吃好,中午吃饱,56、晚上吃少,饮食节制身体好。

    57、早餐天天有,晚上减一口,58、饮食宜清淡,低盐可延寿。59、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60、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61、晚餐宜清淡,益身防早衰。

    62、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63、吃饮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64、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65、人要自安,少吃夜餐。

    66、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67、三餐不过饱,无病活到老。

    68、谷贱伤农,饭多伤胃。69、干活细心,吃喝当心。

    70、闲话不可乱讲,东西不可乱吃。71、不做害人事,不吃有毒物。

    72、会吃千顿香,不会吃一顿伤。73、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74、饭前一碗汤,不用进药房。75、饭前喝汤,苗条健康;76、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77、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78少吃多得味,多吃活受罪。

    79、少吃多得味,多吃伤脾胃。80、少吃荤,多吃素,健康又幸福。

    8. 有关食品的谚语

    1. 小的吃拳头,大的吃馒头。

    2. 一只馒头起酵,一笼馒头也起酵。 3. 笼小蒸不下大馒头。

    4. 盐在那里也咸,醋在那里也酸。 5. 扶了油瓶倒了醋。

    6. 三分钱酱油两分钱醋。(形容事情琐碎) 7. 酱缸里冒泡——闲(咸)气 8. 饝饝大不过笼。

    9. 吃过的饝饝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10. 一棵黄豆不成浆,一根甘蔗榨不成糖。 11. 小豆做乾饭——总闷著 12. 炒豆大家吃,炸锅一人担。 13. 别人的豆子,炒烂自己的锅子。 14. 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15. 挑著砂锅找豆子炒。

    16. 架起锅子等豆子——准备吵(炒)一吵(炒) 17. 红薯粉掺到藕粉里——滥(烂)竽(芋)充数 18. 藕炒黄豆——钻空(孔)子 19. 炒虾等不得红。 20. 泥鳅兴不起大浪。 21. 红萝卜记在蜡烛账上。

    22. 拔出萝卜,带出泥来。(言做事引出麻烦或办事不圆满) 23. 地里的萝卜——上清(青)下不清(青) 24. 亲不亲,萝卜三百钱一斤。

    25. 赶走猴儿净了山,拔了萝卜地皮宽。 26. 腊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27. 萝卜有三分辣气。

    28. 萝卜扯了坑在,衣服烂了布在。 29.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和尚一本经。 30. 一根萝卜两头削。(喻耗费太快) 31. 西山的核桃——装人(仁)

    32. 吃瓜子嗑出虾米来——什麽人(仁)都有 33. 地黄瓜丢下架子——嫁(架)不得 34. 房上的冬瓜两边滚。

    35. 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来磨。 36. 指冬瓜,说葫芦。

    37. 草里冬瓜草里长。(言任其自然发展) 38. 大门里南瓜——难(南)上加难(南) 39. 大车拉煎饼——贪(摊)得多。 40. 摊上摆的葫芦,嘴里喊的卖瓜。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